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hO考試重難點及考試範圍說明!付備考建議 - 伟德的官网

BPhO考試重難點及考試範圍說明!付備考建議

暑期來臨(lin) ,很多同學都會(hui) 抓住這個(ge) 集中衝(chong) 刺的大好機會(hui) ,通過科研、競賽等活動充實自己的履曆,上次TD給同學們(men) 帶來了AMC數學競賽的相關(guan) 訊息,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物理中一個(ge) 熱門競賽——BPhO。BPhO在物理界含金量超高,是英國用來選拔國家隊人才的競賽,也是英國水平最高的物理競賽。

BPhO考試的重難點

BPhO在所有的物理競賽中是一個(ge) 有難度且非常熱門的一個(ge) 物理競賽,原因在於(yu) 它是衝(chong) 擊藤校&G5等英美名校的必備加分項,那麽(me) 一定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拿下的。老師總結了三個(ge) BPhO的難點所在:

賽事考試範圍廣

為(wei) 什麽(me) 要學習(xi) AP物理1+2,要具備這些基礎;為(wei) 什麽(me) 學習(xi) AS的話要學完,或者要把SL給學完?

因為(wei) BPhO的考試範圍非常廣,像牛頓力學、經典力學、流體(ti) 力學、熱力學、電磁學、光學和近代物理等都要考,甚至是同學們(men) 平常在考試過程中遇到的實驗相關(guan) 的一些不確定度的計算也會(hui) 考到。換句話來說,BPhO考試有範圍嗎?

可以說沒有範圍,隻要是物理它就考 因此同學們(men) 在學完知識的基礎上,相當於(yu) 賽事裏麵絕大多數的知識都學過了,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對於(yu) 知識的認識深度的問題了。

數學要求能力高

有的同學可能還沒有學過一些微積分的知識,但是如果有想法參加這樣的競賽,那就需要著手去準備數學能力了。目前距離考試還有接近小半年的時間,這個(ge) 時間用來提升數學能力是完全寬裕的

題目的模型複雜

大家平常學習(xi) 的物理是比較理想化的一種狀態,有些條件非常理想,但是競賽的情況是非常接近生活實際的,大家日常生活天天見的一個(ge) 小場景,可能用現在所學的物理知識是無法解決(jue) 的,需要專(zhuan) 門去學習(xi) 這樣的課程來指導或者是引導大家該如何去思考。

老師建議同學們(men) 要有意識的建立物理思維,第一個(ge) 原因:想要解決(jue) 任何一個(ge) 事情,在找到方法論的情況下是能夠很快上手解決(jue) 這件事情。同學們(men) 第一次做競賽題,突然就遇到不同的情況,自己也不知道從(cong) 哪兒(er) 開始想,這時是會(hui) 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如果是在提前花費了時間去準備的情況下,這種方法論或者物理思維不斷地灌輸、滲透到自己的腦中,這種難題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個(ge) 原因:從(cong) 老師帶過的學生,結合他們(men) 的情況來考慮,他們(men) 普遍對於(yu) 物理學科是越來越感興(xing) 趣的。因為(wei) 平常感覺學習(xi) 物理是非常枯燥的,和生活實際有點接近,但是接近程度貌似也不是特別大,這個(ge) 時候如果能夠通過自己的物理思維去進行思考、分析,再加上一些計算,好像就真的能夠把這麽(me) 一個(ge) 生活場景給解決(jue) ,這個(ge) 時候成就感是非常足的,非常激發大家對於(yu) 理科的學習(xi) 興(xing) 趣。並且,鍛煉的思維不僅(jin) 僅(jin) 能用到物理方麵,甚至能夠打開整個(ge) 人的思維能力用於(yu) 生活和學習(xi) 中的其他方麵。

另外還有一點老師要提醒各位同學,隻要題目是和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場景,它的計算量一般來說是比較大的,不僅(jin) 僅(jin) 會(hui) 涉及到微積分的計算。因為(wei) BPhO雖然說是在考察物理,但是其實也在考察一部分數學能力,也就是它題目中給的數據不是那麽(me) “好看”,計算起來會(hui) 覺得這個(ge) 式子挺“醜(chou) ”,但其實是對的,這樣的目的就是在考察學生們(men) 的筆算能力。

