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有效的做School Research?今天整理了這篇文章來跟大家一起把這些事情講清楚。不管你是9年級還是10、11年級(當然對於(yu) 要申請的11年級學生來說最為(wei) 緊迫),了解你想要申請的大學,無論是對之後選校的方向,還是文書(shu) 的頭腦風暴能夠有的放矢,都是十分重要的。那麽(me) 問題來了:
School Research有哪些途徑?
我們(men) 要research什麽(me) ?
如何利用research到的信息創作小文書(shu) ?
別擔心,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本文一一為(wei) 你揭曉!
選校清單:各檔次都要有
無論是學校的社團,還是在課程、專(zhuan) 業(ye) 、學校的設置情況,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獨特風格。為(wei) 了避免“全聚德”的悲劇發生,我們(men) 的選校清單也要有目標的去選擇:通常我們(men) 會(hui) 將院校劃分成三個(ge) 層次。
衝(chong) 刺院校
當個(ge) 人學術水平低於(yu) 某些院校的錄取要求時,可定義(yi) 為(wei) 該院校為(wei) 衝(chong) 刺院校。雖然衝(chong) 刺院校申請有一定難度,但是憑借一定申請功底還是有可能收到錄取。假設全部申請10所院校,2-3所定為(wei) 衝(chong) 刺院校,是比較常見的做法。
匹配院校
當個(ge) 人學術水平與(yu) 某些院校申請要求幾乎持平,那麽(me) 這所學校可以作為(wei) 你的匹配院校。匹配院校不代表萬(wan) 無一失,但是被匹配院校錄取也是很正常的。
保底院校
當個(ge) 人學術水平超出一所學校新生的平均水平時,可定義(yi) 為(wei) 該院校為(wei) 保底學校。
school research:逐層推進
第三方網站排名
美本選校,首選的排名就是U.S.News。U.S.News不僅(jin) 排名靠譜,各種篩選也很強。
左側(ce) 欄裏可以按照學費、錄取率、研究領域、專(zhuan) 業(ye) 等條件進行篩選,右側(ce) 可以選擇幾所自己心儀(yi) 的學校進行對比。還可以查看學校地理位置、師生數據等詳細信息,信息的獲取是比較多樣性的。
這裏要提醒大家一點,有些學校綜合排名不高,但某些專(zhuan) 業(ye) 的排名卻在全球都是頂尖的。
所以如果打開U.S.news卻隻看綜合排名,就會(hui) 有所遺漏。排名隻是讓大家心裏有個(ge) 概念,但具體(ti) 看哪些數據還要我們(men) 自己決(jue) 定。
當然,美國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排名,比如Niche的排名,Niche被稱為(wei) 美國高校版的“大眾(zhong) 點評”,是因為(wei) 它還收錄了很多學生的就讀感受。
比如“宿舍最好的大學”,“氛圍最好的大學”、“食堂最好的大學”等等。關(guan) 注各種奇葩排名的同學們(men) 可以進去看看。
但是要記得這些排名網站的信息僅(jin) 供參考,隻能作為(wei) 擇校的第一步。
如果你發現了一些吸引到你的學校,趕緊把這些學校記下來,以便後麵一個(ge) 個(ge) 更仔細地查詢它們(men) 的相關(guan) 信息。等攢夠了經驗值,找到了喜歡的副本,我們(men) 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了。
學校官網/官方社交媒體(ti) 賬號
就像我們(men) 國家很多學校會(hui) 開通自己的微博號和公眾(zhong) 號一樣,國外大學也會(hui) 有屬於(yu) 自己的官網/Facebook/Instagram賬號。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官網需要“帶梯子”才能進入,建議大家提前把裝備準備好,不然一個(ge) 網頁轉半天,耐心都耗光了。
官網是比較正式的發言平台,Facebook/Instagram就會(hui) 更接地氣一點,畢竟會(hui) 有學生的互動,大家可以根據發布的信息、留言的內(nei) 容等,對學校的氣質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第三方論壇
Quora,大家想必也聽過,就是國外的知乎。
穀歌上隨便搜一個(ge) “Quora + why should I go to/what’s so good about school X【為(wei) 什麽(me) 要去學校X/學校X有什麽(me) 特點?】”就能獲得往年學生或者專(zhuan) 家的詳細答複。
如果找不到自己想問的,可以自己去發問題,等待回複。不過學生論壇可能主觀的成分會(hui) 更多一些,建議大家首選還是學校官網、社交媒體(ti) 。
學長學姐
想了解中國國際生在各個(ge) 學校的體(ti) 驗,最直接的就是聯係學長學姐了。
