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 最新題目全解析(上)

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

John Locke Institute 以十七世紀牛津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的名字命名。

洛克被尊稱為(wei) 古典自由主義(yi) 之父,他是文藝複興(xing) 時期的哲學家、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和醫學家。洛克既有思想又付諸於(yu) 行動。

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約翰·洛克論文競賽)論文競賽是由位於(yu) 英國牛津的獨立教育組織John Locke Institute與(yu) 牛津、普林斯頓、布朗、白金漢大學等名校教授合作組織的學術項目,其評審全部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參賽對象為(wei) 全世界範圍內(nei) 思考能力最強的學生。

John Locke Institute 鼓勵年輕人培養(yang) 把優(you) 秀學生變成偉(wei) 大作家的特質:獨立思考、知識淵博、推理清晰、批判性分析和說服風格。

參賽群體(ti)

任何國家和任何學校的學生均可參加,學生年齡為(wei) 18歲(或者18歲以下),初中獎的候選人在截止日期前年齡不能超過14歲。

高年級組:15~18歲(7個(ge) 人文社科領域選擇題目)

低年級組:15歲及以下(初中組題目)

重要時間節點

提交截止日期:2022年6月30日

入圍候選人通知:2022年7月14日

青年獎頒獎晚宴:2022年8月27日

經濟學獎頒獎晚宴:2022年9月3日

曆史獎頒獎晚宴:2022年9月10日

政治獎和法律獎頒獎晚宴:2022年9月17日

哲學獎和神學獎頒獎晚宴:2022年9月24日

心理學獎頒獎晚宴:2022年9月30日

參賽意義(yi)

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作為(wei) 含金量極高的論文寫(xie) 作競賽,可是受到英國和美國各大頂級院校的認可,在比賽中獲得distinction可以大幅提升美國和英國大學本科申請競爭(zheng) 力。往年參與(yu) 學生錄取成績包括普林斯頓、哈佛、耶魯、斯坦福、芝加哥、伯克利、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

John Locke的曆史類題目,通常都是比較寬泛的。這種題目上手容易,因為(wei) 幾乎每個(ge) 人都有話可說;但要寫(xie) 好很難,因為(wei) 你需要在較短的篇幅裏把那些宏大的問題說得深刻而生動。

【名師解讀】John Locke 最新題目全解析(上)

今年的四個(ge) 題目中,相對好寫(xie) 一點的是第一題。首先,這個(ge) 問題的時態是過去式,其他三道都是現在式。大英帝國是曆史上的存在,塵埃早已落定,無需考慮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變化。第二,這個(ge) 問題的傾(qing) 向性比較明顯。要說大英帝國一無是處,那顯然不符合常識理性。所以這個(ge) 題目實際上可以變形為(wei) :大英帝國有哪些正麵的積極的因素?這就成為(wei) 一道常規的曆史學科的論述題了。

另外三道題,嚴(yan) 格地講不是曆史學的問題,而是與(yu) 曆史有些關(guan) 聯、但主要是基於(yu) 現實的辯論題。首先,它們(men) 沒有明確的傾(qing) 向性,是正反均可的“yes and no”的問題;第二,它們(men) 不是塵埃落定的,是正在發展變化之中的。打個(ge) 不恰當的比方,前者是固定靶,後者就是活動靶,打活動靶當然難度更高一些。這種“既是又不是”的題,光是權衡正反麵、選擇合適的立場,就要費去很多思量。

總體(ti) 來說,基於(yu) 現實的辯論題在寫(xie) 作中最忌諱的一條是概念不清、泛泛而談。比如China是不是一個(ge) imperial power這個(ge) 問題,在構思和寫(xie) 作時就必須搞清楚:文中的China是指中國曆代王朝和現代共和國的統稱,還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其他?imperial power的特征是什麽(me) ?在談西方文明是否在衰落時,就必須限定清楚文中的Western civilization究竟指什麽(me) 東(dong) 西,否則無法判斷其衰落與(yu) 否;另外,判斷decline與(yu) 否的標準是什麽(me) ,也得說個(ge) 明白。同樣,在討論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時,必須說清楚leaders究竟指哪些人或哪種人。

Essays will be judged on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t material, the competent use of evidence, the quality of argumentation, the structure, writing style and persuasive force. Candidates are advis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as precisely and directly as possible.

