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圈裏流行著一句話:英語學習(xi) 的盡頭是“讀懂外刊”
雖然這句話說得有些絕對了,但是也反映了外刊學習(xi) 對於(yu) 英語整體(ti) 能力的提升。
但是外刊的內(nei) 容浩如煙海,該怎麽(me) 選取適合自己的文章呢?
首先第一步要確定好自己的詞匯量,不同級別的詞匯量對應的外刊讀物也會(hui) 有所區別,具體(ti) 判斷自己的詞匯量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裏麵附有詞匯量測試的方法(要應付雅思考試,到底需要多少的詞匯量才能搞定?)
✅如果詞匯量<3000,那可以先放棄掉讀外刊的想法,重點放在提升詞匯量上。詞匯量太低造成的一個(ge) 直接後果就是,閱讀的大部分時間都會(hui) 花在查單詞,糾結詞匯意思上,根本無暇顧及文章裏麵的文化背景,語言運用,甚至段落邏輯。
✅詞匯量在5000左右,可以適當選擇一些比較初級外刊中自己喜歡領域,很多外媒,比如The Guardian,BBC裏麵都有一些關(guan) 於(yu) travel或者lifestyle的文章,裏麵的詞匯基本屬於(yu) 5000詞匯量可以搞定的,也會(hui) 出現一些超綱詞匯,但是不會(hui) 對整體(ti) 的內(nei) 容理解造成巨大的障礙。
✅詞匯量在7000左右,可以選擇的閱讀外刊就會(hui) 更多一些,基本上外媒雜誌,報紙,篇幅不是特別長的文章,都是可以看一下,但是盡量不要選擇專(zhuan) 業(ye) 性太強的文章(比如經濟,地緣政治....這些領域會(hui) 涉及很多專(zhuan) 有詞匯,以及背後的特殊用詞邏輯,並不是簡單查字典可以搞定的)。但是對於(yu) 有深度的外刊文章,比如The Economist 還是有不小的難度。
✅詞匯量突破10000,恭喜你,基本上可以比較順暢地開啟外刊閱讀內(nei) 容了。雖然仍舊有讀不懂的地方,但是基本不會(hui) 妨礙你通過查閱字典,和相關(guan) 資料來搞定詞匯,語法,邏輯;同時,還可以欣賞作者在行文中所體(ti) 現出來的對於(yu) 語言的把控和用詞的優(you) 美。
✅詞匯量突破20000,這篇推文後麵的內(nei) 容可以略過了,想讀啥外刊,就讀啥吧。
無論詞匯量多少,外刊的學習(xi) 總是繞不開一個(ge) 核心的問題:"如何精讀外刊"
首先,外刊文章長度選擇一定要和自己的能力是匹配的,不能過長,很多同學剛開始接觸外刊,恨不得從(cong) 幾千字的外刊文章讀起,這個(ge) 會(hui) 消耗大家大量的能量。陌生的詞匯,灰色的語言,生僻的文化...這些都會(hui) 迅速澆滅大家學習(xi) 外刊的熱情。一般情況下,比較合適的長度是500詞左右。
為(wei) 什麽(me) 是500詞左右?
500詞左右的文章,通常是5-8個(ge) 段落;通讀下來,對於(yu) 非英語母語者來說,基本上也就在10分鍾左右的時間。每個(ge) 段落基本上3-5句話。即便是每句話做精讀,也不會(hui) 讓自己有種油盡燈枯的感覺。
選好了恰當文章的長度,之後就是開始要一步步來做精讀,那到底怎麽(me) 做精讀?舉(ju) 個(ge) 例子:
Hamilton's book isstuffed with such surreal tales ofhuman invention inspired by nature's handiwork.This booming scienceof biomimicry serves asa reminder of pioneering scholarLeslieOrgel's second rule: evolution iscleverer than you are(-摘自The Guardian)
1. 要搞清句子的核心結構和詞匯
Hamilton's book isstuffed with such surreal tales ofhuman invention inspired by nature's handiwork.
核心結構:Hamilton's book isstuffed with such surreal tales ofhuman invention漢密爾頓的書(shu) 中充斥著這些人類發明的超現實故事。
inspired by nature's handiwork 是過去分詞後置定語,修飾human invention
詞匯:surreal /səˈriːəl/ 超現實的;be stuffed with 充斥著,充滿;nature's handiwork 大自然的傑作
所以整個(ge) 句子的意思就是:漢密爾頓的書(shu) 中充斥著人類發明的超現實故事,這些發明是受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啟發。
第二句話:This booming scienceof biomimicry serves asareminder of pioneering scholarLeslieOrgel's secondrule:evolution iscleverer than you are.
核心結構This booming science of biomimicry serves asa reminder這門蓬勃發展的生物模擬科學提醒人們(men) 銘記.....
serve as a reminder提醒人們(men) ....
詞匯:biomimicry 生物模擬科學,bio是詞綴,表示生物,mimicry/ˈmɪmɪkri/ 模仿,此外從(cong) mimicry也可以引申記住一個(ge) 詞匯mimic v. 模仿
整個(ge) 句子的意思就是:這門蓬勃發展的生物模擬科學提醒人們(men) 銘記先鋒學者萊斯利·奧格爾的第二原則:進化比你更聰明。
完成第一步,你已經基本上超越了90%的同學了。
2. 對核心詞匯和句型進行仿寫(xie) 和造句:
比如這裏麵serve as a reminder 就是一個(ge) 可以用在寫(xie) 作中的詞匯表達:
“這次核電站爆炸提醒人們(men) 核能是多麽(me) 的危險。
The explosion of this nuclear power plantserves as a reminder of how dangerous nuclear energy can be.
其實第二步的仿寫(xie) 至關(guan) 重要,它是可以幫你把外刊中高大上的表達,轉化成自己文章的一個(ge) 過程。完成這一步,你已經超過95%的同學了。
3. 理解查找其中的文化背景:
比如誰是Hamilton?LeslieOrgel's secondrule的第二原則又是什麽(me) 東(dong) 西?有了這些背景信息的加持,可以加強你對以後類似文章的理解程度,畢竟,國內(nei) 的英語考試(四六級,專(zhuan) 四專(zhuan) 八,考研,雅思托福)很多內(nei) 容都是出自外刊。
4. 找一篇類似的話題文章做泛讀:
在其他外媒上找一個(ge) 相似話題的文章來做泛讀,可以檢測你對背景知識的理解,以及對其中詞匯語言表達的運用,可以加深鞏固你在精讀文章中所學習(xi) 到的內(nei) 容。
完成上麵4個(ge) 步驟,一篇外刊文章才算是徹底讀透。當然這個(ge) 過程會(hui) 有點熬人,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但是如果能堅持做下來3篇文章精讀,你的英語就會(hui) 有一種破土而出的力量感。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