如果你以為(wei) iGEM(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隻是一場單純的科研競賽,拚的是技術、數據和實驗成果,那你可能隻看到了這場“科研馬拉鬆”的冰山一角。
我們(men) 有幸邀請到iGEM聯絡官與(yu) 人類實踐項目負責人包堉含博士,帶大家揭開iGEM中“人類實踐”(Human Practices)的神秘麵紗——這項被忽視的“隱藏玩法”,或許才是大家科研通關(guan) 的終極密碼。
#1、iGEM的“靈魂內(nei) 核”
Human Practices究竟是什麽(me) ?
大家也知道合成生物學和iGEM比賽有著特別密切的聯係,因為(wei) iGEM的比賽的創始人也是合成生物學學科的先驅。在20多年前,他們(men) 為(wei) 了讓合成生物學能夠更廣泛地被大眾(zhong) 接受,設計了這麽(me) 一個(ge) 比賽,如今iGEM已經成為(wei) 推廣合成生物學一個(ge) 很大的一個(ge) 平台。
而Human Practices在iGEM中不僅(jin) 是評獎標準中重要的部分,也是iGEM比賽的核心精神,強調科技創新應當是負責任和安全的,要考慮到科技對社會(hui) 人類的影響,這也是iGEM和其他比賽或者是其他的學術競賽很不一樣的地方。
Human Practices不是簡單的科普,而是科研的“社會(hui) 責任感”
HP強調的是
科技創新必須負責任:
· 你的項目是否考慮了社會(hui) 影響?
設計要預見風險:
·你的方案是否評估了潛在負麵影響?
迭代優(you) 化:
· 從(cong) 社會(hui) 反饋中迭代優(you) 化項目,形成“反思-改進”的良性循環。
在iGEM比賽中,Human Practices應該貫穿始終,其宗旨就是大家所做的項目應該體(ti) 現出我們(men) 對於(yu) 社會(hui) 問題社會(hui) 需求的思考,而且我們(men) 設計的項目也應該要考慮到它可能會(hui) 帶來的負麵影響,所以在頭腦風暴這個(ge) 階段就應該要有 HP。
#2、從(cong) “參賽”到“破圈”
iGEM的真正價(jia) 值
iGEM早已超越了一場比賽的範疇,它是一個(ge) 連接合成生物學界、最前沿的科學家和國際組織的平台和渠道。在巴黎的Grand Jamboree中,你甚至能直接對話藤校學生、生物公司、國際組織代表,一同探討生物技術的未來。
在iGEM比賽中,參賽項目是非常多元的,既有生物製造的,也有醫療的,也有基礎的科學,甚至還有太空探索。這種多元化的項目,也意味著我們(men) 每個(ge) 項目給社會(hui) 帶來的影響的途徑,以及它影響的社會(hui) 群體(ti) 會(hui) 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Human Practices在iGEM當中不是千篇一律的。但遺憾的是,許多團隊仍將Human Practices視為(wei) “附加題”,以為(wei) 做幾場科普講座、發幾份問卷就萬(wan) 事大吉。事實上,Human Practices的精髓在於(yu) :
01、反思性(Be Reflective)
· 項目決(jue) 策背後的價(jia) 值觀是什麽(me) ?是否真正回應了社會(hui) 需求?
· 記錄腦暴中的分歧:團隊對項目的不同討論,是否影響了最終設計?
· 問卷設計要精準:避免泛泛而談,確保問題能真正反饋項目痛點。
02、責任感(Be Responsible)
· 與(yu) 利益相關(guan) 方對話:你的研究如何改變社會(hui) ?是否考慮了倫(lun) 理風險?
· 避免“形式主義(yi) ”:科普、訪談、法規收集都需與(yu) 項目強關(guan) 聯。
03、響應性(Be Responsive)
· 從(cong) 反饋中迭代:公眾(zhong) 意見是否推動了設計優(you) 化?是否形成了閉環?
· 邏輯化呈現:在Wiki上展示反思與(yu) 設計的關(guan) 聯性,而非材料堆砌。
#3從(cong) 賽場到社會(hui) 的"未來預演"
從(cong) “參賽者”到“破圈者”的必經之路
當AI開始設計蛋白質,當CRISPR治愈遺傳(chuan) 病,合成生物學的未來充滿可能性。
但iGEM告訴我們(men) :技術的高度需以責任為(wei) 基座。
Human Practices不是獎項的「加分工具」,而是合成生物學家必修的「社會(hui) 學學分」。
iGEM不是一場“自嗨式”競賽,而是一個(ge) 連接生物技術和社會(hui) 的平台。Human Practices,正是同學們(men) 從(cong) “參賽者”到“破圈者”的必經之路。
從(cong) “參賽者”到“破圈者”
1、記錄每一次討論、每一份反饋、每一次改進。
2、用反思性、責任感和響應性,讓你的項目真正“活”起來。
3、下一屆iGEMer,或許你不僅(jin) 能拿獎,更能改變世界。
真正的創新,始於(yu) 對世界的敬畏。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