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英才計劃”實施方案公布!覆蓋20個城市清華北大等39所高校

近日,中國科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正式公布《2022年“英才計劃”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2022年,“英才計劃”實施範圍進一步拓展,培養(yang) 高校增至39所高校,覆蓋20個(ge) 城市,計劃培養(yang) 1200名左右品學兼優(you) 、學有餘(yu) 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

《方案》指出,報名“英才計劃”的學生相應學科成績排名應在年級前10%,或者綜合成績排名在年級前15%。學生根據個(ge) 人興(xing) 趣愛好選報導師,並提交相應材料。英才計劃省級管理辦公室和高校將聯合對報名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創新潛質進行筆試、麵試。

《方案》強調,“英才計劃”導師原則上應從(cong)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ang) 計劃”導師中推薦,以兩(liang) 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為(wei) 主。導師應組建由熱心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專(zhuan) 家組成的培養(yang) 團隊,團隊成員原則上應具備博士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

據了解,“英才計劃”的培養(yang) 遵循興(xing) 趣導向和名師引領的原則。導師會(hui) 從(cong) 中學生的興(xing) 趣和特點出發,遵循因材施教原則,製定切實可行的培養(yang) 方案,使學生實質參與(yu) 科學研究,鍛煉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基礎學科的興(xing) 趣。對於(yu) 興(xing) 趣愛好或科研項目屬於(yu) 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的學生,可以推薦高校內(nei) 部不同學科導師、不同實驗室或校際間的合作共同培養(yang) 。

此外,“英才計劃”各學科工作委員每年會(hui) 組織優(you) 秀學生參加學術會(hui) 議、培訓班、大師報告、夏(冬)令營、論壇、交流會(hui) 等多種學科交流活動。英才計劃全國管理辦公室將組織野外考察等綜合性實踐活動,選拔推薦優(you) 秀學生參加伟德betvlctor1946或交流活動,與(yu) 國外優(you) 秀青少年、科學家進行交流,提高對世界科學前沿的認識,開闊國際科學視野。

“英才計劃”學生培養(yang) 周期為(wei) 一年(2022年1-12月)。培養(yang) 周期結束後,學生可報名參加下一年度的培養(yang) ,導師將給予優(you) 先考慮。2021年11月8-19日,符合申報標準的學生可根據個(ge) 人興(xing) 趣愛好、學科特長在網絡工作平台申報並選報導師。

2022年“英才計劃”工作實施方案
一、目的
選拔一批品學兼優(you) 、學有餘(yu) 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使中學生感受名師魅力,體(ti) 驗科研過程,激發科學興(xing) 趣,提高創新能力,樹立科學誌向,進而發現一批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優(you) 秀中學生,並以此促進中學教育與(yu) 大學教育相銜接,建立高校與(yu) 中學聯合發現和培養(yang) 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有效模式,為(wei) 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不斷湧現和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hui) 氛圍。

二、實施範圍
(一)城市
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太原市、遼寧省大連市、吉林省長春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上海市、江蘇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廈門市、山東(dong) 省濟南市、湖北省武漢市、湖南省長沙市、廣東(dong) 省廣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雲(yun) 南省昆明市、甘肅省蘭(lan) 州市、陝西省西安市。

(二)高校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開大學、山西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ye) 大學、複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dong) 理工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山東(dong) 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雲(yun) 南大學、蘭(lan) 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

(三)學科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

(四)試點省份及高校
河北省(河北師範大學)、內(nei) 蒙古自治區(內(nei) 蒙古大學)、遼寧省(東(dong) 北大學)、河南省(鄭州大學)、重慶市(重慶大學)。

