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疫情肆虐自爆發以來,大部分國內(nei) 外學生的留學規劃節奏都被打亂(luan) ,申請難度也在不斷加大,而且各高校的招生政策也是一天一個(ge) 變化。
目前已經有超過100所美國大學轉變了招生政策,從(cong) 原來的“Require”轉變為(wei) “Test-Optional”,幾乎每隔幾天就能聽到一個(ge) 學校公布自己學校調整為(wei) “Test-Optional”政策。
即便是這樣,TOP美本申請人數卻並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呈現增長的趨勢。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大學招生所考量的因素越來越多,逐漸趨同的標化成績和GPA成績也可能無法讓你從(cong) 眾(zhong) 多申請這種脫穎而出,那麽(me) 課外活動或許就會(hui) 成為(wei) 背景加分的重要因素!
招生官對學生課外活動的評判標準是什麽(me) ?又應該如何規劃課外活動呢?
評判標準
雖然美國大學並不會(hui) 對學生參與(yu) 的類型活動進行一些硬性規定,但其實招生官的心裏對課外活動的評價(jia) 標準是有“一杆秤”的,他們(men) 可以通過你所參與(yu) 的類型和領域了解你的背景信息。我為(wei) 同學們(men) 總結了四類:
多元化發展
大學希望招收的不僅(jin) 僅(jin) 是學習(xi) 優(you) 異的學生,更希望招收有多元化背景的,在大學校園裏組成一個(ge) 活躍又多元的學生群體(ti) ,讓這些具有「超能力」的學生去改變世界
在精不在多
對招生官來說,重要的不是學生參與(yu) 了多少活動,而是在活動上投入和付出了多少,而且Common Application上也會(hui) 要求學生寫(xie) 清楚活動類別、活動名稱、參與(yu) 角色、活動簡述、所獲榮譽、參與(yu) 年份、參與(yu) 時間和時長,以及學生是否打算在大學裏繼續這項活動等等。
招生官會(hui) 從(cong) 投入時間,參與(yu) 頻率,貢獻程度來考察活動的投入量,所以同學們(men) 需要仔細思考哪些活動對自己有真正意義(yi) ,並且值得付出時間的。
目標導向型
早些年,TOP美國大學總是青睞那些全麵發展的“完美學生”,而現在美國大學的錄取標準卻有了改變而是尋找【目標導向型】的學生。
其實兩(liang) 者的區別就是所有事情都有涉足一點的【全麵發展】學生是難以在任何活動中做出深度;而【目標導向型】學生做活動卻是為(wei) 了自己,朝著未來目標不斷深入,不是單單為(wei) 了申請大學時寫(xie) 上漂亮的活動經曆。
建議同學們(men) 從(cong) 初三開始就要全力以赴了,不要11年級突然加入很多社團,會(hui) 被“火眼金睛”的招生官看出你的小小心思哦!所以提前做好競賽規劃,才能在激烈的美本申請中殺出血路!
下麵舉(ju) 個(ge) 例子給同學們(men) 參考下!
如果你對數學學科很感興(xing) 趣,
初中階段(6-8年級)
· 6年級
計劃Caribou Contests北美馴鹿數學競賽
· 7-8年級
計劃AMC8比賽或Math Kangaroo袋鼠數學思維挑戰(二選一即可)
高中階段(9-12年級)
· 9-11年級
計劃AMC10或12比賽(二選一即可),朝著AIME衝(chong) 擊!(如果未到AIME的同學, 可以選擇Euclid歐幾裏得數學競賽。)
·11-12年級
計劃HIMCM美國高中生建模大賽或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數學獎 偏科研類的項目。(二選一即可)
具有影響力
加入社團很重要,如果能成為(wei) 社團的領導者,展現領導力及主動性,成為(wei) 一個(ge) 【具有影響力】的人,這就可以很好的說明學生是一個(ge) 致力於(yu) 改變的人。
美國頂級大學喜歡招收學生領袖,簡單來說就是招生官真正賞識的是具有影響力的學生,因為(wei) 他們(men) 能夠領導團隊,解決(jue) 問題,甚至可以為(wei) 學校帶來積極的改變。
活動方向
Common Application 中的活動版塊可以讓申請者最多填十個(ge) 活動,所以同學們(men) 在填寫(xie) 的時候可以按重要性來填寫(xie) ,依次遞減,越重要的越往前放。(核心活動填2-3個(ge) 即可)
Academic 學術
Art 藝術(通常指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
Athletics: JV/Varsity (聯賽級別的體(ti) 育運動)
Athletics: club(俱樂(le) 部級別的體(ti) 育運動)
Career Oriented (未來工作方向)
Community Service (Volunteer)(誌願者等)
Computer/Technology (計算機/科學技術)
Cultural (文化類,如少數民族文化)
Dance (舞蹈)
Debate/Speech (辯論/演講)
Environmental (環境保護)
Family Responsibility (家庭責任,照顧家人)
Foreign Exchange (海外交換)
Foreign Language(外語)
Internship (實習(xi) )
Journalism/Publication (新聞/出版)
Junior R.O.T.C. (預備役軍(jun) 人)
LGBT (性別少數群體(ti) )
Musical: Instrumental (音樂(le) :樂(le) 器)
Musical: Vocal (音樂(le) :聲樂(le) )
Religious (宗教類)
Research (研究)
Robotics (機器人)
School Spirit (學校精神,如學校年鑒製作 )
Science/Math(科學/數學)
Social Justice (民權運動)
Student Government/Politics (學生政府)
Theater/Drama (戲劇表演)
Work (paid) (帶薪工作)
Other Club/Activity (其他類型的俱樂(le) 部/活動)
典型活動
這裏也為(wei) 同學們(men) 總結一些可以參與(yu) 的典型課外活動,同學們(men) 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參考。
夏校/夏令營
國外大學/機構在暑假開設的一些短期課程/項目,時間從(cong) 幾天到幾周不等。
能力培養(yang) :學習(xi) 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英語運用能力等。
學術競賽
根據不同規則,對一門或多門學科進行超過所學知識的考試/競賽
能力培養(yang) :學術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抗壓心態能力、公共演講能力等。
科研項目
開展科學研究,包括文獻閱讀、文獻綜述、設計課題、理論學習(xi) ,實際操作,成果展示等環節。
能力培養(yang) :學術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等
公益活動
為(wei) 改善社會(hui) ,促進社會(hui) 進步而自願付出個(ge) 人的時間及精力所做出的服務工作,且不求回報。
能力培養(yang) :社會(hui) 責任感、同理心、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
常見活動:貧困學校支教、探訪老人院、誌願者服務等等。
校內(nei) 活動
參加學校內(nei) 組織的活動或在學校組織活動中擔任職務。
能力培養(yang) :領導力及組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溝通能力等。
個(ge) 性化活動
根據個(ge) 人的興(xing) 趣、申請專(zhuan) 業(ye) 、特長等設計的活動,具有獨特性。
能力培養(yang) :創造力、領導力、溝通能力等。
麵對這些不同類型的,大大小小的活動,建議同學們(men) 一定要提前規劃,並且每半年或一年就要進行一次調整並總結;當然課外活動也不能盲目參加,最好與(yu) 未來選擇的專(zhuan) 業(ye) 相結合,與(yu) 自身性格及興(xing) 趣喜好相匹配;最後同學們(men) 不要把課外活動當成是任務,當成是一種放鬆方式或興(xing) 趣延續,這樣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內(nei) 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