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cong) 普高轉學去國際學校,無任何競賽及課外活動經曆,錄取了劍橋大學最熱門的專(zhuan) 業(ye) 之一!
學生情況
Therese劍橋大學經濟學(Economics)預錄取
高中:華二紫竹國際學院
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申請熱門專(zhuan) 業(ye) 經濟?
高一的時候我是在高考體(ti) 製內(nei) 讀的,高二才轉去國際學校讀AS,其實讀AS的時候我沒有做什麽(me) 課外活動和競賽,因為(wei) 自己當時也在猶豫要去申請什麽(me) 專(zhuan) 業(ye) 。一開始像心理學、化學和數學等都在我的考慮範圍,但是後麵我查閱了課程介紹,感覺都不是自己特別喜歡的方向。
最後確定經濟學,是因為(wei) 我在AS學了經濟這門課之後,感覺經濟非常有意思;好像學了經濟之後,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現象都可以用經濟學去解釋,非常貼近生活,於(yu) 是對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也就確定了自己想要申請經濟專(zhuan) 業(ye) 。
在遇到老師之後和學術總監溝通,才得知經濟是非常熱門的專(zhuan) 業(ye) ,錄取率也比較低。剛開始我確實比較擔心,因為(wei) 我知道有很多非常優(you) 秀的學生在申請劍橋經濟時都會(hui) 被拒;也擔心自己什麽(me) 學校都錄不到,後來覺得如果不嚐試的話可能會(hui) 比沒錄取更遺憾,所以還是申請了。
為(wei) 申請做了哪些前期準備?
我沒有參加過任何競賽和課外活動,我主要就是看了一些書(shu) ,比如說《Poor Economics》,這位作者好像還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書(shu) 的內(nei) 容還蠻有意思的。對發展經濟學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我還把這個(ge) 寫(xie) 進了自己的PS裏。
因為(wei) 和其他人相比,我沒有競賽、課外活動這方麵的加持,所以也有過擔心。好像敢申請劍橋申請經濟的學生,基本都有經濟方麵或者數學方麵的競賽獎項。
但我對於(yu) 申請的理解是,申請過程也就是在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潛質以及對專(zhuan) 業(ye) 的熱愛的過程。那麽(me) 除了競賽、課外活動之外,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廣泛閱讀來證明,大量的閱讀也能夠讓招生官看到你對自己所選專(zhuan) 業(ye) 的喜愛。
申請過程中,學校給了你哪些支持?
剛開始我在幾個(ge) 專(zhuan) 業(ye) 裏猶豫,然後學校升學指導辦的老師,就會(hui) 幫我搜集關(guan) 於(yu) 各個(ge) 專(zhuan) 業(ye) 的相關(guan) 信息資料發給我了解,他們(men) 也非常支持我去尋找自己喜歡的專(zhuan) 業(ye) 。
即使我在選專(zhuan) 業(ye) 之前猶豫了很久,學校老師也會(hui) 非常耐心地引導我,希望我選到自己最喜歡的專(zhuan) 業(ye) 。
為(wei) 什麽(me) 選擇老師?老師和其他機構相比有哪些不同?
在21年6月的時候還挺焦慮的,因為(wei) 身邊很多同學機構都已經找好了,而我還在糾結。考完大考之後突然驚醒過來,覺得應該開始準備申請了。
然後在做機構選擇的時候,我有做過對比,有些機構風評不好,還有些機構隻會(hui) “滿嘴跑火車”,最後很多機構都被我pass了。
選擇老師的話,一是因為(wei) 感覺老師很真誠,不會(hui) 因為(wei) 很想要學生簽約就隨便允諾什麽(me) ;二是老師在師資這一塊非常厲害,所有的老師都來自牛劍,甚至還可以匹配到同專(zhuan) 業(ye) 、同學院的老師進行輔導,所以就選擇了老師。
選學校、學院方麵是怎麽(me) 做決(jue) 定的?
首先我是把自己選擇的專(zhuan) 業(ye) 確定下來,然後找到自己感興(xing) 趣的那個(ge) 方麵,再根據哪些學校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比較厲害來進行排序。
我當時是把劍橋和LSE作為(wei) 衝(chong) 刺學校,因為(wei) 這兩(liang) 個(ge) 大學的經濟都非常熱門,所以錄取率相對而言就很低;然後我又選了一個(ge) 經濟專(zhuan) 業(ye) 處於(yu) 中間段的大學(UCL);最後再選了兩(liang) 個(ge) 保底的同專(zhuan) 業(ye) 大學(華威和KCL)。
選學院的話是老師的學術總監帶著我選的,也是根據老師的數據分析後進行篩選的。對於(yu) 那些近些年沒有錄取過中國學生的學院我們(men) 就直接pass了;然後篩選出pool撈人概率比較高的學院,再加上錄取中國學生比較多的學院,再進行深度分析,最後確定了學院。
PS的側(ce) 重點在哪裏?
