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如何在研一發一篇SCI(下)

在上一篇的經驗中,老師主要介紹了發表SCI的流程和相關的注意事項,那麽今天老師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SCI寫作過程中的細節和技巧,希望可以在大家寫作過程中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篇好的SCI論文寫(xie) 作要求論文結構規範化,下麵陳述一下SCI論文各部分結構規範的範例:

(1)Abstract——對自己工作及其貢獻的總結:

1.闡述問題;

2.說明自己的解決(jue) 方案和結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綱:

1.題X是重要的;

2.前人的工作A、B曾經研究過這個(ge) 問題;

3.A、B有一些缺陷;

4.我們(men) 提出了方法D;

5.D的基本特征,和A、B進行比較;

6.實驗證明D比A、B優(you) 越;

7.文章的基本結構,大綱。

3)Previous Work——說明自己與(yu) 前人的不同:

1.將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類別;

2.對每項重要的曆史工作進行簡短的回顧(一到幾句),注意要回顧正確,抓住要點,避免歧義(yi) ;

3.和自己提出的工作進行比較;

4.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評價(jia) 前人的工作,不要過於(yu) 苛刻;

5.強調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舉(ju) 出各自適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個(ge) 部分:

1.從(cong) 讀者角度闡明定義(yi) 和表示法;

2.提供算法的偽(wei) 碼,圖解和相應解釋;

3.用設問的方式回答讀者可能提出的潛在問題;

4.複雜冗長的證明和細節可以放在附錄中,這裏關(guan) 鍵是把問題闡述清楚;

5.特例和例外應該在腳注中給予說明。

(5)Experiments——驗證提出的方法和思路:

1.合理地設計實驗(簡潔的實驗和詳盡的實驗步驟);

2.必要的比較,突出科學性;

3.討論,說明結果的意義(yi) ;

4.給出結論。

(6)Conclusion——總結、前景及結文:

1.快速簡短的總結;

2.未來工作的展望;

3.結束全文。

(7)References——對相關(guan) 重要背景文獻的全麵引用:

1.選擇引文(眾(zhong) 所周知的結論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

2.與(yu) 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致謝、附錄、腳注。

投稿的事宜在寫(xie) 完論文之後也需十分注意,下麵簡單介紹幾個(ge) SCI論文發表步驟中的幾個(ge) 關(guan) 鍵環節,希望打算發表SCI論文的作者能仔細把握:

01選擇合適的SCI期刊

選擇主要包括期刊所屬領域、期刊針對性、期刊影響因子(IF)及其他相關(guan) 事宜如審稿周期等。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的論文進行一個(ge) 綜合評估,決(jue) 定投稿的期刊範圍。

02論文格式的確定

下載Introduction for authors。隻要到每個(ge) 雜誌的首頁,打開submit paper一欄,點擊Introduction for authors查看或下載即可。裏麵有詳細的關(guan) 於(yu) 文章結構和格式方麵的規定,必須要嚴(yan) 格按照要求來;如果Introduction for authors沒有嚴(yan) 格的規定結構和格式,那麽(me) 就根據最近該雜誌上已經發表出來的文章結構和格式來調整,或按照英文論文常用的一些規範來,比如說字號11或者12,字體(ti) Times New Roman,左對齊,雙倍行距等。

03稿件及其相關(guan) 材料準備

Manuscript.doc、Tables.doc、Figures.tiff(jpg等)、Cover letter,Highlights有時還有Title page、Copyright agreement等。

04如何寫(xie) Cover letter

一般包含以下三點:1)原創性及未一稿多投的申明;2)研究要點及創新點;3)對該領域及讀者的意義(yi) 。具體(ti) 的寫(xie) 法,有的雜誌有明確的規定具體(ti) 需要包含哪幾部分,具體(ti) 寫(xie) 法可以在小木蟲上搜一下Cover letter的模板,仿照著寫(xie) 。

05如何找推薦審稿人?

1)推薦你文章中引用其文獻的作者作為(wei) 審稿人,最好是近幾年發表的;

2)可以選在這本刊物發表過相關(guan) 文章的作者;

3)小木蟲上的說法說是“要找大牛、但年齡不要太大、人品好的專(zhuan) 家”;

4)選擇的審稿人不能全是國內(nei) 的或者亞(ya) 洲或者非洲地區的,至少美洲、歐洲的審稿人得占上一半的比例吧,感覺那邊是大牛,認可度高。

06網上投稿-Submit a manuscript

先到每個(ge) 雜誌的首頁,打開submit paper一欄,然後以author login身份登錄,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 Article Type、Enter Title、Add/Edit/Remove Authors、Submit Abstract、Enter Keywords、Select Classifications、Enter Comments、Request Editor、Attach Files,最後下載pdf,查看無誤後,即可到投稿主頁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

07修回稿的投遞-Submitted the revised manuscript

主要修改revised manuscript、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cover letter,關(guan) 鍵是response letter,這非常關(guan) 鍵,要逐條回複reviewers的意見,這裏麵技巧相當多。程序是進入投稿主頁main menu,點擊revise,仍然按照原先程序投遞(近似於(yu) 6),切記把修改的標題、摘要和回複信等內(nei) 容要修改。最後上傳(chuan) 附件時,先把留下來且未修改的材料前打鉤(表示留下不變),然後點擊next,再上傳(chuan) 已經修改的材料(主要包括revised manuscript、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cover letter等),最後下載pdf,查看無誤後,即可到投稿主頁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

