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這件事,留學生所在家庭和留學機構之間每每都有矛盾。如何在申請結果,申請愉快程度上,信息獲取上取得一個(ge) 平衡?是兩(liang) 者都需要去深思熟慮的一件事。而能達到這個(ge) 平衡的,其實隻有學生開啟半DIY模式,才可以實現這種功能。
半DIY學生自己操作自己的申請,掌控自己的申請賬號,多維度,高強度的搜集自己有關(guan) 專(zhuan) 業(ye) 、學校、獎學金、以及未來就業(ye) 求職等信息。學會(hui) 信息收集,進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加上具備初步的動手能力,才是留學申請路上可以最有效的可以規避大坑,或被割韭菜的途徑。
去英國留學這件事其實已經進入後半場,留學的紅利越來越少,留學慢慢的從(cong) 一件拿到學曆就有高回報的事,變成了留學可能是一件奢侈品投資的事,是否能溢價(jia) ,完全取決(jue) 你個(ge) 人和家庭。
所以性價(jia) 比越低的時候,更該從(cong) 申請源頭考慮留學這件事。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去英國留學建議半DIY申請的原因,你隻有把這件事足夠的去了解了,提升了你相關(guan) 的信息差和認知差,你才會(hui) 對留學的終局會(hui) 有一定的考量。申請隻是最初級的適應階段,後路還長。問題來了,半DIY模式下,留學生能拿到哪些好處?
一、你的申請你做主,你的賬號你掌控
所有的事情,假借他人之手,無論這個(ge) 人是親(qin) 朋還是好友,還是陌生的中介。其實都是一個(ge) 有風險的事情,隻是不同人風險等級不一樣。
雖然專(zhuan) 業(ye) 的事情找專(zhuan) 業(ye) 的人去做,但留學這個(ge) 事,其實可以把整體(ti) 板塊拆分出來。整個(ge) 核心重要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定校,選專(zhuan) 業(ye) 。二文書(shu) 的製作。其他其實真的都是自己力所能及能勝任的,不要說自己忙。也不要說自己不能勝任,自己研究下官網的申請,最多半小時,一個(ge) 申請就做完了,沒技術難度的。
你和留學中介最多的障礙在於(yu) ,你的信息不透明,你甚至拿不到你的賬號,你都不知道你要補材料了,你甚至不知道學校要求你補雅思成績才會(hui) 繼續受理。你也不知道被拒了該怎麽(me) 和學校argue聯係再爭(zheng) 取。這反而是因為(wei) 你不能足夠掌握自己的申請材料會(hui) 帶來的缺憾。畢竟留學機構或留學工作室,或個(ge) 人申請什麽(me) 的,他們(men) 即使你評估下來再專(zhuan) 業(ye) ,也是一對多,而你自己,對於(yu) 你的申請,是一對一。用心程度其實能決(jue) 定留學這個(ge) 事的好壞。
二、半DIY模式,可以有效防止被割韭菜
半DIY模式下,你其實承擔了很多申請的基礎活,很雜很瑣碎,需要不斷整理信息,需要去接觸上一屆學長學姐的申請結果。需要評估自己本身要專(zhuan) 業(ye) 為(wei) 主還是學校為(wei) 主,需要自己在過程中不斷做決(jue) 定。
也需要遇到問題中解決(jue) 問題。而這是你提升留學認知最快的途徑。你在這個(ge) 過程中,真的會(hui) 成長很多,甚至比很多中介都專(zhuan) 業(ye) 。你甚至會(hui) 具體(ti) 知道這個(ge) 學校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錄取人數多少,中國學生申請量多少,中國學生占比多少。課程量多不多,是否難畢業(ye) ,考核方式又如何。