因為(wei) 我沒有課外活動和競賽的加持,所以我就是在PS裏強調了我讀過非常多論文和書(shu) 籍,以及從(cong) 閱讀中掌握的對經濟的了解和自己學到了什麽(me) 。
在寫(xie) PS之前,一開始是學術總監給我推薦了一些書(shu) 籍,讓我選擇自己感興(xing) 趣的書(shu) 去閱讀,我就選了《Poor Economics》。然後總監老師就和我從(cong) 書(shu) 裏找出我感興(xing) 趣的點去延伸,再經過總監老師覺得我寫(xie) 得比較好的點,由JFT老師引導我一起進行擴寫(xie) 和修改。
而且老師還會(hui) 給我一些和自己PS相關(guan) 知識點,去串聯邏輯,讓內(nei) 容更加順暢,也能夠充分的展現出我的思路。
分享一下ECAA的準備過程?
ECAA一共有兩(liang) 個(ge) 部分:第一部分是數學和進階數學,第二部分是關(guan) 於(yu) 經濟學論文的寫(xie) 作。其實我覺得我在數學方麵沒什麽(me) 大問題,但是寫(xie) 作部分的話就不是很有信心了。
關(guan) 於(yu) 第一部分的準備,因為(wei) ECAA考試時間比較緊,數學部分大部分人都寫(xie) 不完,所以我就會(hui) 在考試前自己練習(xi) 的時候計時,這樣在做卷子時自己心裏就有數寫(xie) 完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如果練習(xi) 控製時間了,那麽(me) 在考場上就不會(hui) 因為(wei) 太慌張導致更寫(xie) 不完了。
寫(xie) 作部分的話,因為(wei) 我進國際學校的時間還沒有太久,所以對寫(xie) 作部分我就不是很自信了,老師的BRN老師就輔導我ECAA的寫(xie) 作部分。BRN老師會(hui) 給我出題,練習(xi) 我的邏輯思維、教我如何展現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找到文章中的論點去支撐論據。對於(yu) 我而言非常有用!
麵試準備的過程是怎樣的?
其實考完ECAA後我還是挺難過的,因為(wei) 題目沒有完全寫(xie) 完,感覺可能無法拿到麵邀。所以中間有一小段時間有點頹廢,但也沒有完全放棄希望。老師給我安排了同學院的ANR老師來輔導我,她是在劍橋本碩連讀的導師。
一般麵試準備就是不停地練模擬麵試,因為(wei) 經濟學真正的麵試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部分:數學和經濟,ANR老師就把這兩(liang) 個(ge) 部分結合在一起問我問題,鍛煉我的反應能力。
而且,老師模擬麵試的最大特點是不會(hui) 隻有一位老師一直麵試你,會(hui) 給你不停地換不同的導師,讓你快速適應真實麵試的情景。這一點讓我覺得非常好,既不會(hui) 讓我過於(yu) 緊張,又很符合真實麵試的場景。
麵試準備建議大家多去讀經濟學人裏的文章,邊計時邊閱讀,挑出文章中的論點用自己話去闡述;然後PS裏提到的內(nei) 容也要確保自己都了解,再把自己在PS裏提到的書(shu) 籍過一遍,確保真正麵試的時候被問到相關(guan) 問題都能夠對答如流。
學術總監給了你哪些支持?有什麽(me) 想對他說的嗎?
選學校和學院的時候就是學術總監全程協助我,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和非常有效的建議,他會(hui) 幫我細分具體(ti) 的學校乃至學院,帶著我一步步去了解整個(ge) 過程;在我備考ECAA的時候也給了我很多幫助。
而且學術總監還是劍橋三一學院畢業(ye) 的!非常非常厲害!整個(ge) 申請過程中,不管是申請問題還是各種其他小問題他都會(hui) 給我解答,也很關(guan) 心我,非常感激老師為(wei) 我收獲了這份來之不易的錄取!
申請劍橋熱門專(zhuan) 業(ye) 一次成功,有哪些經驗分享?
首先,我覺得在選擇活動或者競賽方麵應該做到精益求精,不要追求“廣撒網”式的參與(yu) 各種競賽,一定要選擇含金量高的競賽。
其次,多讀一些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書(shu) 籍,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和知識儲(chu) 備,如果競賽方麵沒什麽(me) 收獲的話,還可以通過閱讀量去提升自己對整個(ge) 專(zhuan) 業(ye) 的理解度。
最後,申請時要把心態放平,盡可能做到最好,其實做到了這些之後,最終錄不錄取都不重要了,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希望大家都可以去到自己夢想的學校!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