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了超過2800名倫(lun) 敦中學生的問卷數據顯示,英國本地人對於(yu) 英國大學的偏好也十分明顯,且按照就讀的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劃分,對未來大學的選擇也有一定的偏向性。
雖然總體(ti) 上所有的學生都偏好就讀隸屬羅素集團的大學,但與(yu) 中國的情況不同,無論是就讀英國公立的學校的學生還是私立學校的學生,最想去的英國大學都不是牛津或者劍橋大學。那麽(me) 在英國本土學生心目中,自己的“夢校”是哪些呢?
►公立學校學生最想讀的大學
首先按照大學的類別劃分,就讀英國公立學校的學生最想上的羅素集團大學分別是以下這十所:
King’s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Manchester
Cambridge
Oxford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Warwick
Durham
Bristol
而非羅素集團大學則是這十所:
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
Bath
St Andrews, Fife
Loughborough
Royal Holloway, London
Brunel University, UxbridgeGreenwich
Lancaster
Kingston
Westminster
首先可以看到,即便是對於(yu) 就讀公立學校的英國本土學生來說,我們(men) 通常提到的“G5”也並沒有占到壓倒性的地位,羅素集團大學中,公立學校學生最想去的是並不在G5之列的KCL,G5中表現最好的是UCL,排在了第二。而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則分別隻排到了第六和第五,緊跟著的是第七的帝國理工,而LSE則不在前十之列。
這邊要著重強調一下羅素集團大學中英國公立學校學生最想去的第三名,瑪麗(li) 女王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這所大學被認為(wei) 是最能幫助窮學生“翻身”的大學:在2021年的英國大學代際流動性調查中,瑪麗(li) 女王大學以6.8%的比例獨占鼇頭,而英國大學的平均代際流動性僅(jin) 有1.3%。
即就讀瑪麗(li) 女王大學的學生中,有不少是在16歲時屬於(yu) 低收入家庭(享受英國的免費校餐)但是能夠在30歲後躍升進入英國收入前20%行列的。所以這樣就完全不難理解瑪麗(li) 女王大學在英國公立學校學生當中的高人氣了,因為(wei) 對於(yu) 大部分家庭條件並不優(you) 渥的公立學校學生來說,就讀這所大學是真的“未來可期”。
►私立學校學生最想讀的大學
相比較公立學校的學生傾(qing) 向於(yu) 選擇倫(lun) 敦地區的大學而言,私立學校的學生對於(yu) 更遠地區的大學做的準備更充足,部分蘇格蘭(lan) 地區的大學都進入了前十名。
私立學校學生最想上的羅素集團大學為(wei) 以下十所:
Durha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Manchester
Oxford
Bristol
Exeter
Cambridge
Edinburgh
Kings College London
Leeds
非羅素集團大學則是以下十所:
St Andrews, Fife
Bath
Loughborough
Royal Holloway, London
Leicester
Sussex
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
Reading
Surrey
East Anglia
其中杜倫(lun) 大學(Durham University)位於(yu) 第一並不意外,在英國人的心目中,杜倫(lun) 大學一直都是比較“奢華”的,“私立學校學生喜歡上杜倫(lun) 大學”也並不是刻板印象。
而近兩(liang) 年的新晉榜首聖安德魯斯大學(St Andrews University)勁頭也非常強勢,不光幾次在各類英國大學排行榜當中打敗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也是私立學校學生最想去的非羅素集團大學。
不過這並不奇怪,因為(wei) 聖安德魯斯大學本身就有很高的私校生比例,是僅(jin) 次於(yu) 杜倫(lun) 大學的全英私校生第二多的大學。並且威廉王子和凱特相遇就是在聖安德魯斯大學,可以說也有那麽(me) 一點“貴族濾鏡”的加持。
不過在私立學校學生的眼中,G5當中的LSE和帝國理工均不是最優(you) 先的選擇,這兩(liang) 所大學均沒有進入前十。
►選擇英國大學的注意事項
看了上麵的內(nei) 容,大家不難發現,在中國時常被炒得火熱的“G5”似乎對於(yu) 英國本土人來說,優(you) 先度並不是那麽(me) 得高,其中LSE甚至對於(yu)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學生來說均不是排名前十的選項。
這其實不難理解,LSE的生源比例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來源於(yu) 國際生。在所有的羅素集團大學中,LSE的國際生比例最高,占到了67.11%,即英國本土學生僅(jin) 占總學生的三成。所以在英國本土學生眼中,LSE更“國際化”,對自己來說選擇的優(you) 先度不高。
另一方麵,越依賴國際生的大學,對於(yu) 海外的宣傳(chuan) 就越加重視,例如LSE的收入中,國際生的學費就占據近四成,也是英國大學中獨一檔的。所以同樣的大學在海外學生和本土學生當中的知名度、選擇優(you) 先度中出現差距也並不是非常奇怪的現象。
但如果真的打算赴英留學,那麽(me) 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就要更多一些。許多在海外名氣並不那麽(me) 大的大學其實在本土都有很高的評價(jia) ,就比如上麵列出的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等,拉夫堡大學在英國一直以“體(ti) 育強校”而被本地人熟知,且即便並非隸屬於(yu) 羅素集團,也是相當多的英國本地學生的夢校(在公校生心目中排名第四、私校生心目中排名第三)。
尤其是對於(yu) 未來打算留英發展的學生來說,所就讀的大學在英國本土人心目中的在地評價(jia) 也是很重要的,可能會(hui) 影響求職的難易程度,因為(wei) 外國人和英國人心目中對於(yu) “好大學”的認知是存在一定出入的。而這些信息僅(jin) 依靠所在國的媒體(ti) 、中介等是很難獲得的,所以在最終做出決(jue) 定前一定要多方搜集信息,全麵客觀地評價(jia)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