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e) 辯論課還挺好的,你要不要參加一下?”
“看上去挺好玩的,上上看吧。”
3年前,父親(qin) 意外瀏覽到的廣告消息,成為(wei) 了那把讓Erin打開辯論世界大門的鑰匙。
抱著「能自由懟人」的想法,她“垂直入坑”了:“就感覺參加一個(ge) 可以自由地抓對手漏洞的比賽,還蠻好玩的。”當時的Erin對美辯並沒有什麽(me) 概念,也並不追求成績,更多的是“好玩、試試”的心態,而旺盛的好奇心迸發出來,反而賦予了她一種橫衝(chong) 直撞的勇氣:“大概就上了一節課吧,老師還在給我們(men) 講美辯是什麽(me) 呢,我們(men) 連structure都不太知道,我就拉著同桌一起去參加了一個(ge) 規模還挺大的聯賽。”懵懂新手勇闖大佬雲(yun) 集的線下聯賽,結果可想而知。
很多人都設想過如果有機會(hui) 穿越回過去的某個(ge) 瞬間,我們(men) 會(hui) 給自己留下怎樣的提示,當我們(men) 將這個(ge) 問題擺在Erin的眼前,她說,想告訴剛開始打辯論的自己「you can do this,不要放棄,因為(wei) 你就是天生的冠軍(jun) 」。大約是上天亦不願一位美辯天才因一次失敗而放棄,所以雖然一路被“虐”,但Erin也不是顆粒無收:“那場比賽意料之中地沒有break,但當中我們(men) 還是贏過一支隊伍的,感覺還挺開心的。”一次小小的勝利在Erin心裏悄悄埋下了熱愛的種子,也激發了她對美辯更強烈的好奇心和勝負欲,一向遵循「要做就做到最好」的Erin從(cong) 此開始了鑽研美辯的旅途:“我最開始打比賽的時候,可以說幾乎犯過了一個(ge) 辯手可以犯的所有錯誤,賽前也沒怎麽(me) 研究、賽中又不太會(hui) flow每個(ge) 細節、賽後也不複盤,那段時間成績幾乎是完全寄托在運氣上麵,毫無章法。但是我真的特別想贏,所以慢慢的,被人發在群裏的一些比賽的直播或是決(jue) 賽錄像之類的,我就會(hui) 點開去看,在這個(ge) 過程當中我逐漸提升了自己‘閱讀比賽’的能力,了解到了冠軍(jun) 到底是一個(ge) 什麽(me) 水準,他們(men) 是怎麽(me) 打比賽的。”
從(cong) 七年級下一直到八年級上,Erin已經記不清自己觀摩了多少場大佬的精彩對決(jue) ,但仍然能回憶起當中最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是那場全美冠軍(jun) 賽的決(jue) 賽:“我當時是在刷youtube的時候突發奇想,想看看在油管上搜美辯能搜到什麽(me) ,結果就剛好看到了那場全美總決(jue) 賽的視頻。可以說是給了我一個(ge) 小小的震撼吧,我真的很震驚於(yu) 這兩(liang) 隊選手的輸出量。同樣是4分鍾的發言時間,他們(men) 的信息密度之高,輸出能力之強,之大給人一種仿佛說了十幾分鍾的感覺。”看過這場比賽之後,Erin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起來:“我會(hui) 搜索很多決(jue) 賽、半決(jue) 賽的視頻看,就像我剛剛說的,這些外國選手的輸出量特別大,有時候我甚至沒辦法聽一遍就記下來,需要暫停或是倒回去再仔細聽他們(men) 想表達的觀點。”
一點點摳細節,一點點學習(xi) 消化海外選手的打法,Erin逐漸發現海外一二辯選手之間的配合,是非常值得自己借鑒的:“拿美國選手來說,他們(men) 有一個(ge) 很厲害的點,在於(yu) 一二辯的能力是非常均衡的--一辯控製節奏,把對手帶到自己的節奏裏來;二辯負責進攻,充分利用rebuttal環節把對方把對方的點打掉。
