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工科申美及港、新直博及研究型碩士,是否都需要套磁導師,若需要,在什麽(me) 時候開始套磁,間隔多久再次聯係導師比較合適?美、港、新在錄取直博與(yu) 研究型碩士上有何不同?若已套磁導師博士及研究型碩士項目,拿到港新O,並已交留位費,最後放棄會(hui) 有何不良影響?
工科博士套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港、新的博士申請幾乎都離不開這一環節。無論是想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還是想借此機會(hui) 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套磁可以說是錄取過程中的一部分。對於(yu) 研究型碩士,香港、新加坡項目也建議套磁,尤其是目標明確、帶獎學金的項目。相比之下,美國研究型碩士項目本身就不多,大多以授課為(wei) 主,不太強調科研,套磁的重要性自然減弱,除非是個(ge) 別頂尖項目。
套磁的時間節點建議在申請季前的暑假就開始行動,最遲不要晚於(yu) 申請截止前兩(liang) 個(ge) 月。如果第一次沒有收到導師回複,也不要氣餒,隔1-2周發送簡短的follow-up郵件,表達繼續溝通的意願即可。
關(guan) 於(yu) 留位費,美、港、新的處理方式存在一些差異。美國的博士錄取遵循415協議(針對有獎的錄取),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申請者更大的靈活性——在4月15日之前,無論你是否接受了某學校的錄取,都可以更改決(jue) 定而不受懲罰。但港、新則不同,沒有類似415協議,錄取通常會(hui) 伴隨著留位費的要求。
一旦繳納留位費而最終選擇放棄,雖然說對個(ge) 人沒有直接影響,但可能會(hui) 影響和導師的關(guan) 係以及未來發展可能會(hui) 有負麵影響。如果確實需要放棄某項目,則更要提前做好解釋工作,以免對未來的發展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學術圈雖然大,但圈子其實很小,處理好每一次溝通,展現你的成熟與(yu) 專(zhuan) 業(ye) ,會(hui) 為(wei) 今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