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今,AP課程在中國已走過14個(ge) 年頭。目前,中國共有483所獲美國大學理事會(hui) (The College Board,下稱CB)授權的AP學校,而AP學校發展格局也幾經更迭。
下文將對中國獲CB授權的AP學校進行詳細解讀,並介紹學校如何申請與(yu) 認證AP課程(本文數據為(wei) 新學說自行整理,統計時間截至2021年7月22日,討論地區限於(yu) 中國大陸,不含港、澳)。
廣東(dong) 獲CB授權的AP學校數量全國居首
自2007年AP課程進入中國後,共有483所學校獲得CB授權。其中,公辦學校共216所,占比為(wei) 44.7%;民辦學校共226所,占比為(wei) 46.8%;外籍學校共41所,占比為(wei) 8.5%。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總體(ti) 來看,獲CB授權的AP學校分布於(yu) 中國29個(ge) 省市,主要集中於(yu) 經濟發達地區或沿海地區,而西北等內(nei) 陸地區相對分散且數量較少。其中,廣東(dong) 以73所位居國內(nei) 首位,占比為(wei) 15.1%;上海、江蘇以67所並列第二,占比均為(wei) 13.9%。北京、浙江、山東(dong) 等地在10-49所之間,青海、新疆各隻有1所,此外其他地區少於(yu) 10所。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民辦AP學校
在中國獲CB授權的民辦AP學校地理分布中,廣東(dong) 、上海以42所並列首位,占比均為(wei) 18.6%;江蘇以29所位列第三,占比為(wei) 12.8%;而安徽、廣西、青海各隻有1所。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公辦AP學校
在中國獲CB授權的公辦AP學校地理分布中,江蘇以33所位列首位,占比為(wei) 15.3%;廣東(dong) 以23所位列第二,占比為(wei) 10.6%;北京和浙江以20所並列第三,占比均為(wei) 9.3%;新疆、貴州各隻有1所。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2007-2016年
公辦AP學校的黃金十年
據統計,2007-2016年在中國獲CB授權的AP學校共有253所。其中,公辦學校共142所,占比56.1%;民辦學校共80所,占比31.6%;外籍學校共31所,占比12.3%。這一時期,公辦AP學校占據市場主體(ti) 地位,可謂其發展的黃金期。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2010-2016年,中國獲CB授權的AP學校進入高速發展期。其中,2013年和2014年獲授權的AP學校數量最多,各增長了38所。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在2007-2016年中國獲CB授權的AP學校地理分布中,廣東(dong) 、江蘇、北京以36所、34所、33所位列前三,占比依次為(wei) 14.2%、13.4%、13%。上海、浙江、山東(dong) 等地在10-30所之間,廣西、黑龍江和青海各隻有1所,而其他地區少於(yu) 10所 。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民辦AP學校
在2007-2016年中國獲CB授權的民辦AP學校地理分布中,廣東(dong) 以15所居首,占比18.8%;北京、上海以13所並列第二,占比16.3%;而福建、黑龍江、湖北等地各隻有1所。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公辦AP學校
在中國獲CB授權的公辦AP學校地理分布中,江蘇以18所居首,占比為(wei) 12.7%;北京和廣東(dong) 以16所並列第二,占比均為(wei) 11.3%;而廣西、吉林和遼寧各隻有1所。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2017-2021年
民辦AP學校後來居上
據統計,2017-2021年在中國新獲CB授權的AP學校共有230所。其中,公辦學校共74所,占比為(wei) 32.5%;民辦學校共146所,占比為(wei) 63.2%;外籍學校共10所,占比為(wei) 4.3%。
這一時期,獲CB授權的民辦AP學校成為(wei) 了市場主體(ti) 。主要因為(wei) AP成績作為(wei) 美國大學重要錄取依據,方便學生到美國留學,還能夠節省留學開支,受到了中國家長和學生的青睞。另外,教育部對公辦普通高中國際部製定的限製性政策,又促進了民辦AP學校的發展。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在2017-2021年中國新獲CB授權的AP學校地理分布中,上海、廣東(dong) 、北京分別以39所、36所、33所位列前三,占比依次為(wei) 17%、15.7%、14.3%。山東(dong) 、北京、浙江在10-20所之間,新疆、山西、吉林各隻有1所,此外其他地區不到10所。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民辦AP學校