而且,我發現國外的選手可能不會(hui) 像國內(nei) 選手一樣花非常多時間備賽,但他們(men) ‘閱讀比賽’的能力真的很強,可以根據場上的實際情況很迅速地調整自己的打法,而且他們(men) 的表達能力也非常強大,看他們(men) 的比賽就像在看一場演講,配合他們(men) 的body language和eye contact,感染力非常強。”於(yu) 是,偶然契機下的驚鴻一瞥,就這樣啟發了Erin關(guan) 於(yu) 海外賽打法的思考,讓她在自己的「新手期」就早早為(wei) 日後的海外賽之行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很快,Erin在美辯上付出的努力就收獲了回報,而這份回報的豐(feng) 厚程度,也遠超她本人的想象——2021年,Erin在兩(liang) 次秋季常規賽中斬獲15連勝、雙冠的驚人成績。這對於(yu) 當時隻有1年辯齡的Erin來說,是令許多人都難望項背的,但除了最初的激動之外,她顯得格外謙遜:“我的辯論能力能得到這麽(me) 大的提升,真的要感謝教練們(men) 給予了我很多的指導,指出了我長於(yu) 邏輯和反應能力,但欠缺一些表達能力,讓我多練習(xi) 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也是後來為(wei) 什麽(me) 我會(hui) 特別從(cong) 國外的選手身上,去學習(xi) 他們(men) 是如何清晰輸出自己觀點的原因;另一方麵,可能就是我平常看了很多比賽的直播、錄像,汲取了很多冠軍(jun) 選手的技巧、培養(yang) 了自己對於(yu) 美辯比賽的認知,當我覺得自己的認知已經比較接近冠軍(jun) 的時候,可能我就也比較有信心把目標設置為(wei) 冠軍(jun) 了。”盡管Erin說得輕描淡寫(xie) ,但實際上她對於(yu) 備賽的態度卻是格外嚴(yan) 謹、細致的。
隨著比賽經驗的累積,Erin逐漸發現,即使是被辯手們(men) 廣泛使用的evidence也常常存在自相矛盾或是來源不可靠等情況,為(wei) 了避免這樣的問題,Erin每找到一個(ge) evidence都要確保自己已經閱讀了整篇文獻資料並熟悉關(guan) 於(yu) 它的每一個(ge) card。這就意味著,她對於(yu) case的深入程度和在research上所話費的時間,都會(hui) 成倍增長。
然而,在比賽上投入的精力越多,對於(yu) 「贏」的渴望越強烈,壓力也就越大,心態越容易失衡。到了比賽後期,Erin坦言:“我也害怕過自己會(hui) 輸,但每次比賽之前我都會(hui)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告訴自己我已經盡自己所能地fully prepared了,而且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在往前那麽(me) 一點點我就能夠拿到冠軍(jun) ,就是靠著這口氣一直在支撐自己好好打。所以每次進入到比賽狀態之後,我就會(hui) 非常專(zhuan) 注於(yu) 比賽本身,感覺好像賽場上已經沒有任何其他東(dong) 西了,我隻需要發揮好自己就可以。”
也正是在這樣心態反複拉扯的過程之中,Erin漸漸領悟了,有沒有達成最初的目標早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那個(ge) 為(wei) 達到目標而拚盡全力向前奔跑的自己、那個(ge) 用盡一切努力不曾懈怠分毫的自己,才是這場酣暢淋漓的「15連勝」帶給自己最大的收獲。正如她自己所說:“如果每一場我都已經拚盡全力了,那麽(me) 即使輸了也沒什麽(me) 可懊悔的,cause I really did my best。”
