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Mary的媽媽第一次聽導師建議要做作品集時,內(nei) 心充滿了不解:又不是藝術生,為(wei) 什麽(me) 要做作品集?和很多隻是把畫畫當愛好的孩子一樣,Mary並沒有經過係統的訓練,這樣能有做作品集的實力嗎?
一年後,當她帶著Mary錄取韋爾斯利學院的喜訊以及由Mary藝術作品集衍生的畫冊(ce) 、手機殼、禮品袋等文創產(chan) 品來到Ivy Labs北京辦公室,大家被Mary在作品集裏所展現的才氣深深吸引,畫冊(ce) 瞬間被一搶而光。更重要的是,透過作品集,媽媽看到了Mary真實的興(xing) 趣,對生活的思考以及在這個(ge) 過程中的成長。
凸顯申請者形象最動人的一環
早在幾年前,Ivy Labs就一直在嚐試運用作品集來作為(wei) 申請材料的有力補充,使申請形象更加豐(feng) 滿、立體(ti) 。理工科申請者可以通過作品集中人文藝術探索的直觀表現軟化招生官對中國申請者的刻板印象,而人文社科申請者也可以通過作品集體(ti) 現自身的多元發展、創新能力,為(wei) 申請材料增加一個(ge) 新的維度。
Sunny很早就明確了營養(yang) 學這個(ge) 申請方向,Melika老師同時注意到她對學校攝影課的強烈興(xing) 趣。所以從(cong) 一開始,Melika老師就有意識地鼓勵Sunny積極嚐試攝影,並且對自己的攝影作品做好收集和分類,便於(yu) 後期整理成集。最終在申請時,Sunny提交了一份長達54頁的攝影作品集作為(wei) 補充材料。特別是其中有一組名為(wei) Chinese Super Food(中國超級食物)的照片,拍攝的是枸杞、蓮子、薏仁、紅棗等中國傳(chuan) 統食材,不僅(jin) 打光、構圖、色調上讓人印象深刻,旁邊附上的對每一種食材的營養(yang) 價(jia) 值介紹更讓人感受到Sunny對這一拍攝主題的深入研究。Melika老師認為(wei) ,正是這樣一份結合了Sunny攝影水平、運動特長、對飲食文化的關(guan) 注以及對生活的觀察的攝影作品集,成為(wei) 她最終錄取康奈爾不可或缺的一份材料。
摘自Sunny的作品Chinese Super Food
正如Ivy Labs合夥(huo) 人Ella老師所說,對大多數非藝術專(zhuan) 業(ye) 的申請者來說,作品集“重點要展示的並不是學生有多麽(me) 高深的藝術造詣,而是他們(men) 的想法和個(ge) 性,使學生更特別一些。”所以在早規劃階段,導師就已經會(hui) 思考學生的哪些特質、優(you) 勢可以通過作品集的方式來呈現,並且會(hui) 鼓勵學生在保證學業(ye) 成績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深入自身的愛好、特長。Ivy Labs導師會(hui) 在初期引導孩子通過探索去尋找真正想走的方向,並在捕捉到學生獨特的興(xing) 趣點、特長後通過多線規劃路徑尋找交叉學科發展的突破口,去除同質化競爭(zheng) ,這樣也為(wei) 後期針對不同學校製定不同的申請策略提供了保證。
想要作品集起到更好的加分作用,“更多時候我們(men) 關(guan) 注的是主題的選擇,將想要表達的內(nei) 容與(yu) 整體(ti) 申請方向關(guan) 聯在一起,進一步深化”,Ella老師最後總結說,“作品集本身能夠展示個(ge) 人的才華、技能,但要衝(chong) 擊排名更高的學校時,申請者需要講述一個(ge) 邏輯清晰、連貫完整的故事,塑造一個(ge) 整體(ti) 的申請形象,而不是碎片化、模塊化地簡單堆砌。”
此外,相比文書(shu) 、活動列表這些文字表達,作品集中的圖像、語音、視頻往往能對學生的經曆、特長進行更加直觀的展示,與(yu) 其他材料相輔相成,成為(wei) 招生官在閱讀成百上千份申請時的記憶點。
一次激活自我的過程 一段成長的記錄
很多人難免認為(wei) 作品集是12年級臨(lin) 時抱佛腳、以藝術專(zhuan) 業(ye) 這條捷徑進入名校的功利性產(chan) 物。但實際上,一份優(you) 秀的作品集需要學生長期的投入和積累。最終所呈現的,並非幾幅為(wei) 了給招生官看的“作業(ye) ”,而是融入了反思的一段成長記錄,是每個(ge) 孩子高中生活獨一無二的印跡。
作品集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ge) 獨立的項目,一個(ge) 小型的活動。對學生而言,完成作品的過程正是一次學習(xi) 的過程,幫助他們(men) 對學科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為(wei) 文書(shu) 寫(xie) 作提供更多有價(jia) 值的素材。
比如此前和大家分享的錄取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Sander,在他的自我介紹視頻中,你看到的是一個(ge) 大男孩略顯羞澀地介紹自己怎樣將一個(ge) 愛好一步步發展成所要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完成作品集的過程給了他一次係統學習(xi) 音樂(le) 製作的機會(hui) 。