08校樣-Correct the proof

一般編輯部先寄出三個(ge) 電子文檔,包括Query、Proofs、p-annotate,有時也可能伴有紙質文檔校樣。校樣後通過E-mail寄出即可,或通過email確認。一般校樣作者自行核對。

投稿時你可以自己選擇推薦或者排除審稿人。許多SCI期刊傾(qing) 向於(yu) 把這些決(jue) 定留給作者自己,因為(wei) 作者比編輯更清楚誰最有資格來評估你的工作。如果文章不被拒收的話,期刊主編都會(hui) 提出不同程度修改意見。充分全麵的回複修改意見是文章能被接收的前提,切忌選擇性地回複,這會(hui) 被理解為(wei) 你對他們(men) 的意見不重視。同時,你必須在文章中的相應位置標明哪些是已經被修改過的。如果不能滿足審稿人的修改或補充建議,也要提供充分合理的理由來說明。

在審稿過程中,文章會(hui) 有不同的審稿狀態,需要作者及時查詢,SCI怎麽(me) 查詢論文審稿狀態,這需要作者對各種情況的審稿狀態非常清楚,對於(yu) 不同狀態的文章作出相應的反應與(yu) 溝通,這些也是需要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和溝通技巧的,由此可見,發表SCI論文是非常考驗作者綜合能力水平的。

科研論文發表過程,期刊的選擇是非常關(guan) 鍵的步驟,但從(cong) 超過2萬(wan) 多種國際學術期刊中選擇合適的目標期刊又費時又費力,目標投稿期刊選擇不當是導致拒稿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對於(yu) 投稿新手而言更是難上加難,如何方便快速的發表SCI文章,這裏有一些建議

①一定要找正規期刊,正規操作,都是SCI/EI檢索穩定的期刊源的

②要找審稿時間短,錄用率高,見刊快,能幫助我們(men) 省時省力快速發表的

③要找文章都是直接提交給期刊社編輯審稿,期刊官網係統可以查詢文章狀態,過程透明可靠的

④要找與(yu) 國外著名出版社前有出版協議,確保每本期刊的質量,文章有期刊號,有ISSN號,有期、卷、頁碼的

⑤適當的可以提供作者文章優(you) 惠那就更好不過了!

都能滿足這些的發表SCI文章就沒有什麽(me) 難度了,既能把我們(men) 的文章投稿至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EI/SCI雜誌,而且還能提高錄用率及發表成功率。

除了在投稿過程中有以上的技巧,在寫(xie) 作表達過程中也有著以下的技巧:

1)關(guan) 於(yu) 研究問題的表述。評審者對課題的興(xing) 趣首先來自題目所反映的問題,因此,題目的表述應能抓住人、吸引人,並力求全麵反映研究對象、內(nei) 容和方法,使人一看題目就知道要研究什麽(me) 、怎麽(me) 研究。擬定題目時,一要簡明,即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所要研究問題的實質,忌用冗長、概念羅列的題目。

(2)關(guan) 於(yu) 研究背景的表述。這是課題論證中的一個(ge) 重點。對此問題的論述,一是使評審者了解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即對所要研究問題的來龍去脈、研究的發展情況的全麵把握,從(cong) 而了解申報者的研究基礎。二是說明本人擬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哪些創新和發展。

3)關(guan) 於(yu) 研究內(nei) 容的表述。任何研究問題都會(hui) 涉及到許多具體(ti) 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研究的內(nei) 容。但是,任何課題都不可能同時對所有因素逐一進行研究,因此,需要界定研究的範圍與(yu) 具體(ti) 內(nei) 容,目的是避免課題過大、過空,使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如,關(guan) 於(yu) 教師素質的研究,可以包括思想素質、業(ye) 務素質、心理素質等等。對以上所有問題都進行研究,則範圍過大,內(nei) 容過於(yu) 龐雜,不易研究得深入。

(4)關(guan) 於(yu) 研究方法的表述。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是決(jue) 定研究目標能否實現的基本條件。因此,也是課題論證的重點。在課題論證中,應寫(xie) 清楚根據研究目的和內(nei) 容,擬采取哪些主要研究方法,不僅(jin) 要寫(xie) 方法的名稱,還應寫(xie) 運用這一研究所要解決(jue) 的具體(ti) 問題是什麽(me) 。

5)關(guan) 於(yu) 研究條件的表述。對研究條件進行分析,目的使評審者了解課題負責人及課題組是否具備研究的資格和能力。研究條件包括主客觀兩(liang) 個(ge) 方麵。主觀條件主要包括研究者的理論水平,以往的研究基礎、經驗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組織能力,課題組人員構成的優(you) 勢等。客觀條件主要包括進行課題研究的時間、研究資料、研究經費、研究設備等物質條件方麵的保證等。

(6)關(guan) 於(yu) 研究步驟和成果形式的表述。在這一部分,要交待清楚課題研究大致分為(wei) 幾個(ge) 主要階段及具體(ti) 的時間安排,每一階段的主要研究任務及預期的研究成果。最後,還要寫(xie) 清楚課題研究的最終成果及形式。

大家把握好以上寫(xie) SCI論文技巧,寫(xie) 出來的論文就會(hui) 非常的規範,這樣就會(hui) 增加論文錄用的概率,早日拿到科研成果。

老師在本文中首先介紹了寫(xie) 作的規範性,總結了投稿的流程,最後介紹了寫(xie) 作和投稿過程中的技巧,希望能在寫(xie) 和投遞SCI時幫助大家,願大家都能早日發表出自己的SCI。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下一篇

如何寫好一篇文書?2022-2023美本Common App主文書寫作解析(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