時光荏苒,轉眼來到了2022年。又添一歲,課業(ye) 也更繁重一分,為(wei) 了兼顧學業(ye) 和比賽,Erin不得不作出一些取舍:“我是一個(ge) quality over quantity的人,如果隻能選擇一部分比賽去打的話,我挑選的標準就是「對我來說有挑戰的」。比如我拿到了初中組的冠軍(jun) 之後,就會(hui) 選擇參加高中組的比賽。”然而,2022的第一場比賽卻不如Erin想象中的順利,反而給她“狠狠上了一課”。
“打2022 NHSDLC秋季線上賽II那一次,我們(men) 狀態非常好,小組賽也打得很順利,4場全勝。當時我就覺得很穩,甚至在小組賽結束後我們(men) 倆(lia) 就發了個(ge) 朋友圈去慶祝。所以那天晚上我隨便prep了一下就直接睡了,沒想到這一鬆懈,第二天再半決(jue) 賽的時候我們(men) 就輸給了之前在小組賽裏打敗過的一支隊伍。”
說到此處,Erin不禁感慨凡事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所以這場比賽就止步在四強了,唯一的收獲就是後來我和對方的一位辯手成為(wei) 了之後的long term搭檔,可以說那次比賽裏我們(men) 給彼此帶來的壓迫感還挺印象深刻的。”事後,那位辯手告訴Erin:“第一天比賽結束後她擔心之後會(hui) 再碰到我們(men) ,所以在我隨便prep一下就睡覺了的那天晚上,她們(men) 其實準備到了淩晨,甚至改了case。”我們(men) 常常會(hui) 聽說一句話——1%的天賦常常大於(yu) 99%的努力,但在這件事情上,顯然這是一個(ge) 謬論。在美辯的賽場上,狹路相逢,唯有苦下功夫方可製勝。
拿過了初中組冠軍(jun) ,見識過了高中組頂峰的風景,Erin決(jue) 定挑戰更高的目標——海外賽。於(yu) 是在今年初,她報名參加了哈佛&塔夫茨國際辯論邀請賽。長期觀看頂級選手的比賽視頻,Erin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有了豐(feng) 厚的積累,這一次她也拿出了百分百的好狀態,一舉(ju) 拿下了公開組的四強。然而,對於(yu) Erin來說,打得最好的比賽永遠是下一場,她絕不滿足於(yu) 四強的成績,而是想要更上一層樓,去見識一番更廣闊的天地。
時間轉眼來到了寒假,重量級辯論賽事紮堆,就在Erin猶豫不決(jue) 該參加哪一個(ge) 的時候,她收到了來自哈佛大學辯論精英邀請賽(The Harvard Round Robin)的參賽邀請函。這是一項享有盛譽的、嚴(yan) 格邀請製賽事,每年哈佛大學辯論委員會(hui) (Harvard debate council)都會(hui) 專(zhuan) 門麵向世界頂尖辯手在每年2月舉(ju) 行的年度邀請賽之前的一場熱身比賽。每年頂尖隊伍齊聚哈佛Round Robin,堪稱真正的“神仙打架”。而這一次是主辦方首次邀請中國選手參賽,這不僅(jin) 是一個(ge) 千載難逢的機會(hui) ,同時更是一份沉重的責任,因為(wei) 這一次Erin和隊友們(men) 不僅(jin) 代表了自己,更代表著中國選手。
為(wei) 了能夠心無旁騖地打比賽,Erin和隊友特意訂了酒店,她們(men) 亦不負眾(zhong) 望,一路過關(guan) 斬將,力壓眾(zhong) 多本土選手,在循環賽中打出了5戰全勝的耀眼成績,殺進了決(jue) 賽:“說實話,沒有想到Round Robin能打出這樣的成績,在去打比賽之前我們(men) 都沒有給自己設定一個(ge) 很高的目標,隻是希望自己能好好打就夠了。
我記得當時的賽程特別緊張,每一場比賽大約有40分鍾,我們(men) 一上午的時間就打完了6場,而且每一場比賽中間也幾乎沒有休息時間,這對我們(men) 的體(ti) 力和精力來說真的是一個(ge) 很大的挑戰。”然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最終,Erin和隊友在決(jue) 賽輪惜敗,摘得亞(ya) 軍(jun) 。
