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大家翹首企盼了一個(ge) 月之後,美東(dong) 時間3月3日早上,John Locke寫(xie) 作競賽的2025年賽題終於(yu) 在官網放出!
今年一共有包括從(cong) 經濟、政治到哲學的8大類目、一共28個(ge) 題目,包括多個(ge) 熱點問題:特朗普政府取消多元化政策、大學的招生政策、企業(ye) 的性質問題、國際政治問題、關(guan) 於(yu) 私有財產(chan) 的保護、俄羅斯問題、埃隆馬斯克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力、大學的PPE(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專(zhuan) 業(ye) 是否是政治家最好的搖籃、關(guan) 於(yu) 稅收、關(guan) 於(yu) 智能手機的過度使用等問題,涉及個(ge) 人生活和國際社會(hui) 各個(ge) 層麵,令人興(xing) 奮!
機構的輔導老師們(men) 畢業(ye) 於(yu) 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世界頂尖大學的經濟、政治、曆史、哲學等專(zhuan) 業(ye) ,在他們(men) 的帶領下,同學們(men) 可以在自己感興(xing) 趣地話題上與(yu) 老師們(men) 進行思想碰撞與(yu) 交流。
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men) 能夠掌握理性地、證據充分地、邏輯地表達方法,最準確地表達自己獨特的、閃爍著智慧火花的思想!歡迎大家積極加入這一場智慧思想的角逐!
2025年競賽題目
哲 學Philosophy
Q1. What moral obligations do we owe to living persons that we do not owe to future persons?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your answer for policy-making?
我們(men) 對活著的人負有哪些道德義(yi) 務,而對未來的人則沒有這些義(yi) 務?你的回答對政策製定有何影響?
Q2. Should we treat non-human animals well because they have rights, interests, neither, or both?
我們(men) 是否應該善待非人類動物,因為(wei) 它們(men) 有權利、有利益、兩(liang) 者都沒有或兩(liang) 者兼而有之?
Q3. "When civilians are the main target, there's no need to consider the cause. That's terrorism; it's evil." Is this correct?
“當平民成為(wei) 主要目標時,就無需考慮原因。這就是恐怖主義(yi) ;這就是邪惡。”這是正確的嗎?
政 治Politics
Q1. Should politicians ever be punished for lying?
政客們(men) 是否應該因撒謊而受到懲罰?
Q2. David Hume celebrated the wisdom of "unlettered men". In a democracy, do the votes of the unlettered tend to protect a country against the bad ideas of the lettered or do the votes of the lettered tend to protect a country against the bad ideas of the unlettered?
大衛·休謨讚揚“文盲”的智慧。在民主國家,文盲的選票會(hui) 保護國家免受有知識者壞思想的影響,還是有知識者的選票會(hui) 保護國家免受文盲壞思想的影響?
Q3. Diversity is fashionable, but is it valuable?
多元化很流行,但是它有價(jia) 值嗎?
經 濟Economics
Q1. What kinds of behaviour are engendered by the hope of profit? Is such behaviour better or worse, on balance, than the behaviour we should expect if all enterprises were owned by charities or governments?
什麽(me) 樣的行為(wei) 是由對利潤的渴望引起的?總體(ti) 而言,這種行為(wei) 比我們(men) 預期的所有企業(ye) 都歸慈善機構或政府所有時的行為(wei) 更好還是更壞?
Q2. What will be the effect on socio-economic mobility of the UK government's plan to impose value added tax on school fees?
英國政府計劃對學費征收增值稅,這將對社會(hui) 經濟流動性產(chan) 生什麽(me) 影響?
Q3. Should Oxford lower its admissions standards for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generous benefactors?
牛津大學是否應該降低慷慨捐助者的子女的錄取標準?
曆 史History
Q1. According to Bertrand Russell, "Hitler is an outcome of Rousseau; Roosevelt and Churchill of Locke." To what extent was he correct?
伯特蘭(lan) ·羅素說:“希特勒是盧梭的產(chan) 物,羅斯福和丘吉爾是洛克的產(chan) 物。”他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確的?
Q2. Should anyone be ashamed of their nation's history? Should anyone be proud of it?
有人應該為(wei) 自己國家的曆史感到羞恥嗎?有人應該為(wei) 此感到自豪嗎?
Q3. Which figure in history did most to enlarge human freedom?
曆史上哪位人物對擴大人類自由做出的貢獻最大?