BPhO與(yu) 國際大考的銜接

由於(yu) 大家都身處不同的學習(xi) 體(ti) 係,每個(ge) 體(ti) 係在物理方麵的學習(xi) 內(nei) 容和進度都是有所不同的,老師針對不同體(ti) 係的學生分別講解了體(ti) 係與(yu) BPhO競賽的聯係以及需要提升的能力都有哪些。

AL學生

對於(yu) AL學生,首先如果同學們(men) 學的是AS,那麽(me) 在基礎知識方麵還沒有完全覆蓋到BPhO的考試範圍,因此需要把知識麵給打開,往外拓展

如果同學們(men) 學的是A-Level,已經學到A2這個(ge) 水平並且學完了,那麽(me) 對於(yu) BPhO競賽考試的所有基礎範圍都已經覆蓋到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對於(yu) 物理知識深度的理解,鍛煉一些分析技巧,提升自己數學的微積分能力,不能停滯在隻會(hui) 一些加減乘除的計算上,需要更高級別的能力。

IB學生

對於(yu) IB的學生,SL部分學的知識還是挺多的,High Level也是在SL的知識深度上有所加深。HL可能還會(hui) 再學習(xi) 一些新的知識,例如相對論等,這些知識對於(yu) 學習(xi) BPhO有非常大的幫助。

當然同學們(men) 聽到相對論的時候不要特別害怕,BPhO的考試在Round 1回合考相對論是非常罕見的,近十幾年可能就考過一次,而且隻是一個(ge) 小公式的應用,因此大家不要對於(yu) 物理上的神-愛因斯坦先生提出的相對論特別害怕。

另外,IB學生的High Level的深度其實是比AS或者是學完了A-Level的A2的深度要更深一些,甚至比AP物理學完1+2更深,因此,如果學完了High Level,從(cong) 深度上來看老師認為(wei) 是沒有問題的

那麽(me) 接下來需要解決(jue) 的就是微積分這個(ge) 問題,因為(wei) 無論是A-Level體(ti) 係還是IB體(ti) 係,在物理方麵是基本上不會(hui) 要求大家用微積分來解決(jue) 物理問題,所以平常自己要注意補充數學能力。並且由於(yu) Section 2是很長的一道題目,可能題幹就需要占用2張A4紙,因此大家也要提升自己短時間挖掘問題本質的能力。題目可能描述的是一個(ge) 生活場景,但是你要能夠快速的從(cong) 裏麵把物理思維or物理框架給抽出來。

例如,汽車平常在馬路上轉彎的場景,對於(yu) 物理思維的體(ti) 係框架就是它在考察圓周運動,這個(ge) 汽車在轉彎的時候會(hui) 受到什麽(me) 呢?是什麽(me) 樣的力來讓它實現這樣的圓周運動?這是從(cong) 生活場景提煉出來物理模型,然後進行應用,隻不過在準備競賽的時候,它所描繪的那種生活場景可能會(hui) 更加複雜或更加細節,而這些其實才是讓問題更加難以實現的地方,隻是大家平常給忽略掉了。

AP學生

對於(yu) AP的學生來說,目前AP物理1學的是力學的知識,AP物理2學的是電學、光學、熱力學或者是磁,把1和2都學完之後再學習(xi) 的知識範圍的寬度是能夠覆蓋到BPhO絕大部分甚至90%的考點,隻不過大家平常練習(xi) 的題目是比較簡單的,想要參加這個(ge) 競賽,需要大幅度提升自己對於(yu) 知識理解的深度、定量計算的能力,即微積分

對於(yu) 學完了AP物理的C力學和電磁學的同學來說,知識深度以及微積分的能力是可以的。但是,那些題目是比較標準化的,也就是存在一些理想情況,最多是稍微實際了一下,但是競賽的題目會(hui) 更實際,需要考核的因素會(hui) 更多。同學們(men) 如果僅(jin) 僅(jin) 學完了AP物理的C力學和電磁,那麽(me) 有一些知識是沒有覆蓋到的,比如說光學、熱學、流體(ti) 力學等,需要額外補充一下。