盡管如此,這份成績依然能夠說得上傲人:“因為(wei) 賽程太緊張了,我們(men) 感覺都還沒反應過來就拿了亞(ya) 軍(jun) ,那天晚上馬上就要開始打哈佛年度邀請賽,所以根本來不及慶祝就趕緊先去補眠了。”當下的兵荒馬亂(luan) 讓Erin無暇思慮太多,但事後她卻常常回味這場酣暢淋漓的決(jue) 賽:“雖然沒能拿到冠軍(jun) ,但是能拿到亞(ya) 軍(jun) 也已經很值了。而且最後的決(jue) 賽我們(men) 輸得也算心服口服,我印象中他們(men) 好像是斯坦福Varsity組別的冠軍(jun) ,確實非常強,輸出很厲害,打得也相當穩。從(cong) 他們(men) 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包括之後參加其他比賽我也一定程度上參考了他們(men) 的風格。”在美辯的路上,Erin始終在蛻變,不僅(jin) 是辯論技巧的飛速提升,更是心態上的成長與(yu) 轉變——
隨著升學,身邊打辯論的同伴一個(ge) 個(ge) 退出舞台,唯有她因一份難以割舍的「熱愛」而始終堅守:“現在想想,在心態方麵我覺得自己還是有所成長的。以前我功利心會(hui) 比較重,覺得去打比賽我就要贏,贏了就是我最大的收獲。但是現在,我會(hui) 珍惜每一場比賽的機會(hui) ,能夠和老朋友、老對手們(men) 一起打一場比賽,或是結識幾個(ge) 新朋友反而更加讓我覺得珍貴。對現在的我來說,每一場比賽都是非常寶貴的經曆和回憶,我也更加能純粹地享受辯論本身了。”
這一份堅守慢慢讓Erin明白,美辯的意義(yi) 並不隻有輸贏,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在放棄與(yu) 堅持之間搖擺的猶豫不決(jue) 、每一個(ge) 點燈熬油與(yu) 搭檔一起備賽的夜晚、每一個(ge) 賽場上熱血沸騰的交鋒瞬間、每一次拿到獎項後激動的慶祝、每一點從(cong) 對手、隊友身上得到的成長…正是這千萬(wan) 個(ge) “為(wei) 熱愛奔赴”的瞬間、千萬(wan) 個(ge) 酸甜苦辣的記憶碎片,才構成了她所珍惜而熱愛的美辯。
4年來,Erin在美辯中收獲了一個(ge) 又一個(ge) 成就,這與(yu) 她本身嚴(yan) 謹的個(ge) 性以及極具策略性的打法是分不開的。在她身上,我們(men) 幾乎不會(hui) 看到同樣的錯誤重演:“我認為(wei) 大部分的問題歸根結底其實都是方法的問題,通過不斷的總結和複盤,其實我們(men) 是可以做到避免同樣的問題發生的。比如在我辯論能力還沒有這麽(me) 強的時候,我會(hui) 使用一些策略,例如不和對方的強點正麵硬剛,通過這樣的方式去「避短」;等到我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打法成熟了,這時候我的策略可能就是以「揚長」為(wei) 主,把重心放在突出自己的觀點、發揮自己的長處上麵。一般這樣的策略都能夠幫助我把握一個(ge) 比較好的比賽節奏。”
在漫長的4年美辯之旅中,隨著自身實力的提高,Erin的策略重心也在慢慢的從(cong) 「避短」過渡到了「揚長」上,直到Round Robin時期,她已經有了足夠的信心來把控比賽節奏:“當你真正開始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之後,你會(hui) 在賽場上有一種神奇的感應,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告訴你‘你可以去掌握比賽的走向’,這是一種很神奇的心流的感覺。”在Round Robin之後,Erin很快迎來了NHSDLC一年之中最萬(wan) 眾(zhong) 矚目的年度冠軍(jun) 賽和全國邀請賽。
