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2020的打開方式不太對,澳洲大火、非洲蝗災、武漢肺炎……即便我們(men) 知道,年份隻是人為(wei) 分割的節點。
這種被宏大敘事淹沒的無能為(wei) 力感,像一個(ge) 聲音在叫囂著提醒個(ge) 體(ti) 的渺小,被大環境裹挾,似乎是難以避免的命題。
卷著新和舊,告別和迎接,這些對立的詞組,才是真實的日常。
2019整整一年,我都處於(yu) 對未來的迷茫與(yu) 對學業(ye) 的焦慮中,我像是一直被人拿著槍指著腦門,隨時屏住呼吸,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因為(wei) 我不知道它什麽(me) 時候就會(hui) 扣動扳機。
直到年尾,隨著一個(ge) 個(ge) offer的應接不暇,我才終於(yu) 有勇氣推開那把槍,因為(wei) ,我知道,那裏麵已經沒有子彈了。
故事有點長,我盡量長話短說。
No.1
放棄保研,邁向留學單行道
嚴(yan) 格來說,我的留學之旅是在大四上學期決(jue) 定放棄保研資格的那個(ge) 時刻啟航的。
我從(cong) 沒想過有一天會(hui) 放棄在保研協議上簽下名字。從(cong) 大一開始,我對未來的規劃就是爭(zheng) 取能夠保研到北京、上海的頂尖學校讀研究生。
與(yu) 本科導師的溝通
為(wei) 此,我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盡量保持好的成績和排名,考刷六級成績提高英語能力,參加各種比賽,找相關(guan) 的實習(xi) …… 但是連續幾個(ge) 夏令營的失利,讓我不得不認真考慮出國留學這個(ge) 備選道路。
六級複習(xi) ...
對我來說,國內(nei) 讀研是工作導向,國外留學則是人生體(ti) 驗。不僅(jin) 可以獲得含金量高的文憑、培養(yang) 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豐(feng) 富眼界增長見識,同時還可以挑戰自己獨立在異國他鄉(xiang) 生活的能力,這些都是不可估量的隱形財富。
我想,這是心底的向往和憧憬替我做出了選擇。
在溫暖的舒適圈裏窩久了,我更想逼自己一把,想看自己能看到什麽(me) 不一樣的風景,收獲到什麽(me) 不一樣的經曆。
自此,我眼前的路,除了留學,就是失學。
No.2
我的選校定位
正式開始準備申請後,首先就是選校。
第一先確定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是學術導向還是就業(ye) 導向。因為(wei) 英國Research Master與(yu) Taught Master在申請中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的選擇是就業(ye) 導向,並了解到AOI(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這個(ge) 項目雖然是把Accounting當作一門社科科目來學習(xi) ,但是項目選課十分廣泛,可以根據自己以後的發展需求來選擇,所以最後決(jue) 定去這個(ge) 項目。
第二是要權衡對該項目的火熱程度和申請難度。就比方說LSE的AF(Accounting and Finance)是一個(ge) 非常熱門的項目,但是每年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Bar相對要高一些,申請難度比較大。
但是當我關(guan) 注了Accounting Department的其他項目後,發現AOI與(yu) AF相比會(hui) 少幾節Finance課程,而且課程設置是我很喜歡並且可以接受的。
AOI課程設置
最後,還需考慮除了與(yu) 來自世界各地的優(you) 秀學生競爭(zheng) 以外,也存在著校內(nei) 競爭(zheng) 。因此盡量避免和身邊來自同一學校同一專(zhuan) 業(ye) 有著相似背景的同學申請同一個(ge) 專(zhuan) 業(ye) ,這樣會(hui) 使我們(men) 的申請成功率最大化。
No.3
定乾坤之PS
申請LSE的朋友都知道,LSE相當看重文書(shu) 。因為(wei) 沒有麵試環節,所以展現你能力、興(xing) 趣以及與(yu) 項目匹配度的唯一窗口就是文書(shu) 。這在LSE的官網上也有寫(xie) 到:
The quality of an applicant's personal statement is very important at LSE. The School does not interview for places so this is an applicant’s only opportunity to demonstrate they are a good fit for the course.
在這裏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PS寫(xie) 作經曆:
1)注重細節的真實性
闡述自己的實習(xi) 經曆時,不要簡單列舉(ju) 多個(ge) 項目的成就,而是細致的解析自己在一個(ge) 項目中的contribution,注意量化數字的運用,盡可能的展現真實性。
這裏以我在給某學員修改後的一段PS為(wei) 例:
During my second year of engineering, I joined ‘Teach Math’, a local NGO, where I was a part of the Math tutoring team. For a period of 10 months, I taught basic math like algebra, geometry and arithmetic to more than thirty 5th and 6th grade students. And every single student I taught to, secured an A in math that year.
During my second year of engineering就是具體(ti) 的時間,接下來無論是For a period of 10 months還是more than thirty 5th and 6th grade students都是在用細節在講述,尤其是其中起到量化作用的數字。細節決(jue) 定你的真實程度。
2)有邏輯性的轉折
故事有起承轉合,而文書(shu) 要求你用故事性的思維有邏輯地闡述。比如你想陳述一段國外旅遊的經驗時,試著把你的角度從(cong) 單純的「my trip to Switzerland」換成「my four days with Ms. Wei, the Switzerland skiing goddess」效果一定會(hui) 更好。
同時,我更建議你的故事是有”轉折“的,這樣招生官才能在”轉折“中感受到你是如何掌控和處理問題,而你的心境又是如何轉換的。畢竟,所有名校都希望自己招到的學生是有潛力改變並能積極麵對問題的。
PS需要故事感的注入,這並非讓你去捏造不存在的material,隻是讓你梳理自己的經曆,找到其中的邏輯,並將feelings注入其中,提升敘事的真誠和可信度。
等待offer的漫長過程是鍛煉自我情緒調整的好時機。我思考了很多,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一月初,我收獲來自LSE的offer,終於(yu) 成功上岸。
回憶大三、大四這兩(liang) 年準備保研和留學的時光,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是我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這一刻的辛苦付出總會(hui) 在未來的某個(ge) 時刻得到相應的回報。如果時光重來一次,我依舊會(hui) 做出同樣的選擇。
收獲offer並不是終點,而是人生新階段的開始。希望在麵對未來的困難時,我依舊能保留這一份勇敢和熱情,突破自我,成就自我。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