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寫作課上的知識來幫助我們“看世界”?

無論是對於(yu) 旁觀的家長們(men) ,還是未上我們(men) 學術寫(xie) 作課的同學們(men) ,甚至一些已經上了中級課的同學們(men) ,大家可能會(hui) 有一個(ge) 認知上的小誤區 —— 寫(xie) 作課上學習(xi) 到的知識,那當然就隻是用於(yu) 寫(xie) 作啦。真是這樣嗎?我們(men) 今天就舉(ju) 幾個(ge) 例子,何使用寫(xie) 作課上的知識來幫助我們(men) “看世界”

隨著俄烏(wu) 衝(chong) 突持續進行,美國和各西方國家都對俄羅斯給出了嚴(yan) 厲的經濟製裁。與(yu) 此同時,美國本土也在衝(chong) 突開始之後,出現了汽油價(jia) 格飛速飆升,一路升到了幾十年未見的水平。在討論油價(jia) 飆升背後的複雜原因時,俄烏(wu) 衝(chong) 突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ge) 因素。但美國社會(hui) 也有一個(ge) 觀點,就是從(cong) 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量,隻占據美國原油總進口量的8%左右,所以現在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對美國原油供應量並沒有實質影響。從(cong) 而得到一個(ge) 結論,俄烏(wu) 衝(chong) 突不應嚴(yan) 重影響美國汽油價(jia) 格

這個(ge) 推理咋一看上去,感覺挺有道理的,有真實數據作為(wei) 論據。但這裏就犯了一個(ge) 我們(men) 在課上講到的“麵解讀數據論據”的錯誤。我們(men) 在講述寫(xie) 議論文的evidence類型時提到過,與(yu) examples and illustration 及expert opinion相比,facts and statistics這類evidence往往是最有說服力的。但在閱讀或寫(xie) 作的時候,要避免片麵解讀,得到錯誤的結論。

這裏我們(men) 隻看到了8%這個(ge) 美國的占比數字,但並沒有看到俄羅斯這個(ge) 石油大國在全球石油供應中所占的比重數字。整個(ge) 西方社會(hui) 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就導致國際原油價(jia) 格飆升了將近一半。而在美國的視角來看,無論是從(cong) 其他國家進口的原油,還是本土自產(chan) 的原油,價(jia) 格都是與(yu) 國際原油價(jia) 格直接掛鉤的。所以,石油的來源確實對價(jia) 格沒有影響,但俄烏(wu) 衝(chong) 突刺激國際原油價(jia) 格上漲,間接導致了美國本土原油價(jia) 格普遍飆升。

汽油價(jia) 格一路飆升,美國社會(hui) 上就有各種討論,政府應該如何控製當前的油價(jia) 。其中一個(ge) 說法是,不要去考慮如何控製油價(jia) ,而應該更廣泛的普及電力汽車,這樣油價(jia) 再怎麽(me) 飆升,對大家出行也沒什麽(me) 影響。也就是,因為(wei) 純電力汽車或油電混合汽車非常省油,所以普及這些汽車是解決(jue) 當前油價(jia) 危機的方法

這個(ge) 邏輯推理,大家可能都覺得有點問題,但具體(ti) 是犯了哪種邏輯錯誤呢?這就是我們(men) 在課上介紹的non sequitur fallacy。我們(men) 在課上說過,non sequitur與(yu) post hoc的區別在於(yu) ,non sequitur推理過程中存在一個(ge) “隱藏假設”,而且這個(ge) 假設並不是多數人同意的。上麵的推理中,就隱藏了一個(ge) 潛在假設:在當前是可以迅速普及這些省油汽車的,這樣才能從(cong) 前提推導到結論。

那麽(me) 這個(ge) 隱藏假設是否成立呢?我們(men) 在課上也說過,把假設條件隱藏起來並沒有問題,隻要它是大家普遍接受的,這就是一個(ge) 合理的邏輯推理過程,在現實中經常會(hui) 碰到。但這裏的隱藏假設明顯不是多數人同意的——電力汽車從(cong) 誕生以來,它的普及不僅(jin) 有社會(hui) 經濟層麵的阻力,還有政治層麵的阻力,遠不是能迅速實現的。所以,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電力汽車並不是解決(jue) 當前迫在眉睫的油價(jia) 危機的方法,而是從(cong) 長遠考慮的根本手段。

隨著西方國家政府出台的各種對俄羅斯經濟製裁,民間湧現出不少自發的“製裁”,譬如跟俄羅斯友好城市斷絕關(guan) 係,抵製所有俄羅斯產(chan) 品,俄國選手不能參加國際體(ti) 育競賽,俄羅斯宇航局和空間站也成為(wei) 了敵人,就差沒有驅逐俄羅斯裔居民了。這些舉(ju) 動背後的邏輯就是,“因為(wei) 一部分俄羅斯人發動了戰爭(zheng) ,所以所有俄羅斯人都是敵人”。這又犯了哪種邏輯謬誤呢?

