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問題分析及趨勢預測

2021年3月,複旦大學開設大學周末先修課堂,意在通過讓高中生提前接受大學教育,擺脫與(yu) 招生掛鉤這一功利因素,拓寬學生視野,培養(yang) 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科興(xing) 趣。在實踐一年後,今年3月複旦大學開啟了第二屆的招生工作,雖然報名火熱但往屆學生表示並不是所有報名的學生都可以堅持下來。

周末先修課堂是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形式之一,中國大學先修課程號稱對標AP課程,但距離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發展近三十年,中國大學先修課發展隻是開個(ge) 頭

中國大學先修課(CHINA ADVANCED PLACEMENT,簡稱CAP),旨在使學有餘(yu) 力的高中生能根據自身的興(xing) 趣和能力,提前接受大學的思維方式和學習(xi) 方法,發展學科專(zhuan) 業(ye) 等方麵的潛能,幫助學生為(wei) 大學學習(xi) 及未來的職業(ye) 生涯做好準備的課程。

該課程探索建立多樣化的人才考評機製,通過幫助具有一定能力水平的學生在高中打下大學學習(xi) 的基礎,避免天資聰穎、學有餘(yu) 力的學生被統一考試的一張試卷簡單定義(yi) 。

中國的大學先修課程起步於(yu) 20世紀末,根據相關(guan) 研究,大致可以初探、再次探索兩(liang) 個(ge) 階段。

1996年起中國開始初探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實驗方式也較為(wei) 簡單粗暴。由南京金陵中學與(yu) 南京大學、東(dong) 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清華大學後來加入)聯合舉(ju) 辦教改實驗班,取消高考應試課程,代之以微積分、英語等大學先修課程,參與(yu) 的學生高中畢業(ye) 後可保送升入這些高校學習(xi) 。

但由於(yu) 參與(yu) 實驗的7所大學並沒有形成統一的課程標準和評價(jia) 手段,所學課程也沒有完整、科學的體(ti) 係,參與(yu) 的學生不參加高考就進入高校的考核方式因沒有相應的公正、客觀、科學的評估認證,導致部分學生並沒有達到預期的優(you) 秀表現。此次嚐試最終以失敗告終。

2012年後,我國開始再次探索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在中學的開展,並逐漸優(you) 化大學先修課的細節。2012年浙江省教育廳率先印發《關(guan) 於(yu) 高等學校麵向普通高中學生開發開設大學先修課程的指導意見》,根據普通高中的課改要求鼓勵高校積極開發大學先修課程,並規範了課程類別及學分互認辦法等內(nei) 容。

北京為(wei) 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於(yu) 2012提出鼓勵高中試點學校探索開設大學先修課程。2015年以來北京更是將“開展大學先修課程,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ang) 、科學素養(yang) 、健康素養(yang) ,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hui) 責任感”列為(wei) 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yang) 試驗的重要內(nei) 容。

在浙江和北京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北京大學牽手清華大學、複旦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院校,並聯合北京十一學校、北大附中、浙江杭州第二中學,正式宣布將與(yu) 全國範圍內(nei) 的部分中學合作試點開設“中國大學先修課程”。

中國大學先修課程項目規劃、指導及組織工作由“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委員會(hui) 負責實施,該委員會(hui) 由大學、中學相關(guan) 人士組成。先修課程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先期由北大相關(guan) 學科資深教授和試點中學骨幹教師共同製定。為(wei) 確保課程質量,北大還組織相關(guan) 院係對試點中學教師進行係統培訓。

中學生選修該課程的成績同時也作為(wei) 北大自主選拔錄取綜合評價(jia) 的重要依據之一。成績特別優(you) 秀的學生,經大學相關(guan) 學科審核認定,入學後將可減免相應的大學課程學分,免修相應課程。

號稱對標美國AP課程,實踐近三十年結果如何?

