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xie) 在前麵
保研和考研作為(wei) 國內(nei) 研究生招生的兩(liang) 種方式,有時候難免會(hui) 被拿來對比,甚至部分學校會(hui) 安排保研人和考研人在複試期間,再做一次麵試考核,以此評定獎學金以及做導師分配。就連導師們(men) 也會(hui) 在私底下裏或者心理評估保研er和考研生二者誰更優(you) 秀。
那保研生和考研生到底有何不同?為(wei) 什麽(me) 在現實中很多人也認為(wei) 導師會(hui) 更青睞於(yu) 保研生?且聽老師分解——
保研生VS考研生
01、時間上看
保研是對前三年成果的總結。大部分保研生需要經曆夏令營、預推免、正式推免(九推/十推)三個(ge) 階段,夏令營從(cong) 每年的三四月份左右開始到暑假,預推免主要集中在九月且這也是絕大多數保研er上岸的機會(hui) ,正式推免在九月底推免係統開放(9.28前後,今年是9.29)之後還有學校沒有招滿可以撿漏。
而考研生則需要通過全國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的初試和複試,通過後才能錄取。初試時間為(wei) 每年十二月底,今年是12月23、24日,次年2月下旬公布初試成績,3-4月進行複試和調劑工作。時間線上沒有保研那麽(me) 複雜。
02、過程上看
保研分為(wei) 兩(liang) 步——獲得本校資格和有學校接收。保研考核不需要參加全國統一招考的初試筆試,複試以麵試為(wei) 主(但是部分學校可能增加筆試考核)。
無論是夏令營還是預推免,在參加考核之前很重要的階段是材料審核,包括對成績排名、英語、科研、競賽等方麵的考量,而這些背景履曆的提升基本需要二至三年的準備周期,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自我驅動力強、自我把控程度更高的學生才能較為(wei) 輕鬆地走到這一步,通過者才能進入複試。
筆麵試考察內(nei) 容也較全麵,包括專(zhuan) 業(ye) 基礎知識、英語口語能力、科研競賽能力、綜合素質、思政考核等等,考核成績以麵試表現為(wei) 主,大部分院校是按照排名擇優(you) 錄取,也有學校存在海王現象發很多offer。
保研準備過程比較複雜,需要準備個(ge) 人文書(shu) 、英語能力證明、獎狀複印件、推薦信等一係列材料,且不同學校有不同要求,在夏令營和預推免階段也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製定合理的投遞策略。
▲ 前輩們(men) 的文書(shu) 材料準備清單
而對於(yu) 參加考研的同學來說,報名沒有門檻限製,在研招網填寫(xie) 並確認信息即可,但隻能選擇一所學校一個(ge) 專(zhuan) 業(ye) 。考核分為(wei) 初試和複試,初試為(wei) 筆試,大部分專(zhuan) 業(ye) 初試考試科目為(wei) 政治、英語、數學和專(zhuan) 業(ye) 課,需要根據報考院校的參考書(shu) 進行準備,複試以麵試為(wei) 主,部分學校會(hui) 增加筆試,兩(liang) 輪考核成績折合成綜合成績進行錄取。
選擇考研的同學,一般是大三甚至大四才確定考研,也有一些人是為(wei) 了緩解進入社會(hui) 的心理壓力或者盲目隨大流而考研。考研過程相對保研更為(wei) “單純”,應試能力強、麵試表現好就能獲得較大優(you) 勢,更像一錘定音的淘汰賽,位高者勝,末位者出局。
為(wei) 什麽(me) 導師更青睞保研生?