備考節奏

同學們(men) 在準備競賽的時候可能會(hui) 比較迷茫,不知從(cong) 何下手也不知應該何時開始準備,鑒於(yu) 此,老師從(cong) 時間規劃、真題練習(xi) 、拓展閱讀三個(ge) 方麵給大家做了一些建議。

提前半年做準備

老師給大家建議的備考時間是基本上要提前半年左右

第一個(ge) 原因:BPhO的考試範圍比較廣。如果大家在臨(lin) 考前發現要考的知識點自己都會(hui) 就會(hui) 非常安心,但是現在發現原來它要考這麽(me) 多知識,趁著還有半年的時間就需要抓緊準備了,學習(xi) 一些之前沒有補充過的物理知識,這是需要時間的。

第二個(ge) 原因:競賽考的寬度和深度都比較大,大家需要時間提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包括計算能力,這些需要同學們(men) 花時間去累積,不能在第一天學了微積分,第二天學了物理上的一個(ge) 新知識,第三天就可以靈活的把微積分的體(ti) 係應用到物理知識了,大家基本上是做不到這樣的,因此需要時間適應。

老師每年都會(hui) 在臨(lin) 考前一個(ge) 月or半個(ge) 月,突如其來的會(hui) 有一批學生進來上課,作為(wei) 老師當然是希望同學們(men) 能夠拿獎,但是可能真的會(hui) 有些來不及,這個(ge) 競賽不像物理碗那樣都是選擇題,基礎知識也不是特別難,題過一過,提高做題速度就行了。這是真的需要花時間花精力來準備的一個(ge) 競賽,所以老師建議大家提前半年左右開始準備。

刷真題

另外老師建議同學們(men) 一定要去刷真題。因為(wei) 它的題目整體(ti) 是比較難的,而且題目長,尤其是round 1的section 2或者round 2回合後邊的這兩(liang) 部分,題幹就基本上能夠占滿兩(liang) 張A4紙,因此需要花時間去適應這樣的讀題節奏。要考慮自己能不能在考試的規定時間內(nei) 把分數拿到,老師建議大家至少得刷夠5套題目

在section 1中實際上會(hui) 涉及到所有的知識,同學們(men) 去挑自己會(hui) 的題寫(xie) 就行,預選個(ge) 50分就可以了。section 2其實也是挑題去做,從(cong) 4or5道題目中挑2道大題,這2道大題得選自己有把握的 什麽(me) 叫有把握?就是一道大題中,不一定完全隻考某一個(ge) 知識點,但是某一個(ge) 知識點需要涉及到80%以上的占比,而這個(ge) 知識點就是你學的非常好的,剩下的20%的小題幹可能再和其它知識去雜糅一下。

物理的範圍比較廣,你得清楚自己適合做哪些題目,自己哪塊兒(er) 學的好,覺得哪塊比較簡單容易上手,這個(ge) 時候再去做題,就會(hui) 有目的的去挑著這樣的題目去做。 要想找到這種題感,需要對自身非常了解,隻有通過刷題才能感受到

拓展閱讀

除了找到適合自己的題型,同學們(men) 可以考慮打開思維。例如22年有一個(ge) 題目考到了一張非常好看的宇宙背景的圖片—創生之柱,結合同學們(men) 現在的物理知識,題目給到一些信息,需要大家解決(jue) 一些物理問題。基本上整個(ge) 競賽題目的設計都是會(hui) 結合一些當下物理的前沿。

因此老師建議大家多去讀一讀科學類的新聞,了解最近發生了哪些大事,然後可以去拓展研讀,多讀一些大學教材,這個(ge) 對大家的知識深度的理解是非常有幫助的,它可能會(hui) 從(cong) 生活中特別簡化的一個(ge) 小點再抻出來一個(ge) 點去研究,它研究的手段就是微元的方法,從(cong) 微積分的角度去理解,所以它也是在建立你解決(jue) 生活實際問題的一種思維,對大家參賽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申請前如何深入了解美國大學?

下一篇

第38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證書領取即將截止!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