三、導師推薦與(yu) 學生遴選
(一)導師推薦
“英才計劃”導師原則上應從(cong)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ang) 計劃”導師中推薦,以兩(liang) 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為(wei) 主。參與(yu) 高校根據工作計劃推薦導師人選,省級管理辦公室根據導師條件進行審定後,正式成為(wei) “英才計劃”導師。新增導師獲得主辦單位頒發的導師聘書(shu) ,往屆導師自動進入“英才計劃”導師庫。導師應組建由熱心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專(zhuan) 家組成的培養(yang) 團隊,團隊成員原則上應具備博士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

(二)學生遴選
省級管理辦公室根據《“英才計劃”中學參與(yu) 辦法(試行)》有關(guan) 要求確定參與(yu) 中學,並聯合相關(guan) 高校及中學向中學生廣泛開展宣傳(chuan) 動員工作。中學負責推薦品學兼優(you) 、學有餘(yu) 力、對基礎學科具有濃厚興(xing) 趣的高中一年級和高中二年級學生參加報名。學生相應學科成績排名應在年級前10%,或者綜合成績排名在年級前15%。學生根據個(ge) 人興(xing) 趣愛好選報導師,並提交相應材料。

省級管理辦公室和高校聯合對報名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創新潛質進行筆試、麵試。筆試可選用全國管理辦公室提供的五學科潛質測評試題,也可自行命題。省級管理辦公室和高校根據學生報名材料和筆試情況確定進入麵試人數,麵試學生與(yu) 入選學生比例原則上不少於(yu) 3:1。學生通過麵試後進入培養(yang) 環節。

2022年計劃培養(yang) 中學生1200名左右。每位導師培養(yang) 學生數原則上不超過5人。

四、學生培養(yang)
(一)培養(yang) 周期
“英才計劃”學生培養(yang) 周期為(wei) 一年(2022年1-12月)。培養(yang) 周期結束後,學生可報名參加下一年度的培養(yang) ,導師將給予優(you) 先考慮。

(二)培養(yang) 原則
1.興(xing) 趣導向。導師應從(cong) 中學生的興(xing) 趣和特點出發,遵循因材施教原則,製定切實可行的培養(yang) 方案,使學生實質參與(yu) 科學研究,鍛煉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基礎學科的興(xing) 趣。
2.名師引領。“英才計劃”導師以著名科學家為(wei) 主,注重發揮著名科學家在精神熏陶、學術引領和人格養(yang) 成中的重要作用。導師及培養(yang) 團隊應著眼於(yu) 為(wei) 國家培養(yang) 未來拔尖科技創新人才,嚴(yan) 格要求,精心培養(yang) ,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科學誌向。

(三)培養(yang) 方式
1.導師培養(yang) 。導師應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平台和學術資源對學生進行培養(yang) 。導師根據學生不同特點,采取指定閱讀書(shu) 目、參加學術討論、聽取學術報告、指導課題研究等方式培養(yang) 學生,使學生真正了解學科發展方向,切實體(ti) 驗科研過程。對於(yu) 興(xing) 趣愛好或科研項目屬於(yu) 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的學生可以推薦高校內(nei) 部不同學科導師、不同實驗室或校際間的合作共同培養(yang) 。
導師應保證必要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保證學生見麵次數,對學生進行當麵指導。導師應要求學生投入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培養(yang) 周期內(nei) 到校參加培養(yang) 不應少於(yu) 10次,並督促學生在每次活動後登陸網絡平台提交《成長日誌》,記錄培養(yang) 過程。
2.中學培養(yang) 。參與(yu) 中學需選派科技教師或學科教師對學生進行基礎科研技能培訓和溝通方式指導,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培養(yang) 任務,配合高校導師做好學生日常培養(yang) 。
3.科學實踐與(yu) 交流活動。各學科工作委員會(hui) 每年組織優(you) 秀學生參加學術會(hui) 議、培訓班、大師報告、夏(冬)令營、論壇、交流會(hui) 等多種學科交流活動。全國管理辦公室將組織野外考察等綜合性實踐活動,選拔推薦優(you) 秀學生參加伟德betvlctor1946或交流活動,與(yu) 國外優(you) 秀青少年、科學家進行交流,提高對世界科學前沿的認識,開闊國際科學視野。

