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物理奧賽 (British Physics Olympiad) 是為(wei) 全英國選拔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參賽選手的活動,它通常分為(wei) 兩(liang) 輪,第一輪比賽 (Round 1)在每年 11 月份舉(ju) 行,從(cong) 2000 名左右英國本土參賽學生中選拔出大概 50 至 100 人進入第二輪。第二輪比賽 (Round 2) 通常在次年 1 月底舉(ju) 行,將從(cong) 這 50 至 100 人中再選拔出大約 14 至 28 人參加 4 月份在牛津大學舉(ju) 行的為(wei) 期 4 天的牛津訓練營 (Oxford training camp)。繼而選拔出 5 至 10 人,進行進一步的各種培訓,然後代表英國??參加每年 7 月份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對於(yu) 中國的參賽學生,所謂的 BPhO 一般指的是第一輪 (Round 1)。第一輪對於(yu) 英國本土參賽的大約 2000名學生來說,獎項設置及獲獎人數如下:
所以大概的獲獎比例是:
超級金獎 (Top Gold) —— 前 2~3%,
金獎 (Gold) —— 前 8%,
銀獎 (Silver) —— 前 16%,
銅獎I —— 前 30%,
銅獎II —— 前 45%。
各獎項的獲獎人數一定,所以這個(ge) 比例每年都會(hui) 根據參賽人數略有變化。
下圖給出了 2015、2016 兩(liang) 年各個(ge) 獎項的獲獎分數線(折合為(wei) 百分製),需要指出的是這兩(liang) 年的試卷滿分為(wei) 80 分,而不是近幾年的 100 分。
可見,這兩(liang) 年的分數線相差不小,反映了 2015 年的試卷較難、而 2016 年的試卷較為(wei) 容易。由上表,若想獲得金獎,滿分 100 分的話,至少也要拿到 60 分,若能拿到 80 分,則金獎比較穩了。這挺難的,畢竟金獎對應著全英國物理前 150 名的學生。
中國學生參照英國學生的獲獎分數線來決(jue) 定是否得獎。所以如果中國的參賽學生普遍成績優(you) 秀,獲獎比例還會(hui) 更高一些。如果在 Round 1 中有幸獲得超級金獎 (Top Gold),還會(hui) 受邀參加 Round 2 的比賽。但由於(yu) 國籍的限製,無論在 Round 2 中獲得多高的分數,都無法入選接下來的牛津訓練營、及代表英國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了。
英國物理奧賽是由牛津大學物理係統一改卷評審,是英國最高水平的高中物理競賽,含金量很高。所以如果能在 BPhO Round 1 中取得優(you) 異成績,會(hui) 增加申請世界名校理工科專(zhu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而且牛津、劍橋有些“懶”,他們(men) 會(hui) 把一些 BPhO 的考試真題簡單改編一下、作為(wei) 牛劍的大學麵試試題。所以準備 BPhO 也等於(yu) 在準備未來牛津、劍橋的麵試,可謂一箭雙雕!
