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31日,來自全國各地、香港地區以及海外的140餘(yu) 名數學才女參加了首屆丘成桐女子中學生數學競賽,展現了超群的數學能力和對數學學科的熱愛,用實力證明 “女生能學好數學”。25人分獲 “諾特獎”金獎、銀獎、銅獎和優(you) 勝獎。來自成都市第七中學(林蔭校區)的楊夢琪勇奪金獎。
金獎得主楊夢琪通過遠程連線發表了獲獎感言。“數學是神聖而美妙的殿堂,宇宙中千變萬(wan) 化、絢麗(li) 多彩的事物,究其根本是數學的表達,數學能夠以其強大的力量描述大千世界,是我們(men) 探索宇宙奧秘,進入思想與(yu) 精神至深之處的燈塔,數學也是能夠讓人們(men) 過上更好生活的工具。
由於(yu) 古代女性不能受到同等教育,家喻戶曉的女數學家寥寥無幾,但她們(men) 以對真理的執著和對數學的熱愛,克服重重困難,依然擁有著不朽的成就。
我們(men) 有幸生於(yu) 這樣的時代,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都可以用學識和智慧征服世界,體(ti) 會(hui) 數學之美。感謝本次競賽,讓我們(men) 與(yu) 高等數學進行了一場美妙的邂逅,更加深入了解這獨一無二的、集嚴(yan) 謹性、邏輯性、科學性、實用性與(yu) 藝術性於(yu) 一身的學科。希望學妹們(men) 踴躍參加下一屆比賽,讓我們(men) 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hui) ,追求自然的真相,發現、探索並傳(chuan) 承數學之美,為(wei) 數學大廈添磚加瓦,成為(wei) 數學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劉睿韜作為(wei) 獲獎選手代表表達了對發展中國基礎科學的責任和夢想。
"傳(chuan) 統觀念認為(wei) ,女孩子學數理不如男生,但我始終不認可,我覺得隻要有興(xing) 趣並願意為(wei) 此努力,就一樣有機會(hui) 摘得數學這顆我心目中的明珠。
作為(wei) 有理想、對數學有著深深熱愛的女中學生,我們(men) 有責任為(wei)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貢獻,有責任在基礎學科特別是數學領域努力奮鬥,成為(wei) 數學領域的深耕者。今天的比賽隻是一個(ge) 開始,無論結果如何,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cong) 你心,無問西東(dong) 。"
在頒獎典禮上,丘成桐教授難掩喜悅之情。
“我希望未來10年內(nei) ,年輕的數學家至少有 2 名拿到數學‘菲爾茲(zi) 獎’,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men) 要學習(xi) 奧運冠軍(jun) 鄧亞(ya) 萍的精神,能夠在最困難的情況下,有最大的決(jue) 心,非要達到不可,我想我們(men) 有希望能夠達到。希望我們(men) 的老師和同學們(men) 都有決(jue) 心,抓住中國數學能夠領導全世界的機會(hui) 。”
奧運冠軍(jun) 、乒乓球大滿貫得主鄧亞(ya) 萍應邀出席,她希望越來越多女生能加入基礎科學研究,取得優(you) 秀成績並站在世界舞台上。
“大家一般認為(wei) 女孩學文科多一點,理工科稍微少一點,但今天我們(men) 女生應該有這個(ge) 信心,其實我們(men) 本身並沒有太多性別差異,取決(jue) 於(yu) 有沒有信心和決(jue) 心把事情做好,女孩子一樣能夠學好數學,像中國的女運動員一樣在世界舞台上取得輝煌的成就。中國女性有這個(ge) 能力和力量。更多女性的參與(yu) ,我們(men) 一定能頂起半邊天,甚至超過半邊天。”
談及競賽題目設置,評委代表、清華大學助理教授餘(yu) 成龍認為(wei) ,本次競賽深度和廣度很有示範意義(yi) ,且並非著眼於(yu) 技巧考核,而是提供給學生窺見數學研究世界的窗口,推動學生思考。
“比如說第5題的不等式問題,其背景就是丘成桐教授在研究流形上的調和函數,以及和鄭紹遠教授研究Minkowski空間中的Bernstein問題用到的不等式。第6題的組合恒等式,在Fields獎獲得者Okounkov與(yu) 合作者在計數幾何的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出席頒獎典禮的嘉賓還有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沈向洋、美國賓夕法尼亞(ya) 大學教授丁劍、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jun) 、黨(dang) 委書(shu) 記方妍、“同一數學人才培養(yang) 基金”捐資人呂墨竺的母親(qin) 呂宇航女士、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袁桅女士等。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