圖源:清華大學官網

這批大學在數學、物理、化學、中文和曆史等基礎學科領域開設微積分、電磁學、大學化學、中國古代文化、中國通史(古代部分)首批5門“中國大學先修課程”。

2014年,中國教育學會(hui) 啟動中國大學先修課程(CAP)試點項目。2015年,為(wei) 了打破時空局限,清華大學聯合其它18所大學與(yu) 29所中學發起成立了中國大學慕課先修課(以下簡稱MOOCAP)聯盟。MOOCAP對應大一的部分課程。首批進行學分認證試點的課程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大學物理》《大學化學》《普通生物學》。申請學分認證的MOOCAP課程為(wei) 大學入學前已完成的課程。

2016年11月,MOOCAP理事會(hui) 更名為(wei) “中國大學先修課(CAP)理事會(hui) ”。中學生憑"線下考試成績單"和"線上學習(xi) 行為(wei) 報告",達到相關(guan) 學校學分認證要求,則可申請該學校的學分認證。

 

中國大學先修課能否對標美國AP?

中國大學先修課不論有多少學校參與(yu) 、多少課程門類,對於(yu) 中國學生來說最為(wei) 關(guan) 鍵的是它能否與(yu) 美國AP課程對標?

 

全麵開放vs部分開放

美國大學預修課程(下稱AP課程)起源於(yu) 美蘇冷戰期間,科技競爭(zheng) 加速了美國對人才的需求,教育目的需要被重新定義(yi) 。為(wei) 培養(yang) 出具有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精英人才,1951年秋天,私立高中安多弗中學、埃克賽特中學和勞倫(lun) 斯威爾中學等美國優(you) 質高中,與(yu) 美國頂尖高等學府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攜手合作,開發促進天賦異稟的學生更快攀登大學教育階梯的課程項目,即美國大學預修課程項目。

從(cong) 出發點看,我國的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倒是與(yu) 美國的AP課程如出一轍,即少數人才能擁有的教育。但不同的是,AP課程在起步後的40-50年之間,已經發展成為(wei) 全國性的項目,全麵開放,沒有資格限製。但中國的大學先修課程至今仍隻建議成績排在前10%的學生進行選擇,這些學生往往某一學科或課程基礎紮實,且成績突出。

很多報名中國大學先修課的學生,在高一時就已經把高中三年的數學課程學完,並能達到130+的高分。其他成績普通的學生,基本與(yu) 先修課無緣。

 

篩選vs篩選+教養(yang)

從(cong) 課程設計上看,中國的大學先修課程設計實用性更強,而美國的AP課程注重學術型知識、批判性思維,在篩選學生的同時還承擔著教養(yang) 民眾(zhong) 的任務。

在萌芽期的十年間,AP課程的課程設計、考評測試、考試費用都得到了完善;而後的20年成長期內(nei) ,盡管AP課程的設計初衷已與(yu) 時代背景背道而馳,但在非議中,AP課程擴大了開設的課程門類,豐(feng) 富了教學方法,並發展成為(wei) 全國性的項目。

在70年的發展中,美國大學預修課程已開設38門課程,涵蓋藝術、英語、曆史與(yu) 社會(hui) 科學、跨學科、數學及計算機科學、科學、世界語言與(yu) 文化七大門類,囊括藝術史、音樂(le) 史、英語語言與(yu) 寫(xie) 作、英語文學與(yu) 寫(xie) 作、世界曆史、心理學、物理、化學等大學初級階段必修的學術課程。

中國的大學先修課堂的主要可以分為(wei) “學術誌趣類課程”、“素質拓展類課程”、“專(zhuan) 業(ye) 導論類課程”,三類課程的首要任務均為(wei) 能讓高中生能與(yu) 大學順利銜接,教養(yang) 學生誌趣的內(nei) 涵在升學和學業(ye) 能力則被弱化。

 