法 律Law
Q1. What injury should one person be permitted to inflict on another in the defence of private property?
為(wei) 了保護私有財產(chan) ,一個(ge) 人可以對另一個(ge) 人造成什麽(me) 樣的傷(shang) 害?
Q2. “Use every man after his desert, and who should ’scape whipping?” Should the law treat offenders better than they deserve?
“人人都應得到應得的懲罰,誰能逃脫鞭笞呢?”法律是否應該給予罪犯比他們(men) 應得的更好的待遇?
Q3. Is Vladimir Putin a war criminal?
弗拉基米爾·普京是戰犯嗎?
心理學Psychology
Q1. Is objectivity all in the mind?
客觀性全在於(yu) 思想嗎?
Q2. Eleanor Roosevelt declared, "No one can make you feel inferior without your consent." Is she right?
埃莉諾·羅斯福宣稱:“沒有你的同意,沒有人能讓你感到自卑。”她是對的嗎?
Q3. What is self-deceit?
什麽(me) 是自欺欺人?
神 學Theology
Q1. Is atheism implausible?
無神論難以置信嗎?
Q2. Why would the creator of a trillion galaxies become angry if you have sex with your boyfriend or eat bacon for breakfast?
為(wei) 什麽(me) 如果你和男朋友發生性關(guan) 係或者吃培根當早餐,萬(wan) 億(yi) 個(ge) 星係的創造者會(hui) 生氣?
Q3. Why pray?
為(wei) 什麽(me) 要祈禱?
青少年獎JUNIOR prize
Q1. Your citizenship at birth was chosen for you. Which citizenship would you have chosen?
你的國籍是在出生時就已選定的。你會(hui) 選擇哪一種國籍?
Q2. Do you benefit more from your own freedom of speech or from other people’s?
你從(cong) 自己的言論自由中獲益更多還是從(cong) 他人的言論自由中獲益更多?
Q3. Who is more powerful - Donald Trump or Elon Musk?
誰更有權勢——唐納德·特朗普還是伊隆·馬斯克?
Q4. Since 1920, twenty-one presidents and prime ministers from nine countries have been graduates of Philosophy, Politics & Economics (PPE) at Oxford. Would it have been better if they had studied history?
自 1920 年以來,9 個(ge) 國家的 21 位總統和總理都是牛津大學 PPE 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如果他們(men) 學的是曆史專(zhuan) 業(ye) ,情況會(hui) 不會(hui) 更好?
Q5. What is your fair share of what someone else has earned?
別人賺到的錢,你應得多少?
Q6. Why do you continue to use your smartphones more than is good for you?
為(wei) 什麽(me) 你繼續過度使用智能手機?
Q7.Why do people become more boring as they grow up and grow older?
為(wei) 什麽(me)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men) 會(hui) 變得越來越無趣?
白熱化的競爭(zheng)
John Locke寫(xie) 作競賽作為(wei)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文社科寫(xie) 作競賽之一,每年都吸引著無數優(you) 秀學子參與(yu) 。自2020年以來,比賽競爭(zheng) 的激烈程度一年勝過一年。下麵是2020年~2024年的比賽入圍數據:
2020年:投稿約2740份,入圍710份,入圍率為(wei) 26%。
2021年:投稿約4000份,入圍915份,入圍率為(wei) 23%。
2022年:投稿約6805份,入圍1360份,入圍率為(wei) 20%。
2023年:投稿約19000份,入圍3800份,入圍率20%左右。
2024年的比賽競爭(zheng) 尤為(wei) 激烈,官方數據顯示,共接收到34,823名參賽者的報名,僅(jin) 有16.9%的學生成功入圍。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zheng) 下,參賽選手想要取得好成績,僅(jin) 憑個(ge) 人能力已經不夠,需要更加專(zhuan) 業(ye) 、獨特、優(you) 勢顯著的輔導支持。
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 2025競賽介紹
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 每年舉(ju) 行一次,由英國的獨立教育組織約翰•洛克學院(John Locke Institute)舉(ju) 辦,該組織是為(wei) 了紀念17世紀的牛津著名哲學家約翰•洛克 (John Locke)而命名。
約翰•洛克學院的組織者是來自牛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一流大學的資深學者。學院鼓勵年輕人培養(yang) 獨立思考、深度鑽研、清晰推理、批判分析以及說服風格等優(you) 秀學者所具備的品質。
每年, John Locke比賽都會(hui) 邀請全球的高中生,用一篇2,000字內(nei) 的文章,展現自己對某一領域的真知灼見。參與(yu) 該賽事的學生,連續多年被錄取到包括:普林斯頓、哈佛、耶魯、斯坦福、芝加哥、伯克利、牛津、劍橋等的世界名校。
John Locke比賽的獲獎者也因此而被各個(ge) 名校而看重。該比賽也成為(wei) 近年來優(you) 秀高中生們(men) 競技的平台!