下麵重點說說 Round 1 的考試內(nei) 容和形式。考試內(nei) 容橫跨高中物理所學的一切知識,那麽(me) 高年級的學生學得多、會(hui) 更有優(you) 勢一些。但 Round 1 的特點是你可以從(cong) 眾(zhong) 多題目中選自己會(hui) 的來做,所以即使有一些知識點沒學過也ok。
具體(ti) 來講 BPhO Round 1 總分 100 分,又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Sections,每個(ge) Section 是 50分。Section 1 主要會(hui) 給你 18 到 20 道簡答題,每道題的分值一般在 2 到 7 分不等,所有題目的總分在 70 至 90 之間。也就是說在這 70 到 90 分的題目中你能答對 50 分的題目就足夠了,多答題也不會(hui) 給你更多的分數了。
針對 Section 1 的特點,我給出的建議是上來先盡量挑著自己熟悉的知識點來做,爭(zheng) 取在最短的時間內(nei) 把自己認為(wei) 容易的題做完。不要因為(wei) 一道題不會(hui) ,卡在那裏,浪費很多時間。BPhO Round 1 的答卷時間非常寶貴,每個(ge) Section 隻有 1小時20分鍾 (即 80 分鍾),對應每個(ge) Section 滿分 50 分來說,相當於(yu) 每 1 分值的題目隻有 1.6 分鍾的時間來做。
舉(ju) 個(ge) 例子,比如一道 5 分的題,對應的時間本應是 5 x 1.6 = 8 分鍾,你卻用了 20 分鍾來思考這道題,那麽(me) 顯然是浪費了很多時間。有的時候可能就是一道題出錯了(畢竟出題人也是人,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很難保證每道題都完全沒問題),你在那裏花了很久很久做一道錯題,顯然不值。
下麵給出一張題目分值和其對應的作答時間的表,希望你能更好地把握Section 1 的做題節奏:
針對 Section 1 部分,我的建議是先篩選出自己比較有把握的一些題作答,把解題過程寫(xie) 清楚,盡快完成;剩下的時間再找找自己相對更有把握的題,盡量作答、至少把思路寫(xie) 清楚。
BPhO 競賽與(yu) 眾(zhong) 不同的一點是它沒有一道選擇題,全是簡答題,所以即使你答案錯了,但如果思路正確、且能清晰地呈現給評分官,就能得到大部分分數。再強調一遍,把自己的解題思路、過程寫(xie) 清楚非常重要!
Section 2 部分是所謂的主題大題 (Long-answer Thematic Questions)。從(cong) Question 2 開始到 Question 6,一般會(hui) 有五道大題。每道大題對應不同的主題,比如第一大題可能是關(guan) 於(yu) 天體(ti) 運動的、第二大題可能是簡諧運動、第三大題可能是電磁學、第四大題可能關(guan) 於(yu) 電容充放電、第五大題也許是光學等等。
你隻需、也必須選擇其中的兩(liang) 道大題來做,每道大題 25 分,Setion 2 部分滿分也是 50 分。Section 2 部分開始前有 5 分鍾預覽試卷的時間,建議用這段時間快速閱讀出五道大題所對應的主題分別是什麽(me) ,然後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主題去做。如果自己對三道大題的主題都熟悉,建議再迅速閱讀這三道大題下的小問,比較一下哪個(ge) 大題的小問容易上手?哪個(ge) 做起來比較節省時間?
Section 2 部分也是 80 分鍾的時間完成 50 分值的題,折合是每 1 分值對應的時間是 1.6 分鍾,和 Section 1 一樣。80 分鍾做兩(liang) 道大題表麵上看起來時間還算充裕,但實際上每道大題都包含很多小問,涉及的計算量也大,所以做題時要爭(zheng) 分奪秒。
具體(ti) 來說,每道大題一般包含 4 到 6 個(ge) 小問,雖然這些小問隸屬於(yu) 同一個(ge) 主題、對應類似的知識點,但它們(men) 之間一般沒有相互聯係。也就是說即使 a) 問你不會(hui) 做,也可以跳過 a)、嚐試 b);即使 d) 問不會(hui) 做,也可以直接做 e) 問。但一般來講,出題人會(hui) 把他認為(wei) 簡單的題目放在前麵,把難一些的小問放在後麵。
總之,Section 2 的總體(ti) 答題策略和 Section 1 差不多,挑選自己熟悉的兩(liang) 個(ge) 主題,然後盡快把自己有把握的小問做完,剩下的時間再攻那些自己不太會(hui) 的,把思路和過程寫(xie) 清楚。千萬(wan) 不要一開始就在一個(ge) 小問中糾結、浪費太多時間,如果碰巧遇到出題者出錯了一個(ge) 小問,你花費很多時間做一道錯題,太不值了~
最後要囑咐的一點是 BPhO Round 1 本質上就是個(ge) 考試,考前如果能多做一些曆年的真題,熟悉真題的出題思路與(yu) 解題方法,並適當地進行定時模擬訓練,對成績會(hui) 有很大幫助。另外 BPhO 比較注重考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所以通過曆年的真題,也要注重練習(xi) 自己的公式運算效率、和對計算器的熟練度。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