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校2023年強基入圍結果均已出爐,今年的強基入圍線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又預示著強基怎樣的發展趨勢?清北兩(liang) 校入圍結果又各自呈現何種特征?歡迎大家與(yu) 機構一起討論。
北大“升”,清華“寬”
清北入圍結果差異明顯
清北作為(wei) 國內(nei) 最頂尖的兩(liang) 所院校,其入圍標準曆年均保持高位。今年清北兩(liang) 校入圍分數線依舊明顯高於(yu) 其他院校,但與(yu) 去年數據相比,清北兩(liang) 校卻顯現出不同特征。
北大更受考生歡迎
今年北京大學入圍分數線和位次整體(ti) 有所上升,例如在位次方麵,湖南省入圍位次由去年的440名前進至405名,山西省入圍位次由去年的176名前進至140名。
入圍位次的前進,也表示有更多高分考生選擇北大強基,相較去年,今年的北大更受歡迎。
清華覆蓋“位次範圍”加寬
相較去年,清華入圍分數線同樣有所上升,但其入圍位次,整體(ti) 來看卻略有下降。
入圍位次的下沉,也代表清華強基可以覆蓋更寬的“位次範圍”,更多考生可以衝(chong) 刺清華,例如在遼寧省,2022年僅(jin) 前216名可入圍校測,但今年,全省前632名均可在校測中,爭(zheng) 取上岸清華的機會(hui) ,這對相應位次的考生來說,是難得的機會(hui) 。
破格生“三級分流”
競賽背景趨於(yu) 基礎性
今年入圍結果所表現出的另一個(ge) 特點即是,破格生不再過度集中在清北兩(liang) 校,華東(dong) 五校及其他優(you) 質985院校,也有可觀數量的破格生入圍。
例如,今年浙江大學共有47名金銀牌考生破格入圍浙大麵試;南開大學和武漢大學也有可觀數量的金銀牌考生,入圍校測……
自2020年開始,學科競賽金銀牌數量快速上升,而清北破格生接收能力有限,所以自去年始,清北開啟破格生審核,部分金銀牌考生被分流至以華五為(wei) 主的頭部院校。今年複旦、上交、南大跟進破格審核製度,金銀牌考生被再度分流,其他優(you) 質院校破格生招收情況也出現了改變,“清北”+“華五”+“其他優(you) 質院校”的“三級分流”模式正在形成。
金銀牌也未必能入圍清北,是否競賽就不值得投入了呢?
其實不然。學科競賽中,獎牌數量的大幅增長,考生獲獎難度隨之相對降低,不可否認,這的確使得獲獎考生所獲優(you) 惠有所下降,但也需要看到,競賽背景在頭部院校的強基選拔中,其基礎性也愈加明顯,擁有競賽背景的考生,也將成為(wei) 頭部院校的主要招生對象。
因此我們(men) 也建議,中學和有誌於(yu) 強基的考生,應更加重視競賽培養(yang) 和學習(xi) 。中學應致力於(yu) 建立和完善競賽培養(yang) 製度,加強對學生的篩選和培養(yang) ;考生也應利用各種機會(hui) 了解競賽,參與(yu) 競賽,盡可能爭(zheng) 取高級別獎項。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