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講透香港15年免費義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優勢!跟內地有什麽區別?

隨著香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今年內(nei) 地人申請香港身份也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不過由於(yu) 內(nei) 地與(yu) 香港在教育上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很多新拿到香港身份的內(nei) 地人才,都不太清楚應該如何規劃安排子女的教育。

今天老師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香港的15年免費義(yi) 務教育和大學教育。

香港15年免費義(yi) 務教育的由來

早在1978年,香港就開始推行從(cong) 小學一年級到中學三年級(相當於(yu) 內(nei) 地的初三)的9年免費義(yi) 務教育。

而內(nei) 地雖然在1986年就已經開始推行9年義(yi) 務教育,但是要到2006年才全麵實行9年義(yi) 務教育免費政策。

從(cong) 2008年開始,香港又將免費義(yi) 務教育延長至中學六年級(相當於(yu) 內(nei) 地的高三),實行12年免費義(yi) 務教育。

到了2017年,香港又將幼兒(er) 園納入了免費義(yi) 務教育範疇,形成了現在所看到的幼兒(er) 園至中學的15年免費義(yi) 務教育體(ti) 係。

香港和內(nei) 地學製的差異

香港和內(nei) 地的學製差異其實並不大,都是由3年的學前教育、6年的小學教育和6年的中學教育構成。

主要區別就在於(yu) 內(nei) 地將6年的中學教育拆分為(wei) 3年的初中教育和3年的高中教育,而香港是合為(wei) 一體(ti) 的。

所以內(nei) 地的學生就要比香港的學生多了一個(ge) 中考,很多人就是在這個(ge) 階段被提前分層,最終改變了一生的發展。

如果你也想申請香港身份,讓孩子也能夠到香港讀書(shu) ,擺脫內(nei) 卷,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測評,80分以上即可申請香港身份!

香港和內(nei) 地教學的差異

由於(yu) 香港沒有中考,以及義(yi) 務教育階段學位充足,再加上高考競爭(zheng) 小,所以教育不會(hui) 像內(nei) 地一樣內(nei) 卷,香港的學校和學生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精力花在素質教育方麵。

內(nei) 地的中小學課程內(nei) 容一般是由各地區教育局統一安排,以綜合課程為(wei) 主,理論性較強,實踐性較弱,多以“老師教學生聽”和教材內(nei) 容灌輸的方式為(wei) 主。

香港的中小學教學更加側(ce) 重於(yu) 引導學生思考和表達,以學生為(wei) 中心,開放式教育,崇尚學術自由,課堂采用兩(liang) 文(中文和英文)三語(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的教學模式。

不過由於(yu) 香港的義(yi) 務教育體(ti) 係中存在5種不同類型的學校,教育局對不同類型學校教學的幹預程度不同,所以香港不同學校間的教學差異也較大,形成了一種多元化發展的格局。

香港義(yi) 務教育的5類學校

目前香港的中小學可以分為(wei) 5種類型,分別是官立學校、資助學校、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直資學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

一文講透香港15年免費義(yi) 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優(you) 勢!跟內(nei) 地有什麽(me) 區別?

官立學校是由香港政府直接創辦和經營的,辦學經費來自政府,教職員主要為(wei) 公務員。這類學校占比很低,隻有6%左右。

資助學校大多由宗教、商會(hui) 、宗親(qin) 會(hui) 等團體(ti) 創辦和經營,但是辦學經費主要來自政府資助。這類學校在香港是主流,占比高達80%左右。

官立學校和資助學校也被稱為(wei) 公立學校,由於(yu) 他們(men) 的辦學經費主要來自政府財政撥款,所以他們(men) 會(hui) 嚴(yan) 格遵循香港教育局的課程設計,為(wei) 本地學生提供免費教育。

雖然部分公立學校也會(hui) 以英文作為(wei) 教學語言,但是它們(men) 一般會(hui) 比較注重中文的學習(xi) 及教育,適合想學習(xi) 粵語或提高中文水平的學生,同時費用較低。然而公立學校的學生群體(ti) 會(hui) 比較單一,因為(wei) 主要是香港本地學生就讀。

直資學校也是由宗教、商會(hui) 、宗親(qin) 會(hui) 等團體(ti) 創辦和經營的,不過政府隻是按學生人數給予部分津貼,所以學校還可另行收取學費。這類學校占比同樣很低,隻有4%左右。

由於(yu) 辦學經費不是完全依賴於(yu) 政府津貼,所以直資學校在教學方麵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同時由於(yu) 直資學校是收取部分學費的,所以教學質量往往也會(hui) 高於(yu) 公立學校。