五、學生評價(jia)
為(wei) 加強對學生培養(yang) 工作的動態管理,明確階段性培養(yang) 目標,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全國管理辦公室對學生進行中期評價(jia) 和年度評價(jia) 。

(一)中期評價(jia)
7月底前,省級管理辦公室、高校以學科為(wei) 單位組織學生進行中期匯報,解答學生問題,明確下半年培養(yang) 目標,協調解決(jue) 培養(yang) 中的問題。同時由導師團隊結合學生日常培養(yang) 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jia) ,不合格者退出培養(yang) ,由高校、省級管理辦公室匯總後報全國管理辦公室。

(二)年度評價(jia)
11月,學生提交課題報告、培養(yang) 報告(包括讀書(shu) 報告、文獻綜述、實驗記錄、小論文等)、《成長日誌》、導師評價(jia) 等材料。全國管理辦公室從(cong) 科學興(xing) 趣、學科基礎知識、創新及科研潛質、綜合能力、英語交流能力等方麵對學生進行全麵考察,評選出年度優(you) 秀學生、合格學生和參加伟德betvlctor1946及交流活動候選學生。評價(jia) 為(wei) 合格和優(you) 秀的學生授予《培養(yang) 證書(shu) 》,評價(jia) 為(wei) 不合格的學生不授予《培養(yang) 證書(shu) 》。

六、學生跟蹤與(yu) 服務
省級管理辦公室將學生跟蹤與(yu) 服務工作納入“英才計劃”全年工作計劃,聯合中學、高校持續加強“英才庫”共建共享。各參與(yu) 單位要加強學生管理,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發現和培養(yang) 學生跟蹤的骨幹力量。參與(yu) 中學要重點加強對學生高中畢業(ye) 去向的追蹤;實施高校要重點加強對升入本校的學生培養(yang) 情況,特別是進入“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ang) 計劃”情況及後續發展情況的追蹤;省級管理辦公室要組織往屆學生積極參加“英才計劃”活動,同時做好到本地區就學就業(ye) 的學生聯係指導工作,保持並增強“英才計劃”吸引力和凝聚力。

全國管理辦公室會(hui) 同省級管理辦公室、高校、中學等,積極創造條件,為(wei) 往屆學生提供學業(ye) 、職業(ye) 發展等方麵的支持和服務,促進他們(men) 更好發展。

七、組織保障
“英才計劃”工作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相關(guan) 高校、省級科協、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學共同參與(yu) 實施。具體(ti) 職責如下:

(一)中國科協和教育部
中國科協和教育部成立由國內(nei) 知名專(zhuan) 家和學術帶頭人組成的英才計劃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負責對計劃實施提供指導、建議、谘詢和評估。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下設5個(ge) 學科工作委員會(hui) ,負責對學生培養(yang) 工作進行調研、督導,組織學科交流活動和學科論壇,對本學科培養(yang) 工作進行評估。
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負責製定實施方案、確定參與(yu) 高校、提供經費資助、組織專(zhuan) 家對項目實施提供谘詢指導、為(wei) 項目實施提供相關(guan) 資源支持,對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ge) 人進行表彰獎勵,並對項目進行實時監督。全國管理辦公室設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擔“英才計劃”日常管理工作。

(二)參與(yu) 高校
參與(yu) 高校負責確定具體(ti) 部門(如教務處、科研處等)協調和組織工作實施,將“英才計劃”與(yu) 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工作相結合,共同部署,資源共享。具體(ti) 職責包括推薦導師人選;協助省級管理辦公室做好學生筆試、麵試等選拔工作;開放學校優(you) 質科技教育資源,推動培養(yang) 工作與(yu) 學校特色優(you) 勢資源、特色活動相結合;組織學生參加科學實踐、實習(xi) 、學術報告等活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組織推薦學生參加國外夏令營、研討會(hui) 、短期考察等國際科技交流活動;將導師及團隊指導學生計入教育教學工作量;推動基礎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yang) ;完成年度工作總結,協助做好各項保障工作;配合做好工作評估等。

