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美高offer後 如何高效籌備科創規劃?

近日,美高放榜結束,不少學生拿到了理想中的offer。今年申請美高同學的增加,競爭(zheng) 相當激烈,很多學校的整體(ti) 錄取率降低到了8%-11%,中國孩子的錄取率隻會(hui) 更低。而進入美高後,還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提前選擇並合理安排學術方背景提升活動,找正確的科創規劃路徑,有規劃的高效籌備科創活動,衝(chong) 刺藤校。

美本大學的申請表格一般都要求填寫(xie) 五個(ge) 獎項和十個(ge) 活動,在大家標化成績越來越難以拉開差距的今天,大家會(hui) 越來越注重獎項和活動列表內(nei) 容,含金量越高越有競爭(zheng) 力,以此為(wei) 邏輯梳理科創活動規劃。

高含金量活動是參加比賽獲得獎項,這部分包括數、理、化、計算機的奧賽金獎、銀獎、ISEF、丘成桐、康萊德類的金獎、銀獎,要參加具有國際性的、或者全美國知名的比賽且獲取重要獎項才是具有含金量。這樣的獎項少而珍貴,更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準備,因此一般都是沒有進入美高或一進入美高就要開始後準備了。參加頂尖的如SSP、羅斯數學營類的夏校,針對某一學科,提前感受美本學習(xi) 環境,也極具含金量。

在準備科創競賽的規劃中,大部分都需要從(cong) 地區賽開始,層層篩選才能躋身全球賽事,如ISEF、丘成桐等科研類競賽需要學生擁有深厚的科研功底。因此,在選擇科研賽事時,學生和家長要做好足夠的競賽調研工作,了解在不同學科領域有哪些國際性的比賽,比賽內(nei) 容,比賽形式,比賽性質等等基本情況。

尤其是學生,在做科創規劃之前一定做清楚自我定位。我較擅長什麽(me) 學科?我是否願意在這個(ge) 比賽上做投入和努力。針對自我的評估定位,選定要參加的比賽,並為(wei) 自己定下高目標並投入與(yu) 之匹配的時間和努力。

在參加有國際影響力,特別是在美國國內(nei) 有影響力的競賽時,必須明確一點:參加競賽本身不代表對申請有幫助。隻有參加了競賽,並在競賽中取得了有說服力的比賽名次,進入前列,那麽(me) 才會(hui) 對申請產(chan) 生積極正麵的影響。

參加競賽前應當對自己設定高要求和高目標,隻有這樣才有更多機會(hui) 產(chan) 生好的結果。要知道的是,對於(yu) 大多數競賽,因為(wei) 其影響力、價(jia) 值作用有限,是無法對於(yu) 學生個(ge) 人申請產(chan) 生絕對性優(you) 勢的,但對於(yu) 增加學生整體(ti) 背景和經曆還是會(hui) 有積極的作用。

就時間規劃來說,9-11年級的學生建議的競賽規劃路徑如下:

9年級前(暑假時間)

有意識地尋找感興(xing) 趣並且擅長的學科,開始參加低年齡段競賽,為(wei) 9-12年級更高階層的競賽打基礎,從(cong) 中了解自身水平和發展潛力。去判斷未來繼續朝這個(ge) 方向發展還是改變方向?

如開始準備AMC和USACO競賽,學習(xi) 相關(guan) 課程,為(wei) 優(you) 化升級個(ge) 性化科研項目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及計算機編程基礎,並找到個(ge) 人興(xing) 趣領域。跟隨科創老師基於(yu) 身邊的小事開始比較深度的學習(xi) 和研究,9年級暑假開始做ISEF係列賽的課題孵化。

9-10年級時間

設定競賽比賽的目標,盡可能往高目標來規劃。先從(cong) 低難度的比賽當中累積經驗和能力,參加競賽培訓,以增加自身競爭(zheng) 力。越早規劃,越早參加比賽,能有更多的提升空間和時間,參賽機會(hui) 也多,畢竟很多比賽都有周期性,一年一次,最多一年兩(liang) 次。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很難達成既定目標。

拿下AIME並在USACO比賽中衝(chong) 金奪鉑金,準備入選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大力支持的“英才計劃”,同時根據個(ge) 人需求選擇是否參加Conrad 中國賽;錯過9年級暑假課題孵化的學生,10年級的寒假+暑假期間還有第二次做ISEF係列賽、ICW競賽、Conrad Challenge中國賽課題孵化的時間窗口。進入10年級後,這個(ge) 階段參加活動的目標是可以獲得比賽獎項,為(wei) 11年級最後的活動衝(chong) 刺做好準備。

11-12年級時間

前麵階段如果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則在此階段爭(zheng) 取更高級別的比賽取得更好成績。11年級暑假根據自己自身故事,定製一個(ge) 故事性科研課題。一方麵進一步增強文書(shu) 故事的可信度,另外一方麵科研課題跟個(ge) 人故事互相印證,更加突出個(ge) 人申請形象和個(ge) 人標簽。11年級上學期把孵化好的課題的論文秋季寫(xie) 好,冬季準備好課題配套的比賽申報材料,11年級寒假之後就可以申報各項比賽了。同時科研課題成果也可以用到申請到高含金量的夏校上麵,有的同學也做EI英文會(hui) 議論文發表。

前期USACO做過係統學習(xi) 的同學,11年級寒假還可以最後衝(chong) 刺一下USACO的獎牌。根據過往的學習(xi) 成績和課外活動積累,有的同學可以挑戰一下SSP、SSTP等頂尖夏校,這類夏校之所以含金量高是因為(wei) 大學的招生官清楚的知道能參加這類夏校的孩子是在夏校要求的專(zhuan) 業(ye) 領域已經被篩選過的,而且在夏校中還有和頂尖的教授、學生一起深入學習(xi) 的經曆。

用含金量高的夏校來區分申請的學生,對招生官來說省去了他們(men) 很多做判斷的時間。頂級的獎項、高含金量的夏校、高質量論文的發表是證明孩子實力最簡單而且明確的指標。

12年級是本科申請季,為(wei) 了參加ED的早申請,很多孩子在暑假幾乎就完成了文書(shu) 寫(xie) 作,所以12年級開學再想做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對申請也已經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了。

科創活動規劃時間越早規劃越好,如果孩子能在初中階段,7-8年級的時間開始通過AMC USACO積累自己的理工科基礎知識,同時嚐試各種科創活動,在活動中既鍛煉了孩子的能力,又能盡早的尋找到孩子感興(xing) 趣的方向和領域,之後的科創規劃就可以事倍功半,時間更充足的查漏補缺。

很多家長都認為(wei) 科創規劃是一個(ge) 很虛的概念,但是其實並不是。實際上,科創規劃表麵上的直接目的是:院校申請;而實際上科創規劃對孩子的意義(yi) 就是:成長。通過參加一步步的循序漸進的科創活動,讓孩子的成長、富有成效或有意義(yi) ,這是藤校招生官希望在孩子身上發現的。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深入研究一個(ge) 學科方向,還是參加一個(ge) 社會(hui) 公益活動,都要把一件事情做專(zhuan) 業(ye) 、做深入而非走馬觀花、淺嚐輒止,都需要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參與(yu) 。早做科創規劃,從(cong) 來都不是說說而已。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年AIME 美國數學邀請賽解析

下一篇

USACO 2021-2022賽季數據分析 開啟新一年度的學習!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