由於(yu) 保研在考核過程和標準上與(yu) 考研相比差異較大,結合研究生所需必備的素質,在多重標準對比下,很多人會(hui) 認為(wei) 導師更青睞保研生,主要是基於(yu) 以下四個(ge) 原因——
01、院校背景
對於(yu) 保研生來說,無論是夏令營還是預推免,在考核前期有一個(ge) 材料審核環節,在眾(zhong) 多優(you) 秀學子的簡曆中老師更傾(qing) 向於(yu) 學校更好的本科生,且對於(yu) 一些985、211學校來說,保研上來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本校學生,與(yu) 導師更加熟悉,也更適應學校的培養(yang) 體(ti) 係。而考研對於(yu) 本科學曆的高低反而不太看重,就導致保研生的院校背景大部分時候都優(you) 於(yu) 考研生。
▲圖源小紅書(shu) | 部分導師對於(yu) 研究生生源的“偏愛”排序
這是因為(wei) 在導師看來,好的本科學校擁有更好的師資力量、學術資源和科研平台,學生的專(zhuan) 業(ye) 基礎往往更紮實,受到的科研訓練更加充分,因此在保研選拔的過程中老師會(hui) 更青睞於(yu) 本科背景更好的同學。
02、綜合素質
其一,在專(zhuan) 業(ye) 成績方麵,能夠取得保研資格意味著本科成績排名一定位於(yu) 專(zhuan) 業(ye) 前列,具有紮實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知識基礎。而考研對於(yu) 本科成績並未做要求。
其二,保研生不僅(jin) 僅(jin) 是純績點選手,他們(men) 的英語、科研、競賽等諸多方麵需要都有所成果,才拿到學校考核的入場券。在成為(wei) “六邊形戰士”的這一過程中保研生的時間管理、目標執行、心理抗壓等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鍛煉,綜合素質往往更加優(you) 秀。
▲圖源小紅書(shu) | 保研過程也是“六邊形戰士”的鍛煉過程
03、科研能力
很多保研生在本科期間會(hui) 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科研能力,主動地參加老師的課題組、進實驗室做項目等等,從(cong) 而積累做研究、寫(xie) 論文的經驗。既可以豐(feng) 富自己的科研經驗和簡曆,增大夢校入營幾率,又可以為(wei) 將來研究生生活打下基礎。而考研生因為(wei) 需要將更多精力放到初試準備中,因此難免無暇顧及科研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導師看來保研生在本科階段就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比如掌握一些文獻閱讀工具、數據分析軟件等,不用從(cong) 零開始教學,更符合研究生的培養(yang) 要求,所以會(hui) 更“偏愛”保研生。
04、時間優(you) 勢
保研結果一般在大四上學期九月末或十月中旬就塵埃落定、確定學校,因此相對於(yu) 考研生來說有更充足的時間來聯係老師,在考研生準備複試時,上岸的保研er可能已經放鬆修整了幾個(ge) 月,可以提前進組學習(xi) 熟悉研究內(nei) 容,並幫助老師分擔一部分的研究任務,進組較早的同學可能已經在師兄師姐們(men) 的帶領下,取得一定的成果。
導師私底下是如何評價(jia) 保研er和考研生的?
隨著最近幾年讀研趨勢越發明顯,保研、考研人數都在上漲,在小紅書(shu) 、知乎等平台上有不少人問道:“導師更喜歡保研生還是考研生?”
▲ 圖源知乎
對於(yu) 這個(ge) 大家比較關(guan) 心的問題,老師采訪了自己的導師——
導,聽說你更喜歡保研er?
其實也沒有這麽(me) 絕對啦,我主要關(guan) 注的是這個(ge) 學生是否具備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以及思辨的能力,但是從(cong) 接觸過的學生來看,大部分保研上來的學生,說實話,還是相對更優(you) 秀的。
很多保研的同學在本科期間都參與(yu) 過大型比賽或科研項目,成績還比較好,甚至有的同學發表SCI論文,科研基礎能力是過關(guan) 的,我不用再花時間培養(yang) 一些瑣碎的細節,這些學生進來可以直接跟我們(men) 做項目,出結果快,也比較省心。
此外,經曆過保研的同學,大多自我定位明確、目標感和規劃能力強,並且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去堅決(jue) 達成這個(ge) 目標,耐力和韌勁超過很多人。
那考研的同學咧?
考研上岸的同學大多數都是複試一年應試科目後參與(yu) 考試,可能這一年就幹著一件事兒(er) 。
前期沒有接觸過科研基礎訓練,對於(yu) 基本的科研規範和寫(xie) 論文的方法了解不多,我們(men) 其實還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yang) 的。
但是這些年,我也遇到了拿到了本科學校的保研資格,但是因為(wei) 隻能保本校就放棄了來報考我的研究生,這樣的同學我也很喜歡,TA本身在本科期間學習(xi) 就是比較好的,也做過一些科研訓練,而且目標感很強:我就是要去到一個(ge) 更好的平台學習(xi) ,這樣的學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me) ,也知道怎麽(me) 拿結果。
我們(men) 一直強調,能保則保,保研的優(you) 勢在於(yu) ,通過前期的積累,你可以有很多次的選擇機會(hui) 和試錯機會(hui) 。
考研的優(you) 勢也在於(yu) ,你可以突破本科院校桎梏,對於(yu) 一些沒有保研資格學校的同學,這是實現層級躍遷的一條很好的路徑,但這條獨木橋太難過了,從(cong) 這樣的競爭(zheng) 中跑出來固然是好的,但我們(men) 見到的失敗的案例太多了……我們(men) 隻是希望,大家在有機會(hui) 的時候,多給自己創造一些主動選擇的機會(hui) 和條件。
其實,無論是保研還是考研,都是一種升學的途徑,研究生階段對於(yu) 所有同學來說都是一個(ge) 新起點,所以對於(yu) 二者並不需要做過多的比較,導師的考量也隻是一個(ge) 方麵,如何度過研究生三年決(jue) 定權還是掌握在我們(men) 自己手中!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