全麵授課vs部分授課

AP課程在美國國內(nei) 乃至全球的的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均有開設,並有美國大學理事會(hui) 投入大量資金對課程、師資進行調控。我國的大學先修課程處於(yu) 初級階段,雖然經曆了20餘(yu) 年的發展,但並沒有在全國鋪開,隻有少數公辦試點學校。雖然設有慕課大學先修課程,但真正開設大學先修課的高中卻少之又少。

從(cong) 授課方式上看,中國的大學先修課主要有學生到大學接受大學教師進行授課、高中教師授課,以及大學教師到高中學校進行進行線下授課等。

 

中國大學先修課至今仍存在的問題

正如“未富先老”的問題一樣,中國大學先修課還未趕超美國AP課程,卻出現了與(yu) 之相似的發展問題。

 

“精英”才能擁有的教育

目前,"中國大學先修課程試點項目"40多個(ge) 考試考點覆蓋全國27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成功組織了10次全國性考試,參與(yu) 考試的學生數萬(wan) 人次。在這一過程中也逐漸出現了質疑的聲音。

有很多教育人士質疑,雖與(yu) 升學沒有硬性掛鉤,但各高校卻將大學先修課程成績視為(wei) 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據,而少數公辦學校優(you) 等生才具有選擇權,這是否在變相掐尖,不利於(yu) 教育公平。

“大學先修課”無疑是中學教育的改革與(yu) 進步,但讓尖子生成為(wei) 大學自主招生的主要對象,這等於(yu) 提前對高等教育資源進行了“預約”,接下來高等教育資源有可能進一步向“精英”中學、“精英”學生傾(qing) 斜。

中國的大學先修課程還未達到AP課程的成熟度就已開始有了明顯的應試化、精英化傾(qing) 向。有學者認為(wei) 在這種情況下,隻有取消先修課選課的資格要求,全麵放開選課限製,才能讓全國每一個(ge) 有意向的學生公平獲得先修課學習(xi) 資格。

 

全國性的學分互認未鋪開

中國先修課和國外先修課最大的不同是,課程沒有全麵開放,學分往往不能被更高一級學校認可。

我國高等學校主要是學年學分製的教學管理模式,各高校之間受傳(chuan) 統模式影響,缺少合作與(yu) 溝通,處於(yu) 封閉或半封閉狀態。雖然在高等教育加強區域交流與(yu) 區域互動的背景下,高校間也嚐試開展學分互認,但是試行範圍相當有限,還主要是一種基於(yu) 辦學層次與(yu) 辦學水平的合作。

此外,不同地區、不同辦學層次的高等學校其教學水平、課程編製質量勢必存在差異,“985高校”不會(hui) 認可獲得普通高校先修課程的學生的學分。建立統一的學分互認機製是保證中國大學先修課程不斷發展的必要環節。

 

增加中學生的學業(ye) 壓力

複旦大學的周末先修班在搶課時很搶手,周末先修課堂麵向全上海高一學生免費開放,如經濟課類的熱門開始搶課後的2秒就被搶光。雖然修讀名額從(cong) 去年的880人,增加到了今年的1,000人,但依然是一位難求。在選課火爆的另一麵,去年首期課程的結業(ye) 率在63%左右,很多學生表示高中正常的課程學習(xi) 、作業(ye) 很難讓學生抽出多餘(yu) 的精力堅持先修課程的學習(xi) 。

被大學優(you) 先錄取,正是先修課的本意。但被大學優(you) 先錄取,還能被承認學分免修,這才是完整的先修課。有兩(liang) 會(hui) 委員建議,國家出台“大學先修課程統一考試製度”,作為(wei) 目前統一高考的補充,為(wei) 部分拔尖創新人才進入一流大學提供另外一條通道,研發30門左右的“大學先修課程”。最關(guan) 鍵的是,堅持先修本身是源於(yu) 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而不是出自考試要求的目標,才能讓大學先修課健全發展。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GCSE 英語文學考試難嗎?高分率如何?

下一篇

A-Level課程可以申請美國學校嗎?學分怎麽算?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