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間,2024WSDA春季線上賽的進程已過半。在即將到來的五月,萬(wan) 眾(zhong) 矚目的線下區域活動也即將在不同城市陸續開展。親(qin) 愛的小夥(huo) 伴們(men) ,準備好在更沉浸式的氛圍裏迎接一場麵對麵的較量了嗎?
本期“WSDA裁判說”,老師為(wei) 大家邀請到了正在康奈爾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的律政俏佳人Vera,再為(wei) 大家的線下賽之旅熱熱身。 從(cong) WSDA資深辯手,到各大辯論場上的常駐裁判,讓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關(guan) 於(yu) WSDA公共論壇式辯論春季辯題,她對參賽者們(men) 有什麽(me) 建議與(yu) 期待!
趙頔Vera
比賽經曆:
WSDA江蘇省賽、全國賽
美國斯坦福大學、韓國首爾大學邀請賽
教育經曆:
南加州大學榮譽畢業(ye) 生
康奈爾大學法律博士候選人
工作經曆:
曾任職於(yu) 某國際律師事務所
Resolved: "Education systems in OECD member countries should prioritize vocational training over traditional academic curriculum."
經合組織成員國的教育係統應優(you) 先考慮職業(ye) 培訓,而不是傳(chuan) 統的學術課程。
PART 1
Q:對於(yu) 2024春季賽的公共論壇式辯論辯題,你期待辯手可以談到哪些內(nei) 容?
01Framework: 可從(cong) 以下兩(liang) 個(ge) 大方向考慮
1. Desirability
本次的辯題是OECD countries的一個(ge) 公共政策問題,所以在談desirability的時候一定要站在OECD countries的立場想一想這些國家的目標是什麽(me) ,從(cong) 而延伸出來它們(men) 製定政策應該遵循什麽(me) 原則的問題。根據OECD的官方網站,其目標是“to shape policies that foster prosperity, equality, opportunity and well-being for all”以及“to find solutions to a range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辯手可以從(cong) 這個(ge) 層麵切入分析並且搭建framework。
2. Practicality
在做case的時候我認為(wei) 另一個(ge) 關(guan) 鍵點就是思考education systems對於(yu) OECD countries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而不僅(jin) 僅(jin) 是vocational training和traditional academic curriculum各自的好處。在過去的裁判經曆中,我觀察到很多辯手會(hui) 陷入一個(ge) 誤區,就是在辯論過程中堆砌了大量數據和case study,但是給裁判的印象就隻是證明了非常general的benefits,並沒有把不同維度之間的邏輯講清楚。
例如,本次的辯題我認為(wei) 會(hui) 有辯手提到economic benefits這個(ge) 點,但是如果隻是遵循固有的vocational training ➡️ higher employment rate➡️economic benefits這個(ge) 邏輯,其實就可能忽視OECD countries的特殊性。為(wei) 了使得自己的論點包含更多nuances,辯手可以考慮分析OECD countries特定的經濟模式是什麽(me) ,prioritize vocational training有哪些cost,是否會(hui) 給接受vocational training的人帶來足夠的機會(hui) 等,考慮這些層麵可以讓裁判看到辯手不僅(jin) 做了充分的research,辯論能力也足以支撐他們(men) 把邏輯解釋清楚。
02Status quo: 可以聊一下對現狀的分析
1. 談一下how many OECD countries have already prioritized vocational training over traditional academic curriculum
對於(yu) desirability而言,辯手通過research可以收集信息證明優(you) 先vocational training給OECD countries帶來了哪些好處/壞處,並且直接根據這些信息分析出impact。
2. 談一下國家之間的差異性
這點就涉及到了OECD stated goal裏麵的“equality”這個(ge) 概念。由於(yu) 各個(ge) OECD countries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層次,prioritizing vocational training給各個(ge) 國家帶來的具體(ti) 影響勢必是不同的。辯手可以想一想辯題中這項讓所有education systems of OECD countries實行同一種政策是否會(hui) 帶來disproportionate impact,是否會(hui) 有equality issue?
PART 2
Q:對本賽季參賽的辯手有哪些具體(ti) 的建議?
對於(yu) OECD countries的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s進行深入和廣泛的research,從(cong) 而能夠在比賽時用有關(guan) how 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s work的相關(guan) 信息支持自己各個(ge) 形式的論點,也避免在rebuttal/crossfire的時候做出一些假設,被對方用證據反駁。可以掌握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yu) :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s是在哪個(ge) 教育階段開始的?它和traditional academic curriculum裏麵學到的知識一定是排他性關(guan) 係嗎?在它的課程設置裏work-based projects占多少?學生是怎麽(me) 選擇具體(ti) 的program的?如果因為(wei) 市場變化、個(ge) 人興(xing) 趣等因素發現某個(ge) program不再適合,是否有足夠的flexibility轉換到其他program?
PART 3
Q:辯手準備一場比賽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麵?
01多做research,減少assumptions
在過去的比賽中,很多辯手會(hui) 用US/Canada等主流國家的數據支持論點,而這時候對方辯手會(hui) 說US/Canada並不applicable到現在討論的國家。作為(wei) 裁判,其實這時候要針對於(yu) 是否applicable的問題做出判斷是非常困難的,因為(wei) 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比較涉及了太多的變量。因此,我比較建議選手在做research的時候直接從(cong) OECD countries入手,並且不要假設主流國家的邏輯在這些國家依然是適用的。
02保持平和的心態
相對於(yu) 結果,辯論本身是個(ge) 知識積累的過程,也是拓寬思考維度的平台。平和的心態並不代表對於(yu) 辯論的過程有更低的標準。相反,平和的心態會(hui) 幫助我們(men) 更容易在辯論中跳出框架,把整個(ge) 過程看作一 個(ge) intellectual challenge,並且用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更好地拆解對方的論點。因此,當用平和的心態參加比賽的時候,我們(men) 就不僅(jin) 是在用準備辯論時積累的知識去辯論,而是用我們(men) 完整的知識儲(chu) 備、教育和生活經曆,以及我們(men) 自身對於(yu) 政策的看法去辯論,這會(hui) 使得比賽更有意義(yi)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