我們(men) 今年也安排了申請到約翰霍普金斯、芝加哥等名校的學姐學長,給大家做一些分享的講座,包括所在院校的特點、在讀感受、申請建議等等,可以幫助學生得到第一視角的觀點。
他們(men) 可以與(yu) 你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與(yu) 學長學姐交流時也比較便利,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另外,大家也要留心利用好周邊的資源。
學校招生官
無論是文書(shu) 寫(xie) 作還是申請材料,我們(men) 都給學生安排了名校的前招生官參與(yu) 輔助申請。另外,大家也可以通過學校的官網“聯係我們(men) ”頁麵上的招生郵箱,直接跟學校溝通谘詢,不過郵件的回複率會(hui) 比較低,學校對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還是會(hui) 進行回複的。
重點research信息
1️⃣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對於(yu) 很多同學來說,是一個(ge) 很重要的考慮因素。比如說看看學校周邊有哪些企業(ye) 、研究所、學術資源、就業(ye) 資源等等,但這些不是最主要的。
還有就是學校在城市還是偏郊區的,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來做選擇。但是如果你有非常強烈的傾(qing) 向,也許你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到底為(wei) 什麽(me) 你會(hui) 有這種想法,而不首先就讓它限製你將來選校的方向。
2️⃣學校大小和性質
愛熱鬧的學生可能會(hui) 更喜歡大公立學校的氛圍,而文靜一點的學生也許會(hui) 選擇去小一點的學校,甚至優(you) 先考慮一些文理學院。
綜合大學的科研資源會(hui) 比文理學院多,但是文理學院以專(zhuan) 注“本科教育”見長,師生比也會(hui) 比綜合性大學高很多。一般來說理科生會(hui) 比較傾(qing) 向於(yu) 綜合性大學,文科生有可能會(hui) 更喜歡文理學院,這些都是每一個(ge) 學生自己去探索的。
3️⃣國際生比例
參考國際生比例主要是看這個(ge) 學校每年對於(yu) 國際生留下的位置大概多少,當然也可以推測學校中國人圈子有多大,以及是否作為(wei) 重點考慮的學校的判斷。
4️⃣專(zhuan) 業(ye)
有的學校理科很強,文科卻不怎麽(me) 樣。有些學校綜合排名不算太高,但是某些專(zhuan) 業(ye) 的排名和認知在全球卻非常頂尖。
比如綜合排名48的伊利諾伊州香檳學校,會(hui) 計和計算機專(zhuan) 業(ye) 都可以說是Top 5了。這些信息和排名可以通過上麵提出來的第三方網站篩選工具來搜索學校。光看綜合排名很多時候是不夠的。
4️⃣申請要求
平均GPA、SAT、ACT、輔助文書(shu) 、截止日期或麵試政策等等,這些最基本的申請有關(guan) 信息當然是相當的重要了。做School Research的時候要挑一些匹配自己程度或者將來預估程度的學校,不要做白日夢,但是也不要低估自己的潛力。
這些信息去官網獲取就好,不過對於(yu) 官方給出的要求,要理性對待,申請是選拔製而不是合格製,想要知道實際錄取要達到的水平,不妨向經驗豐(feng) 富的顧問老師谘詢一下。
如何利用Research到的信息創作小文書(shu) ?
最近有很多同學差不多六月、七月份就要開始創作小文書(shu) 了,那如何才能把小文書(shu) 寫(xie) 的和學校匹配,其實在這上邊也是有很多技巧的。
有些學校是有自己特殊的小文書(shu) ,有一些學校就的比較普遍的Why major,Why school,比如說芝加哥大學有個(ge) 萬(wan) 年不變的文書(shu) ,就是“為(wei) 什麽(me) 要申請我們(men) 的學校”。我們(men) 就可以提早做一些調研的工作,然後提前去思考為(wei) 什麽(me) 要申請這所院校,再結合學校的資源和相關(guan) 的信息,也可以把文書(shu) 寫(xie) 的很好。
另外,就是要提前去官網看一下學校的課程設置,了解一下跟自己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的課程有哪些,適合我們(men) 在本科期間就讀,結合自己的人生願景和價(jia) 值通過文書(shu) 表達出來。
然後像一些學校裏邊的center,我們(men) 可以做相關(guan) 的研究,結合到自己原來的Research主線匹配的教授資源,可以特別的提出來。
還有就是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資源,比如說像數據或者分析等,也是需要仔細的調研,然後把學校的資源結合自己想做的事情體(ti) 現在文書(shu) 上邊,招生官也會(hui) 覺得你還是看了不少學校相關(guan) 的一些內(nei) 容,研究的比較透徹。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