“本來是奔著冠軍(jun) 去的,我們(men) 也準備得很充分,沒想到最後冠軍(jun) 賽卻是拿了一個(ge) 亞(ya) 軍(jun) 。賽後其實我也有去反思為(wei) 什麽(me) 輸掉了這場比賽,感覺主要原因是我的這套summary的風格不是裁判們(men) 喜歡的類型。在之後的比賽裏,我想還是應該提前了解一下裁判的風格偏好,這也是很重要的準備工作。雖然想明白了原因,但是說實話那一刻心裏還是挺難受的,不過很幸運的是,在冠軍(jun) 賽之後的全國線上邀請賽裏,有三位哈佛的judge他們(men) 對我表示了非常大的認可,當時我真的很激動,又重拾了信心。”勝敗乃兵家常事,對於(yu) Erin來說,全力以赴過就足矣,無需糾結過去的小小挫折,著眼未來永遠是更重要的事情。
全國線上邀請賽前夕,Erin和隊友掛了8個(ge) 多小時的騰訊會(hui) 議,再一次備賽至深夜,而這一次,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們(men) 贏回了屬於(yu) 自己的冠軍(jun) 獎杯!然而,這場比賽當中也不乏令人莞爾的“小插曲”:“大家都知道,小組賽的前4個(ge) seed可以不用打partial直接晉級,當時我以為(wei) 我們(men) 隊是穩穩能進前4了,等結果的時候我就去吃飯了,結果我們(men) 是seed5,所以後來是吃飯吃到一半被叫進去又繼續打比賽了。當時我還沒反應過來,也沒發覺自己其實心態也受到了一點點影響,之後我才了解到其實那場我打得有點aggressive了哈哈哈哈。”
一路行來,可以說是Erin掌握了美辯,也可以說是美辯成就了Erin,對於(yu) 她本人來說,美辯早已是「青春」回憶中難以切割的一部分了:“我從(cong) 美辯上麵學到了很多的東(dong) 西,可以說是拓展了我對這個(ge) 世界的認知吧。因為(wei) 辯題常常是圍繞一些時事進行討論的,在research的過程裏麵我就可以深入地了解到這個(ge) issue。更加讓我感謝美辯的是,在打辯論的過程中我認識了很多同頻的辯手,她們(men) 也成為(wei) 了我的搭檔和生活中的好朋友。”而當我們(men) 問起Erin,長久以來是否曾留下遺憾,她卻給出了一個(ge) 意料之外的回答:“沒有。”幾乎是脫口而出,她接著向我們(men) 解釋道:“因為(wei) 每一場比賽都盡力去準備了,也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狀態,所以稱得上是沒有遺憾的、圓滿的。”大部分時候,偶有遺憾才是常態,但Erin卻因自己每一次的全力以赴而未曾留有遺憾,這無疑是一件幸事,更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一場長逾90分鍾的對談,向我們(men) 展示了Erin這一路上的成長與(yu) 思考,而她也不吝向“新入坑”的辯手們(men) 分享這些由時間和輸贏錘煉出的寶貴經驗:
Tips
01.不要害怕 不要被對手的“名氣”嚇倒,尤其是新手期的時候,哪怕對方是很有經驗的厲害的辯手,隻要認真準備你還是有機會(hui) 擊敗對方的;
02. 保持平常心 越關(guan) 鍵的比賽越要相信自己和隊友,保持平常心;
03. 及時總結複盤 可以多參加一些有挑戰性的比賽並及時總結複盤,這是一個(ge) 提高額度捷徑
04. 保持充沛的精力 打比賽很消耗精力、體(ti) 力,賽前一晚盡量早點睡覺,保持充沛的精力。
新歲將至,Erin的2024將是什麽(me) 模樣?我們(men) 尚未可知。但於(yu) 道各努力,千裏自同風。相信在明年的某個(ge) 時刻,我們(men) 將在頂峰與(yu) Erin再度相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