私立學校是由辦學團體(ti) 創辦和經營的,沒有接受政府資助,所以在教學方麵有很大的自主權,教學質量也普遍很高。另外私立學校上課是雙語進行的,所以對於(yu) 想要學習(xi) 英語或其他語言的學生來說是一個(ge) 優(you) 點。

在私立學校裏麵,一部分學校是遵循香港的本地課程,而另外一些學校則提供國際課程,如國際預科文憑課程(IB)、中等教育普通證書(shu) (GCSE)、SAT測驗等,讓學生可以探索更多元化的學科和領域,這類學校又被稱為(wei) 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深受外籍家庭歡迎,因為(wei) 它們(men) 提供英語教育,並遵循國際課程,但它們(men) 有較多樣化的學生群體(ti) 和多元文化的學習(xi) 環境,然而這些學校與(yu) 公立和私立學校相比,價(jia) 格普遍很高,普通家庭往往是讀不起的。

香港的高等教育

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國際上享負盛名,目前香港共有22所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包括9所公款資助和13所自資院校。

一文講透香港15年免費義(yi) 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優(you) 勢!跟內(nei) 地有什麽(me) 區別?

2024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香港共有5所大學進入了世界前100名,包括排名第26位的香港大學、排名第47位的香港中文大學、排名第60位的香港科技大學、排名第65位的香港城市大學、排名第70位的香港理工大學。

內(nei) 地也同樣隻有5所大學進去了世界前100名,分別是排名第17位的清華大學、排名第25位的北京大學、排名第44位的浙江大學、排名第50位的複旦大學、排名第51位的上海交通大學。

香港被譽為(wei) “不出國門的留學”,擁有多元的教育管理體(ti) 係,課程內(nei) 容與(yu) 國際接軌,兩(liang) 文三語的教學環境更利於(yu) 鍛煉語言能力。因此,內(nei) 地許多家長看到香港教育的特色,渴望讓孩子在香港接受教育。

香港是一個(ge) 充滿機遇與(yu) 挑戰的地方,高強度的本科學習(xi) ,高規格的畢業(ye) 要求,多平台的校際交流……

香港的高考DES考試

香港本地學生在完成這六年中學教育後,可以報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考試),隻要中國語文和英國語文成績達到第3級、數學(必修部分)和通識教育達到第2級,便符合資格申請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hui) (教資會(hui) )資助的四年本科課程。

一文講透香港15年免費義(yi) 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優(you) 勢!跟內(nei) 地有什麽(me) 區別?

按照規定,隻要是在18周歲以前獲得香港非永久性居民身份的學生,即可算作香港本地學生。

香港本地學生在用DSE考試參加大學聯招時,可以享受本地生的配額保護和學費減免。錄取難度和學費均要比非本地生低數倍。

另外香港DSE考試的成績不僅(jin) 可以申請香港院校,同時也受到國外眾(zhong) 多著名大學的認可。比如通過香港DSE內(nei) 地免試收生計劃,可以直接升讀內(nei) 地138所大學,基本都是985和211名校。

此外,香港學生如果想報考內(nei) 地高校,還可以參加內(nei) 地的港澳台華僑(qiao) 生聯考,報考內(nei) 地300多所知名大學。華僑(qiao) 生聯考由於(yu) 有配額保護,難度和競爭(zheng) 都很小,目前本科率在80%左右,大約400分就可以考上211大學。

一文講透香港15年免費義(yi) 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優(you) 勢!跟內(nei) 地有什麽(me) 區別?

根據香港的大學聯招係統官網(JUPAS)統計,香港2023年共有39948名DSE考生參加9所公款資助大學的聯合招生,當中有16149人成功獲錄取,錄取率為(wei) 40.43%。其中“港三大”(即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錄取率約為(wei) 20%。

而內(nei) 地2023年有1291萬(wan) 人報名參加高考,錄取率高達90%,不過考上985大學的平均概率僅(jin) 為(wei) 1.62%,考上211大學的平均概率僅(jin) 為(wei) 5%。可以說,在內(nei) 地上大學的人很多,但有機會(hui) 上985、211大學依然隻是少數,能夠有機會(hui) 上清華北大的就更是少之又少。

一文講透香港15年免費義(yi) 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優(you) 勢!跟內(nei) 地有什麽(me) 區別?

對比下來,香港學生接受優(you) 質高等教育的機會(hui) 要比內(nei) 地學生高出幾十倍,這一點也是香港身份在高考時的最大優(you) 勢。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袋鼠數學競賽報名注意事項

下一篇

美本申請的專業探索問題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