(三)有關(guan) 省級科協、教育行政部門
有關(guan) 省級科協與(yu) 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將“英才計劃”納入本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yang) 整體(ti) 規劃、納入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體(ti) 係;製定本地區“英才計劃”工作實施方案;確定參與(yu) 中學;組織和推進本地中學生的推薦、選拔、培養(yang) 工作;搭建高校導師與(yu) 中學教師交流平台;做好“英才計劃”宣講工作;對本地區“英才計劃”典型案例進行挖掘與(yu) 宣傳(chuan) ;組織本地區工作總結評估;做好學生跟蹤工作。省級管理辦公室設在省級科協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機構,承擔本級“英才計劃”日常管理工作。

(四)參與(yu) 中學
參與(yu) 中學負責推薦品學兼優(you) 、學有餘(yu) 力、對基礎學科具有濃厚興(xing) 趣的中學生;組建以校領導為(wei) 負責人,由科技教師等有關(guan) 人員組成的指導團隊,指派專(zhuan) 人負責日常工作,配備學科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建立與(yu) 導師團隊、省級管理辦公室的有效溝通機製,實時反饋培養(yang) 工作開展情況;將“英才計劃”納入本校研究性學習(xi) 課程、學科拓展課程、科技選修課程、創新實踐課程等課程體(ti) 係;對中學教師組織和指導學生科研實踐計入教育教學工作量;進一步加強校內(nei) 宣傳(chuan) 與(yu) 宣講,擴大受益麵;完成年度工作總結,協助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八、進度安排
(一)推薦導師
2021年10月30日前,參與(yu) 高校推薦符合條件的導師,經省級管理辦公室審定後,導師在網絡工作平台錄入個(ge) 人和培養(yang) 團隊信息,高校和省級管理辦公室審核通過。

(二)學生網上報名,省級管理辦公室審核
2021年11月8-19日,符合申報標準的學生根據個(ge) 人興(xing) 趣愛好、學科特長在網絡工作平台申報並選報導師。中學推薦至省級管理辦公室審核通過。

(三)學生學科潛質測試
2021年11月20-29日,省級管理辦公室和高校組織學生進行學科潛質測試。

(四)確定麵試名單
2021年11月30日-12月3日,省級管理辦公室和高校根據學生學科潛質測試結果劃定各學科分數線,報送網絡管理平台,確定進入麵試學生名單。

(五)導師麵試,報送學生名單
2021年12月4-19日,高校和省級管理辦公室按學科組織麵試,確定入選學生名單。省級管理辦公室將入選學生名單報全國管理辦公室備案。

(六)組織師生見麵會(hui)
2021年12月20-31日,省級管理辦公室組織高校導師、學生、中學指導老師和家長等共同參加師生見麵會(hui) ,進一步明確“英才計劃”的目的意義(yi) 、培養(yang) 內(nei) 容和參與(yu) 要求;導師與(yu) 學生以及中學指導老師建立聯係對接機製。

(七)學生培養(yang)
2022年1-12月,導師根據學生興(xing) 趣和實際情況提出培養(yang) 計劃,師生共同實施。省級管理辦公室和高校適時開展中期評價(jia) 。全國管理辦公室將組織冬令營、夏令營、野外科學考察等綜合實踐活動。

(八)年度評價(jia) 與(yu) 總結驗收
2022年11-12月,省級管理辦公室、高校和中學撰寫(xie) 並提交年度工作總結和驗收材料。全國管理辦公室對全部學生進行年度評價(jia) ,對年度工作進行總結驗收。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清華首屆丘成桐女子數學競賽獲獎名單公布

下一篇

參加全國奧賽可以保送清華北大嗎?哪些競賽含金量高?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