這其實就是我們(men) 在課上一再強調的inductive reasoning出現了差錯。Inductive reasoning是“由小到大”的邏輯推理,所以要同時滿足三方麵條件才能成立:充分性(sufficient),代表性(representative),相關(guan) 性(relevant)。三者缺一不可,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就是“代表性”最難做到。這裏也是如此,發動戰爭(zheng) 的一小部分俄羅斯人,是政府中的統治階級,他們(men) 明顯不能代表所有俄羅斯人的真實想法和態度。

對於(yu) 俄烏(wu) 衝(chong) 突,國內(nei) 主要是持中立態度,呼籲雙方停止武裝糾紛,和平談判解決(jue) 衝(chong) 突。但網上也有一種言論,一再提醒大家俄國在曆史上與(yu) 中國的衝(chong) 突,甚至欺淩,強調“老毛子”不是好人,信不過。這樣的言論又犯了什麽(me) 錯誤呢?

這就不是邏輯推導上的錯誤了,而是我們(men) 在課上談到的“不合理的情感調動”。Unfair emotional appeal的種類有很多,我們(men) 在課上也介紹了不少,包括bandwagon,ad hominem,biased language,red herring,transfer,slippery slope等等。無論是哪種錯誤的情感調動,它們(men) 的共同特征就是試圖轉移讀者的注意力,讓讀者不要聚焦在邏輯論證logical appeal的部分。 這裏的“俄羅斯是中國的敵人”論調,就是典型的red herring手法,不是討論本次戰爭(zheng) 衝(chong) 突的合理性和解決(jue) 方法,而是通過以往不相幹的事例,試圖挑動讀者的仇視情緒,不讓讀者理性思考。按照這樣的思路,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ge) 國家是值得做朋友的,因為(wei) 漫漫曆史長河各個(ge) 朝代民族間,多多少少都有過衝(chong) 突,同時也有過合作。

說到情感調動,我們(men) 再來八卦一下,看看最近網上關(guan) 於(yu) 鞏漢林評論中國足球的言論。我們(men) 且不說鞏漢林的言論有沒有道理,這個(ge) 問題留給懂得中國足球發展的人去討論,我們(men) 來看看網上他人是如何反駁鞏漢林的:鞏漢林是演小品的,沒有資格評論足球;鞏漢林自己也是商業(ye) 演員,沒資格評論足球運動員的職業(ye) 操守;鞏漢林的足球簽名都是假的……

大家注意到了嗎?這些反懟的言論中什麽(me) 都有,就是沒有提到為(wei) 什麽(me) 鞏漢林的言論有問題,哪些地方說的不對,他的觀點如何與(yu) 事實相反,等等。也就是說,這些言論並不是從(cong) logical appeal角度出發,引用前麵說的各種evidence論據來進行反駁,就事論事,而是顧左右而言他,試圖讓讀者的視線不再聚焦在言論內(nei) 容本身,所以它們(men) 基本都屬於(yu) 不合理的情感調動。這其中有ad hominem,有band wagon,更多的是轉移視線的red herring,幾乎為(wei) 前麵說的各種錯誤情感調動類型都提供了實例。

當然話說回來,作為(wei) 鞏漢林在跨領域評價(jia) 足球界的時候,確實也需要注意額外提升自己的ethical appeal,增加信服力,也就是提升自己作為(wei) 作者的credibility和authority。如果鞏老師也上過學術寫(xie) 作課的話,那就會(hui) 通過引用數據和事實、專(zhuan) 家意見、合理陳述及反駁反方意見等等方麵來提升自己言論的ethical appeal,而不是通過不相幹的足球簽名。

我們(men) 今天僅(jin) 僅(jin) 舉(ju) 了一些社會(hui) 上熱門的相關(guan) 實例。同學們(men) 平時注意觀察思考,就會(hui) 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與(yu) 我們(men) 的寫(xie) 作課知識相關(guan) 。真正掌握了這些知識,不僅(jin) 僅(jin) 是提高批判性寫(xie) 作能力,還能讓我們(men) 看到事物的實質而不是表麵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帝國理工2022錄取數據公布!報錄比最高的專業竟然是它?

下一篇

IB 數學課程內容及IB數學學習建議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