而錄取韋爾斯利的Mary則在孫老師的建議下獨立完成了一次個(ge) 人畫展。她將這次展覽融入了作品集中,並附上了記錄了整個(ge) 策展過程的視頻——她是如何聯係場地、解決(jue) 畫作的運輸、布置會(hui) 場等具體(ti) 問題,以及又是怎樣在展覽中自信地介紹著自己的作品。也正是這個(ge) 過程,激活了Mary內(nei) 心的藝術家精神,讓她找到了自信,也讓她想要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P老師則見證了Iris在完成作品集過程中的成長。和很多高中生一樣,Iris雖然對攝影有興(xing) 趣,但卻缺少真正做點什麽(me) 的動力和目標。在P老師的“逼迫”下,她在暑假前往貴州、北京參加實習(xi) ;P老師為(wei) 培養(yang) 她的創作習(xi) 慣,和她約定每天堅持拍照打卡,互相發送當天的攝影作品,就這樣Iris積累了越來越多的作品;看到合適的比賽,P老師會(hui) 積極鼓勵Iris參加。盡管最初Iris隻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拍照,但她慢慢地找到了作為(wei) 一個(ge) 攝影師的感覺,用鏡頭表達和記錄。即便已經獲得了塔夫茨大學的錄取,她對攝影打卡、參加比賽的熱情仍然不減。讓P老師最感欣慰的是,她看到Iris從(cong) 一個(ge) 膽怯、缺少目標的“宅女”,變成自信、主動、有想法的藝術家,在攝影的過程中找到了價(jia) 值感。
在不拘一格的形式中培養(yang) 創造者思維
普通人聽到作品集,腦海裏第一反應往往是那些展現高超技術與(yu) 脫俗美感的繪畫大作。確實,作品集是藝術專(zhuan) 業(ye) 申請者最重要的申請材料之一,學生需要按照不同學校不同專(zhuan) 業(ye) 的作品要求進行提交,不僅(jin) 要通過作品展現自己的藝術功底,更需要展現自身的創作理念,如何從(cong) 生活中汲取靈感。
但作品集並不隻是藝術生的“專(zhuan) 屬”。正如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在其官網說明的,無論申請哪個(ge) 專(zhuan) 業(ye) ,學生都可以提交額外的作品集作為(wei) 申請材料的補充,展現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甚至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作品”這個(ge) 概念並不專(zhuan) 指藝術創作的結果,作品集所展示的內(nei) 容也不局限於(yu) 繪畫、攝影這些傳(chuan) 統視覺表達形式,還可以是創意寫(xie) 作、視頻、音頻等多種多樣的形式。
P老師認為(wei) ,學生通過藝術作品集能夠展示以下幾種能力或特質:
- 藝術特長:作品集無疑是很多孩子展示其藝術特長、藝術修養的必要方式。
- 觀察記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作品集並不需要孩子有專業的藝術背景。可以結合孩子的主線方向,搭配進行以觀察記錄為主的作品集。如2021申請季錄取萊斯大學社會學專業的Nicholas,在導師的建議下,結合自己的少數民族研究課題,進一步用攝影鏡頭記錄了貴州當地苗族人的生活,展現當代發展巨變的社會背景下其特有的農耕傳統與文化精神。
- 跨界探索:跨學科的嚐試,以藝術創意的形式表達對學科的理解。如獲得康奈爾大學人類生態學錄取的Joie曾經用針頭、輸血袋、棉簽、醫用手套,加上丙烯顏料共同組合成一幅獨特的作品,表達對醫護人員在工作中麵對危險的反思。
- 設計思維:從一個具體的問題出發,設計出一套解決方案。和藝術表現不同,這類作品更多展現的是學生所具有的社會責任、人文情懷。如錄取萊斯大學的Jerry運用榫卯結構為城市中的鳥類設計巢穴。
大多數情況下,作品集最終呈現的往往是以上幾種的組合,如展現繪畫水平的同時注入關(guan) 於(yu) 學術探索的思考,或者在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融入多學科的背景知識,等等。
P老師認為(wei) ,根據學習(xi) 金字塔理論,學生完成作品集不隻是一種主動學習(xi) 的過程,並且需要在學習(xi) 了解的基礎上,將它用於(yu) 實踐,從(cong) 而深化對所學內(nei) 容的了解。例如設計一個(ge) 產(chan) 品或一個(ge) App時,學生需要將校內(nei) 所學校的學科知識用於(yu) 解決(jue) 實際問題,而這個(ge) 過程才真正能夠學生鍛煉未來作為(wei) 創造者的思維模式。
小知識作品集提交方式
1) 上傳(chuan) SlideRoom:SlideRoom是美國留學申請中常見的上傳(chuan) 作品集的平台,在Common App中提交申請時能夠看到對應學校的SlideRoom鏈接。值得一提的是,SlideRoom並不僅(jin) 限於(yu) 藝術專(zhuan) 業(ye) 的申請。像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布朗大學都允許申請所有專(zhuan) 業(ye) 的學生通過SlideRoom提交作品集作為(wei) 補充材料。
2) 申請表的補充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當學生申請的專(zhuan) 業(ye) 並不要求提交作品集時,學生可以在補充信息中以鏈接的形式給出個(ge) 人作品集網站或在線文檔的入口,並配上相關(guan) 的說明文字,解釋自己做作品集的初衷和想要表達的內(nei) 容。
3) 在Portal中提交:Portal是各大學網申係統錄取狀態查詢的工具。一些學校會(hui) 將Portal作為(wei) 學生提交額外材料的通道,既包括申請專(zhuan) 業(ye) 必須提交的作品集,如韋爾斯利學院,也包括作為(wei) 補充材料可選提交的作品集,如芝加哥大學。
4) 單獨的作品集提交通道:加州大學係統、西北大學音樂(le) 學院等都會(hui) 在學生提交申請後給出不同於(yu) 以上幾種方式的專(zhuan) 門的作品集提交通道。這種方式主要針對藝術專(zhuan) 業(ye) 的申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申請加州大學非藝術專(zhuan) 業(ye) 時想提交作品集,可以將作品集融入活動,在活動描述中加入鏈接。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