Targets:

體(ti) 現一定的知識水平-包括對內(nei) 容的理解、對論據的使用;

說理水平-back and forth(正反麵都要說);——這個(ge) 一定記住!下文沒有特意強調,但這種思維一定要體(ti) 現出來。

文章結構-法學院最常用的IRAC結構:issue-rule-argument-conclusion;比賽的文章沒有明確的rule,但issue-analysis-conclusion的結構可以參考

【名師解讀】John Locke 最新題目全解析(上)

Q1是一個(ge) 相對中性的問題,正反都可以說。

開頭可以先給prison一個(ge) 簡短的定義(yi) /介紹,明確討論的是什麽(me) 。首先, prison這種製度,是相對於(yu) 其他的製度,例如fine(罰金),或者其他更加溫和的方式而言的。可以分成prison,fine,substitute(大意)三類,拓展介紹一下。

其次,要分析work是針對什麽(me) 來work的?這裏可以談一談criminal law的幾個(ge) 目標(是懲治犯罪?預防犯罪?等等,在網上搜索總結一下)。如果篇幅夠,可以分不同類型的犯罪來討論(例如人身犯罪、經濟犯罪等)

然後就可以分類討論了:prison針對這幾種目標,其work的程度分別幾何?展開的角度包括:對窮人/富人(hint1:經濟學理論認為(wei) ,犯罪可以用成本-收益來衡量,當收益大於(yu) 成本時,人就會(hui) 選擇犯罪;對窮人和富人來說,prison和fine的成本不同,所以prison對窮人和富人的預防效果是不同的);對不同類型的犯罪,刑期(是否時間越長越有用?);如果能找到數據,也可以用數據來說理(hint2:北歐有非prison的製度,可以對比看看在別的製度下的犯罪率)。最後記得用一段總結,restate觀點。

Q2這個(ge) 問題,個(ge) 人認為(wei) 如果寫(xie) 作者沒有很強的jury沒有用的執念,還是寫(xie) not abolish比較保險。

開頭可以介紹一下jury是什麽(me) 、在普通法係中曆史很久、目前什麽(me) 情況會(hui) 用jury trial(因為(wei) 有些是不用的)。首先,針對“People who serve on juries are ill-informed, prejudiced, and not clever enough to avoid jury service.”這句話進行分析,ill-informed, prejudiced, and not clever enough這三個(ge) 詞是否是“正確”的?寫(xie) 的方式,個(ge) 人建議可以用先部分承認—然後舉(ju) 反例或說理否定(例如,jury的標準本來就是reasonable person,法律也是對reasonable person來說的,不需要clever enough)。然後回到討論的原點: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需要jury?可以說一說jury的作用(書(shu) 麵的寫(xie) 法是判斷matter of fact(可以說法官不太適合判斷,人多一點會(hui) 比較好),還有別的作用比如公民權利,blabla)。如果篇幅夠,可以分civil/criminal來討論,可以舉(ju) 一些著名的案例(比如電影十二怒漢),最後conclusion。

Q3屬於(yu) 中性問題,個(ge) 人認為(wei) should not會(hui) 好寫(xie) 一點。

開頭可以寫(xie) hate crime是什麽(me) ,可以舉(ju) 個(ge) 例子。與(yu) Q1中為(wei) 什麽(me) 懲罰crime的分析一致,簡單介紹一下criminal law的目標(知道為(wei) 什麽(me) 要懲罰,才能論證要不要punish more severely);什麽(me) 情況下會(hui) 對motivation有要求(例如homicide的不同類型),為(wei) 什麽(me) 會(hui) 要要求motivation;有哪些種類的crime可能有hate/non-hate的區別?這些crime屬於(yu) 上述這些類型嗎?如果對hate嚴(yan) 格處罰,以後出現其他類似的情緒,是否也要嚴(yan) 格?如此會(hui) 不會(hui) 引發混亂(luan) ?Hate在實踐中怎麽(me) 判斷?誰來判斷?會(hui) 不會(hui) 變得不可執行?如果對hate加重處罰,hate會(hui) 消失嗎?加重處罰能否實現它本來的目標?最後conclusion。

Q4.這個(ge) 題要抽象地答比較難,但舉(ju) 例過多又容易散,難度比較大。

能想到的點包括程序vs實體(ti) justice。Law常常是維護程序正義(yi) (例如各種procedure law),但結果不一定能保證(例如辛普森殺妻案);沒有程序,最終也難有實體(ti) ,因此law(往往)是必須的;有些law不一定能維護justice(比如“惡法”),但盡力了(比如知識產(chan) 權中的合理使用)。

Legal system因為(wei) 門檻高、成本高,可能在一些社會(hui) 中,更容易為(wei) 富人階級所用,反而加劇了injustice。寡頭或者賢人政治也不是一定要有law,但現代社會(hui) 太難實現了……最後conclusion。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 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 最新題目全解析(下)

下一篇

John Locke寫作競賽獲獎文章分析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