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曆史課程論文應該怎麽寫?

有些博覽群書(shu) 、記憶超群的學霸平時說話的時候就引經據典,和曆史老師談笑風生。寫(xie) AP曆史論文時也旁征博引,描述史實論據細節豐(feng) 富,十分具體(ti) 。

按說水平比你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但在這些學霸在AP美國曆史裏的論文寫(xie) 作部分出來分數卻也總是不高。

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

很多時候,這都是因為(wei) 他們(men) 生搬硬套地運用中式思維來寫(xie) AP曆史論文,而沒有掌握英文論文的要求,僅(jin) 把寫(xie) 作的語言從(cong) 中文換成了英文。

他們(men) 通篇隻描述了幾月幾日發生了什麽(me) 事情,更多的是在講述曆史故事,絞盡腦汁用曆史事件的細節堆砌篇幅,寫(xie) 的是描述性論文(descriptive essay);而不是根據命題,分析史實,明確自己的立場並對其進行論證的分析性或者辯論性議論文( analytical / argumentative essay) 。而後者才是AP曆史閱卷老師希望看到的論文類型。

所謂分析性論文(analytical essay) ,通常在問題中都會(hui) 有“analyze”, “examine”, “interpret”, “assess”這樣的任務動詞,要求你對給出的某個(ge) 立場、數據、陳述等進行分析,作出判斷。

辯論性論文( argumentative essay) 則是要求在某個(ge) 議題上有自己的立場,目的是通過論證試圖說服讀者你的立場是正確的。通常這個(ge) 議題都是有爭(zheng) 議性的,也就是說爭(zheng) 議雙方都有相當的理由支持自己的立場。

比如“抽煙有害健康” 就是一個(ge) 科學論證過、大家普遍同意的觀點,就無需辯論了。但“是否應該在公共場合禁煙”就是一個(ge) 有爭(zheng) 議的議題,支持的人可以說二手煙危害他人健康,反對的人也可以說這樣的法例侵犯個(ge) 人自由。

而在這個(ge) 問題上成功的辯論性論文就必須要有一個(ge) 清晰的立場,比如“應該支持公共場合禁煙”,並在論文主體(ti) 說明理由。如果你通篇隻是描述了正反雙方的理由,但沒有給出一個(ge) 鮮明的立場,也不構成一篇辯論性論文。

其實分析性論文和辯論性論文很相似。兩(liang) 種論文都是必須針對命題,有一個(ge) 判斷性的立場,比如什麽(me) 東(dong) 西“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應該/不應該”通常這個(ge) 立場都在論文的中心論點句(thesis statement)裏體(ti) 現。讓讀者通過中心論點句,就能清楚你在這個(ge) 問題上的立場是什麽(me) 。而在論文的主體(ti) ,則要圍繞中心論點句,運用史實論據來論證你的立場。你對史實的詳盡描述隻有在用來支撐中心論點句時,才是有意義(yi) 的。也就是說,如果論文通篇沒有表麵你對議題的立場,那你寫(xie) 再多再詳細的論據都沒有用,這一定是一篇低分論文!

有文章出現了明確說明你在給定議題上的立場的中心論點句,你的論文才符合AP美國曆史閱卷老師的要求,才有拿其他分數的基礎。

而且,單單一句陳述了你對議題立場的中心論點句,你就拿1分了!這比你長篇大論但又毫無目的地對一些曆史事件進行細節描述可都要強啊!

有些學霸問,學習(xi) 曆史就是要熟悉曆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內(nei) 容,這些都是客觀事實,怎麽(me) 會(hui) 要求有主觀的立場、並需要對其進行辯護呢?其實一旦理解美國人學習(xi) 曆史的思維模式,這一切都好理解了。隻知道史實隻是第一步,進一步對史實進行思考、分析,才能從(cong) 曆史學習(xi) 中獲取有意義(yi) 的洞悉和影響。而在這個(ge) 對史實進行處理的過程中,不同的人對於(yu) 相同的史實會(hui) 有不同的解讀,就會(hui) 產(chan) 生不同的觀點和爭(zheng) 議。

那些學霸又問了,在論證的過程中,一篇分析性論文和辯論性論文也需要引用很多史實來進行論證,也就是說也會(hui) 有對史實進行描述的成分。

那麽(me) 到底要怎麽(me) 知道自己寫(xie) 的是分析性論文和辯論性論文,而不是描述性論文?

關(guan) 鍵還是在於(yu) 你是否有針對議題,采取一個(ge) 主觀的立場。你的立場一定具有一定的爭(zheng) 議性,而不是一句絕大大部分人都已經有了共識的廢話,或者是客觀事實。也就是說,不是每個(ge) 讀者看到你的中心論點句都會(hui) 自動同意。所以需要你對其進行論證和辯護,來說服讀者你支持的立場才是正確的立場。

比如,"George Washington set many important precedents as president." 這是一個(ge) 客觀事實,基本沒有反對的空間,不用你論證或者為(wei) 之辯護,可以說是一句廢話,也就沒有了圍繞這句話來論證的必要。

與(yu) 之對比,"The precedents that George Washington set as America's first president greatly benefitted America's political system." 這就是一個(ge) 立場,一個(ge) 主觀的觀點。重點在於(yu) the precedents that Washington set是否"greatly benefitted America's political system"。這並不是一個(ge) 客觀事實,而是一個(ge) 價(jia) 值判斷,有人也許會(hui) 不同意這個(ge) 觀點,需要你對此進行辯護,所以也就有了寫(xie) 辯護性論文的必要。

如果在根本上就把論文類型寫(xie) 錯了,那麽(me) AP曆史論文的分數是高不了的。所以一定要記住:

 不要寫(xie) 成描述性論文!!!不要寫(xie) 成描述性論文!!!不要寫(xie) 成描述性論文!!!

做人要有立場,在寫(xie) AP曆史論文時也要針對問題給出一個(ge) 立場鮮明、言之有物的立場,切忌立場搖擺不明、走中庸路線。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1-2022賽季ISEF賽事安排公布

下一篇

2022年信息奧賽/計算機競賽賽事安排公布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