在2017-2021年中國新獲CB授權的民辦AP學校地理分布中,上海、廣東(dong) 、江蘇分別以29所、27所、17所位列前三,占比依次為(wei) 19.9%、18.5%、11.6%,而安徽、廣西、河南等地各隻有1所。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公辦AP學校
在2017-2021年中國新獲CB授權的公辦AP學校地理分布中,江蘇以15所居首,浙江以8所位列第二,上海和以17所位列第三,占比依次為(wei) 12.6%、11.7%、7.4%,隻有江蘇超過了10所,而貴州、黑龍江、河南等地各隻有1所。
數據來源:新學說整理製圖:新學說
AP課程的申請與(yu) 認證
學校獲得AP認證需要三步驟
1.獲得大學理事會(hui) 編製的學校代碼。
學校首先要做的是獲得一個(ge) 6位的學校代碼,如果學校已經開始提供AP、PAST/NMSQT或者SAT,已經有了代碼,使用代碼搜索就能找到該學校。學生在查詢成績時,除了提交學校的名稱和地址外,還要給出學校的代碼,以確保成績單可以被正確送達。
2.選擇一個(ge) AP協調員。
AP協調員負責組織和管理學校的AP項目,並管理AP考試材料的預定、存儲(chu) 、管理、收回和購買(mai) 。AP協調員可以是一名全職或者兼職的管理員或顧問、教職工以及其他學校工作人員。AP課程教師不能擔當協調員,這是為(wei) 了避免由於(yu) 教師的個(ge) 人偏好帶來的麻煩。AP課程協調員也不能參與(yu) 任何有直係親(qin) 屬或家庭成員參加的考試材料的處理。
3.完成AP課程參與(yu) 表格。每年9月,每所學校都會(hui) 收到學校校長的AP參與(yu) 材料:AP計劃指南、AP參與(yu) 表格、AP參與(yu) 調查以及下一年的其他信息。AP課程參與(yu) 表格是用來準備AP考試。校長和AP協調員必須在11月15日之前完成材料。
學校選擇AP課程
AP課程共有38門,每個(ge) 課程都有自己的課程內(nei) 容和資源要求。在選擇提供哪些課程時,學校需要慎重考慮,比如可以根據學校獨特的文化和需求製定想要的課程,但同時也應該考慮到每門課程的成本。在確定了課程之後,學校必須參加大學理事會(hui) 的審核。AP課程的審核是應大學理事會(hui) 成員的要求製定的,他們(men) 要求大學理事會(hui) 為(wei) 教師和行政人員提供明確的課程和資源要求的指導,並幫助學院和大學更清楚地理解AP課程的考試內(nei) 容和評分機製。
學校開設AP課程需要四步驟
1.熟悉所有的38個(ge) 課程,學校最好開設一些初級課程;熟悉每個(ge) AP課程的課程內(nei) 容和資源要求。
2.確認每個(ge) AP課程的教科書(shu) 、補充讀物、課外材料和設備的成本;確認學生願意選擇的AP課程,向學生介紹AP課程,以便他們(men) 可以選擇合適的AP課程。
3.為(wei) 教師提供專(zhuan) 業(ye) 的發展機會(hui) 。大學理事會(hui) 提供大量的免費和有償(chang) 的、麵對麵或在線的資源,這些資源將幫助教師更好的教授課程。
4.完成AP課程審核。所有獲得AP認證的學校,必須在AP課程的每位教師教授的課程中,提交專(zhuan) 業(ye) 的AP課程審核表和課程大綱。
AP課程進入中國發展迅速,離不開美國大學理事會(hui) 在中國的市場開拓,也離不開AP課程自身具有更強的靈活性的優(you) 勢。學校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AP課程,促進學生的發展。
而與(yu) 獲授權的公辦IB學校和公辦A-Level相比,獲授權的公辦AP學校在數量上和占比上居於(yu) 首位。AP課程仍是公辦學校的寵兒(er) 。在2017-2021年,獲授權的民辦AP學校辦學由於(yu) 自由度更高,能根據海外大學不同專(zhuan) 業(ye) 的要求,為(wei) 學生針對性地設計了大量課程,進而成為(wei) 市場主體(ti) 。
此外,隨著政府政策及相關(guan) 法律法規對民辦國際教育行業(ye) 的管理趨於(yu) 嚴(yan) 格化、規範化,未來AP課程發展態勢還有待觀察。但唯一不變的是,國際化學校仍需辦好特色,辦出質量。
擴展閱讀
AP(Advanced Placement)是美國的大學先修課程,由美國大學理事會(hui) (The College Board)提供的在高中授課的大學課程。高中生可以選修這些課程,在完成課業(ye) 後參加AP考試,得到一定的成績後可以獲得大學學分。此外,AP學分還被全球眾(zhong) 多大學作為(wei) 入學參考標準,包括哈佛、耶魯、牛津、劍橋、帝國理工等世界名牌大學。
美國大學理事會(hui) (The College Board)成立於(yu) 1900年,是美國最大的非政府性教育組織和非營利性的組織,由6000多所中學、大專(zhuan) 院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組成。它提供的標準化考試被高等教育機構作為(wei) 測試學生的學術能力的標準,以推進高中教育與(yu) 高等教育的銜接。
參考資料:The College Board 官網本
文版權為(wei) 新學說所有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