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學的每一個(ge) 發現,背後可能都是十年、數十年幾代研究者的心血。哪怕短時間內(nei) 難以取得顯著成果,唯有靜下心持續經營,才能幫人類看到自我。老師帶你來看看這段時間牛劍G5人文社科領域裏發生了哪些事情!
# 牛津大學
根據牛津大學新的研究,人為(wei) 汙染、砍伐森林、土地過度開采等行為(wei) 活動從(cong) 根本上侵蝕了人類社會(hui) 經濟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本。這些破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係統的相關(guan) 活動或將持續衝(chong) 擊全球經濟,造成超5萬(wan) 億(yi) 美元的損失。
由牛津人口健康國家圍產(chan) 期流行病研究小組(NPEU)和萊斯特大學嬰兒(er) 死亡率和發病率研究小組(TIMMS)共同公布對2019年在英國出生的黑人及亞(ya) 洲嬰兒(er) 護理的保密調查情況。結果顯示,在所有種族群體(ti) 中,黑人嬰兒(er) 死亡率排在首位,出生後28天內(nei) 死亡的可能性約為(wei) 白人嬰兒(er) 的2倍,而亞(ya) 洲嬰兒(er) 在出生後28天內(nei) 死亡的可能性比其高出1.5倍。
牛津大學社會(hui) 政策幹預方向研究團隊的新研究顯示,處於(yu) 困境中的英國家庭正在麵臨(lin) 十分嚴(yan) 峻的未來。該研究項目的參與(yu) 者強烈認為(wei) ,當前的政策並沒有能為(wei) 自己的家庭提供足夠的支持,尤其是在對兒(er) 童的照顧責任方麵。
# 劍橋大學
近日,一份由劍橋大學貝內(nei) 特公共政策研究所牽頭的新報告概述了英格蘭(lan) 糟糕的社會(hui) 基礎設施狀況。從(cong) 衛生、教育方麵的公共服務到社區公園、電影院、火車站等基礎條件,均不能與(yu) 東(dong) 德類似規模的地區相比。研究顯示,德國城鎮(主要是前東(dong) 德)地區人均醫院、心理健康服務和繼續教育設施的使用率現在都超過英格蘭(lan) 地區,而且通常會(hui) 超過數倍。
劍橋大學的考古學家團隊提出全新的假設,認為(wei) 羅馬開始衰落的曆史時間節點比現有認知要更晚些。研究團隊在較為(wei) 罕見的屋頂劇院、市場、倉(cang) 庫、河港等地均有新發現,例如通過陶器分析,他們(men) 判斷拉齊奧南部小鎮的衰落期比之前認為(wei) 的要晚約300年。
# 帝國理工學院
帝國理工學院正在啟動一個(ge) 新的研究中心,以尋找能夠使英國經濟更具生產(chan) 力和競爭(zheng) 力的方法。該中心會(hui) 在10年內(nei) 收到來自蓋茨比慈善基金會(hui) 近2900萬(wan) 英鎊的資金支持,旨在匯集英國頂尖工程師、科學家和經濟學家以及各種與(yu) 科學技術相關(guan) 的行業(ye) 人才,共同設計更優(you) 的全球競爭(zheng) 戰略。
《全球生態學與(yu) 生物地理學》雜誌公開了由帝國理工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鳥類如何是暴露在極端天氣事件中的。考慮到氣候變暖帶來的氣旋、幹旱等一係列極端天氣可能引發的後果,它們(men) 的未來岌岌可危,其中還包括遷徙鳥類(如鶴、禿鷹等)這樣幾乎全天暴露在自然環境的物種。隨著全球氣候的進一步惡化,科學家們(men) 警告說可能會(hui) 錯過保護這些鳥類的時機。
由納菲爾德基金會(hui) 資助的基金會(hui) 和LSE經濟績效中心合作的《2030年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到目前為(wei) 止英國已經經曆了長達15年的生產(chan) 率相對下降,幾乎是其他發達經濟體(ti) 的一半。報告建議為(wei) 英國各城鎮製定全新的經濟戰略,幫助該國迎頭趕上並縮小與(yu) 法德等國家之間的現存差距。
# UCL
《BMC Medicine》雜誌公開由UCL研究團隊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自疫情爆發以來,英國長達幾十年的吸煙率下降情況幾乎停滯。該項目由英國癌症研究公司資助,調查了從(cong) 2017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間101,960名成年人的情況。研究表明,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吸煙率每年平均的下降率約為(wei) 5.2%;但在大流行期間(從(cong) 2020年4月到2022年8月),下降速度明確放緩至0.3%。
近期,《柳葉刀精神病學》發表一項由UCL團隊領導的研究,表明“身體(ti) 形象問題”能夠解釋體(ti) 重指數(BMI)與(yu) 兒(er) 童抑鬱症(特別是女孩)之間很大一部分關(guan) 聯性。通常,11歲時對自己身體(ti) 的不滿狀態與(yu) 14歲的抑鬱症風險增加有著直接關(guan) 係。在社會(hui) 環境和同伴關(guan) 係越來越有影響力的特定年齡段,幫助青少年降低他們(men) 對自己身材的不滿可能是防止抑鬱症的重要方法。
UCL研究人員的一份新報告建議,各國政府、國際非政府組織、學術界和教師專(zhuan) 業(ye) 協會(hui) 應該優(you) 先考慮教師在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方麵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以確保所有年輕人都能在學校接受到有效的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性教育。
除此之外,UCL、斯特林大學及英國文化協會(hui) 合作的調查研究發現,教育行業(ye) 裏關(guan) 於(yu) “氣候變化”及“可持續性”主題的應用仍然比較膚淺,大多隻簡單停留自然科學、地理課程內(nei) 容層麵上。
研究指出,在實踐中應當重視推廣更加具體(ti) 有效的相關(guan) 教育內(nei) 容,包括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等等。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