專(zhuan) 業(ye) 卷不卷,是否該避免。這一係列的細節問題,很多機構其實不知道的。他們(men) 都是切大方向催你簽約,然後讓你進入標準化的流程而已。你因為(wei) 足夠了解這個(ge) 事,有足夠的信息支撐,多方麵的詢問。可以有效避免,哪些學校其實沒必要衝(chong) ,哪些學校和專(zhuan) 業(ye) 可以all in然後海申幾個(ge) ,以量來博概率。比如ucl和kcl這種學校。
而不是被其他人牽著走,從(cong) 而被割了一波又一波韭菜,留學申請過程中所有的衝(chong) 突無非就是你的實力和你的野心不匹配,從(cong) 而有巨大落差而已。當然少數確實被坑的案例也有。
三、半DIY下,可以把真正專(zhuan) 業(ye) 的事情交給專(zhuan) 業(ye) 的人做
前麵說過,留學的核心其實就是定校+文書(shu) 這兩(liang) 個(ge) ,沒有其他了,其他早期規劃你早應該做了。或者還能加半個(ge) ,也就是argue這個(ge) 事,這個(ge) 也能一定程度起死回生。也就是說,你可以把文書(shu) 和選校這個(ge) 事拆分出來給合適的人去弄。選校這種,你就找谘詢量大的,數據多的,每年集中做你們(men) 學校的人集中去谘詢,而且多問幾個(ge) 。核心推薦的肯定是共識學校,差異化的,就是需要你去參悟的,是衝(chong) 的還是過於(yu) 保底的,衝(chong) 的話,概率是多少?是你要去研究的。
文書(shu) 這個(ge) 東(dong) 西其實真的是最核心的一件事,文書(shu) 本身沒有標準版本。文書(shu) 的好壞其實有多種內(nei) 容結構。好的文書(shu) 核心隻有一點,就是對你整個(ge) 材料做一個(ge) 增量,是強推銷你自己的。你是什麽(me) 樣的人?你為(wei) 什麽(me) 適合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學校為(wei) 什麽(me) 選你?你的長短期職業(ye) 規劃是什麽(me) ,和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匹配嗎?你能給學校帶來什麽(me) ,你想從(cong) 學校得到什麽(me) ?這些問題其實本質是在思考,是需要你表達觀點,你對專(zhuan) 業(ye) 的理解,你想成為(wei) 什麽(me) 人,你得寫(xie) 出深刻的東(dong) 西,能打動招生官的東(dong) 西。
並根據不同學校,不同的要求去寫(xie) 好這個(ge) 東(dong) 西。比如IC側(ce) 重職業(ye) 規劃,KCL側(ce) 重對專(zhuan) 業(ye) 的理解,往往需要written sample輔助,LSE偏向老美那一套,更側(ce) 重學術能力夾帶一點科研能力,更需要側(ce) 重你整體(ti) 實力為(wei) 主。不同學校字數要求不一樣,你側(ce) 重就需要改變。文書(shu) 這個(ge) 事的確是大學問,能寫(xie) 好文書(shu) 這個(ge) 東(dong) 西,並不是說語言能力強,學習(xi) 成績好就能做到的。
文書(shu) 本質上還是那句話,你得對學校專(zhuan) 業(ye) ,就業(ye) 有足夠認知,你得不斷切換你的視野和招生官需求學生的視野去平衡好你在哪個(ge) 角度發力。一篇好的文書(shu) 永遠是能寫(xie) 到招生官心窩裏的。招生官會(hui) 會(hui) 心一笑,你是懂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就是我們(men) 要招的人。
當然,文書(shu) 市場三六九等都有,不同能力不同價(jia) 位。找到一個(ge) 好的文書(shu) 老師需要運氣,也需要你自己有一定判斷能力。總了個(ge) 結:留學英國進入後半場,的確不需要你全委托去做這個(ge) 事。半diy一可以省去一些不該花的錢,把費用花在刀刃上。二其實能把你的申請結果調整到最優(you) 的地方。整體(ti) 來說,申請完後你會(hui) 對自己的申請結果有個(ge) 清晰的定位。也能省去很多扯皮環節,讓自己過於(yu) 被內(nei) 耗。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