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國際學校前的準備
對於(yu) 學生來說需要心理上和能力上的準備。
從(cong) 心理的角度來說,學習(xi) 環境和學習(xi) 模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學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語言、學習(xi) 方式、與(yu) 同學老師之間的相處等。全英環境的學習(xi) 對於(yu) 公立學校的孩子來說壓力很大,在心理上是否可以順利過渡承受住壓力也是一項考驗。
從(cong) 能力的角度來說,國際課程考試需要用英語去讀題解題,英語語言能力需要達標。同時國際課程體(ti) 係與(yu) 公立學校學習(xi) 的課程有很大的差異,公立高中在高二時分文理科目,國際學校主要分為(wei) A-LEVEL、IB、AP等主流課程體(ti) 係,學生需要自主地、有目標性的選擇自己學習(xi) 的科目,需結合自己的學術能力、專(zhuan) 業(ye) 意向、興(xing) 趣等綜合考慮。
國際學校一般著重考察數學和英語,數學著重考察孩子的邏輯思維,是否具不具備舉(ju) 一反三的能力。英語主要考察孩子的聽說讀寫(xie) 綜合能力。國際學校的入學第一關(guan) 需要通過麵試和筆試,根據目標學校的要求,做足功課,特別是英語能力的提升,進一步早做規劃。
2、學籍問題
在國內(nei) 教育部全國聯網的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係統管理裏,“學籍”即代表學生在某所學校的學生身份。
有無體(ti) 製內(nei) 的學籍對應著有無高中畢業(ye) 證,但不影響參加體(ti) 製內(nei) 高考以及大學的錄取。
有些家長會(hui) 擔心由於(yu) 教育政策的變動從(cong) 而影響了孩子上學,那麽(me) 可以選擇中外合作辦學的國際高中,這樣孩子可同時擁有雙重學籍,雙學籍學生可以參加國內(nei) 的高考,畢業(ye) 時獲得中外分別頒發的高中畢業(ye) 證。
3、轉到國際學校的時間節點
大部分家長會(hui) 選擇小升初或者初升高階段。根據觀察,初三結束後轉國際學校的比例較高,也是最佳轉的時機之一。
小升初
如果讓孩子在小升初的時候轉軌,需要關(guan) 注孩子3年級下學期到4年級上學期的學習(xi) 情況。因為(wei) 學科上的難度增加,學生之間就會(hui) 拉開差距,這是一個(ge) 關(guan) 鍵的時間節點。
中考前
在中考前,國際學校都會(hui) 有春招或者秋招,在這段時間招生名額相對較多,時間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多參加幾所學校的校招,達到錄取要求即可。
中考後
若已參加完中考,國際學校會(hui) 參照學生的中考成績,不同梯隊的國際學校或者國際部都有各自的錄取標準條件,需要根據學生的自身基礎及出國規劃進行選擇。
高中插班
高中階段一般是以插班的形式,需要對學生適應力、英語水平、學習(xi) 能力的等綜合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因為(wei) 少了讓學生適應的時間。
如果需要考慮經濟狀況,中考結束後轉入國際學校相對更省錢。有些家長和學生還不太了解國際課程體(ti) 係,該如何選擇,下期我再展開講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