競賽規則
競賽命題:
競賽的形式為(wei) :從(cong) 官網發布的題目中選擇一道,回答該題,完成一篇不超過2,000個(ge) 單詞的論文。
高年級組(參賽選手年齡:18歲或以下)的題目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曆史、心理學、神學、法律七個(ge) 學科領域,每個(ge) 學科領域給出三個(ge) 題目,參賽選手從(cong) 特定學科的三個(ge) 題目中任選其一。
低年級組(參賽選手年齡:14歲或以下)的命題不限定學科,選手從(cong) 給出的五個(ge) 題目中選其一。
參賽資格:
全球範圍內(nei) 18歲及以下中學生有資格參加該競賽
- 哲學、政治、經濟、曆史、心理學、神學、法律7個組別的比賽,允許所有18歲或以下的選手參加
- Junior組對參賽者有年齡限製,隻允許14歲或以下的選手參加
參賽規則:
- 參賽選手可以在任一學科內或跨學科提交多篇論文。
- 每篇論文必須僅回答所選學科類別中的一個問題。
- 字數不超過2,000個單詞(不包括圖標、數據表、腳注、參考書目或作者聲明)。
- 參賽論文通過約翰•洛克學院官網在線提交。
- 參賽選手需要提供一個推薦人的郵箱地址,競賽主辦方會給推薦人發郵件,驗證參賽論文是否為選手原創。推薦人可以是學校老師或者其他非親屬成年人。
競賽評委:
由來自牛津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一流大學的資深學者組成。
獎項評選規則:
- 高年級組:評委們從7個學科類別中分別選出一篇最優論文;再從這7篇各自學科類別中最優的論文中,選出一篇“總體最佳”的論文。
- 青少年組:評委們從所有參賽論文中選出一篇最佳論文。
競賽獎項:
Shortlisted Contestants(入圍選手):這些參賽者的論文已進入最後一輪評審。入圍是一項重大成就,因為(wei) 這表明該論文在同類參賽論文中名列前茅。
Prize-Winner(獲獎者): 獲獎者是每個(ge) 主題類別中的佼佼者。通常情況下,比賽的每個(ge) 主題類別都會(hui) 評出一等獎(Winner)、二等獎(Second Prize)和三等獎(Third Prize)。這些獲獎者是從(cong) 入圍論文中選出的。
High Commendation(高度嘉獎): 該獎項授予論文質量優(you) 異但未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參賽者。它比 Prize-Winner低一級,但仍代表著傑出的作品。
Very High Commendation(極高嘉獎): 這是從(cong) High Commendation 作品中優(you) 選出的論文,比 High Commendation 級別更高一等,頒發給那些特別令人印象深刻、非常接近一、二、三等獎的文章作者。
綜上,約翰-洛克征文比賽的表彰等級劃分如下:
Prize-Winner (1st, 2nd, 3rd) > Very High Commendation > High Commendation > Shortlisted Contestants.
2024 年,約翰-洛克全球征文比賽吸引了超過 35,000 人報名參賽。約 3% 的參賽者獲得了 “High Commendation ”獎,隻有 1% 的參賽者獲得了 “Very High Commendation”獎。
論文發表:
獲獎論文將在約翰•洛克學院的官網上發表。
2025年競賽時間線:
- 報名開始日期:2025年4月1日
- 報名截止日期:2025年5月31日(說明:必須在此日期前在官網報名才能提交參賽論文)
- 截止提交日期:2025年6月30日
- 延遲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7月7日(延長7天)或 2025 年 7 月 21 日(延長 21 天)
- 入圍通知日期:2025年7月31日
- 學術會議日期:2025年10月3日-5日
機構的競賽輔導:
輔導模式:
我們(men) 全部采用一對一的輔導模式;保證每個(ge) 參賽選手都能夠得到個(ge) 性化的指導。
輔導時長:
最長 20小時(包括:1對1線上輔導+線下改稿)
具體(ti) 根據學生個(ge) 人情況進行定製
輔導時間:
2025年3月-6月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