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課程難度高嗎?12道題帶你走出TOK噩夢!

對於(yu) IB人而言,有著兩(liang) 座大山:一座是IB大考,另一座就是TOK了。

TOK全稱Theory of Knowledge,是把全人類所有知識當做研究對象的一門課程。IB課程的創始者亞(ya) 曆克·彼特森(Alec Peterson)稱之為(wei) IB課程的“皇冠”

然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作為(wei) IB的必修核心課程之一,即便難度已經到令大家聞風喪(sang) 膽的地步,也沒有一個(ge) IB人可以逃脫它的折磨,因為(wei) 一旦不合格(D及以下)將無法拿到IBDP畢業(ye) 證!

TOK:“玄學”核心課程

參考往年的得分情況,想要拿到A需要擠進全球4.5%,還有超過20%的同學確實會(hui) 因為(wei) TOK而失去IBDP學位證。

IB:12道題帶你走出TOK噩夢!

2020年IBO官方出分報告

這一難度和其“玄學”程度分不開關(guan) 係,很多同學從(cong) 拿到選題開始就已經一頭霧水,根本無從(cong) 下手。

並且極具主觀色彩的考評方式也更讓考核規律無跡可尋,2022年5月還是采用新考綱後TOK課程的第一次評估,同樣還是分為(wei) 內(nei) 部評估和外部評估兩(liang) 部分,相對也有一定的調整。

外部評估:

和往常要求一致,學生需要完成1200-1600字的論文撰寫(xie) ,占總評估的67%。

內(nei) 部評估:

TOK展示Exhibition代替以往的TOK口試 ,學生需要選擇展品進行展示並搭配文稿,占總評估的33%。

但是,IB人怎麽(me) 能輕易認輸呢?

TOK提交截止時間逐漸臨(lin) 近,如果你還沒準備好,不如跟著我們(men) 一起從(cong) 評分標準和新舊考綱真題兩(liang) 大角度破解這門“玄學”課程。

怎樣的論文才足夠優(you) 秀?

在新考綱的評分標準中,官方形容一篇最優(you) (excellent)的論文是需要具備以下四大特征。

① 見解深刻(insightful)

新版的評分標準中不再強調整個(ge) 論文要圍繞著一個(ge) 知識問題展開,所有論文題目都是以“知識問題”的方式呈現的,重點考察學生自己對問題的見解

② 有說服力(convincing) 優(you) 質的論文必須有有效的例子的支持。例子涉及到例子的恰當性,新穎性,學術性和權威性等幾個(ge) 方麵的要求,考慮學生采用所屬知識領域中高質量的信源,盡可能的避免低質量的信源,比如百度百科。

③ 達到目的(accomplished)

要能夠考慮論證的意義(yi) 。這裏的意義(yi) (implication)指的是結論所造成的影響和對認識論的意義(yi) ,需要進一步深入的挖掘。這在新版的評分標準中得到更加詳細的闡述。

④ 清晰易懂(lucid)

優(you) 質的論文必須整體(ti) 上呈現三大特征:清晰,連貫且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

真題入手,破解神邏輯

很多同學對於(yu) TOK的“怨念”,從(cong) 看到題目就開始了。

2022年采用新考綱後的TOK,在題目設置上顯得貼心了不少:

第一,所有題目均以知識問題的形式呈現的,不需要你再來提煉一個(ge) 知識問題;

第二,題目限定了一個(ge) 知識領域,一定程度能夠避免考生選擇知識領域的猶疑和痛苦。當然,對於(yu) 某些學生可能是增加了限製條件難度有所提升。

讓我們(men) 參考2021年&2022年新舊考綱題目來看,會(hui) 更加明了。

2021真題

Accepting knowledge claims always involves an element of trust.Discuss this claim with reference to two areas of knowledge

接受知識論斷時總是涉及到一個(ge) 信任因素。”請參考兩(liang) 個(ge) 知識領域來討論這一論斷。

?題目解讀:

要求同學自行參考兩(liang) 個(ge) 知識領域談論,破題關(guan) 鍵在於(yu) 抓住本題的keywords:always,accepting 和trust。

“信任”(trust)是知識中的一個(ge) 很核心的要素。雖然一個(ge) 知識是否正確並不取決(jue) 於(yu) 你是否信任它,但是如果是所有人都不信任的觀點,那麽(me) 肯定就無法被認為(wei) 是知識,同樣也無法接受它。另外,命題人似乎在給我們(men) 一個(ge) 暗示,認為(wei) 從(cong) 我們(men) 的常識經驗出發,接受某個(ge) 知識就意味著信任這個(ge) 知識,並且用了全程命題判斷“總是”(always)來表明這種關(guan) 係。

這樣一來就給大家從(cong) 分析命題到論證都增加了難度,既然正主張非常好寫(xie) ,那麽(me) 反主張就是考驗大家能力的時候了。如何找到接受論斷和信任不匹配的情況,是寫(xie) 好這個(ge) 題目的決(jue) 定性因素。

?更多例題:

  • Withinareas of knowledge, how can we differentiate between change and progress?Answer with reference to two areas of knowledge.在知識領域中,我們如何區分變化和進步?請參考兩個知識領域來予以應答。
  • Labels are a necessit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but theyalso constrain our understanding. Discuss this statement with reference to twoareas of knowledge知識的組織需要標簽,但標簽也限製我們的理解。請參考兩個知識領域來討論這一說法。
  • Statistics conceal as much as they reveal.”Discuss this claim withreference to two areas of knowledge.統計數據的掩飾性與其揭示性不相上下。請參考兩個知識領域來討論這一論斷。
  • Areas of knowledge are most useful in combination with each other.Discuss this claim with reference to two areas of knowledge.各個知識領域相互結合才最為有用。請參考兩個知識領域來討論這一論斷。
  • Avoiding bias seems acommendable goal, but this fails to recognize the positive role that bias canplay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Discuss this statement with reference to twoareas of knowledge.避免偏見似乎是一個值得稱道的目標,但這未能認識到偏見在對於知識的追求當中可以起的積極作用。請參考兩個知識領域來討論這一說法。

2022真題

Can there be knowledge that is independent of culture? Discuss with reference to mathematics and one other area of knowledge.

可不可能有獨立於(yu) 文化之外的知識?請參考數學和另外一個(ge) 知識領域開展討論。

?題目解讀:

很多專(zhuan) 家、文化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知識類型,之所以把文化和知識對立起來,肯定是看重文化中的某些特征與(yu) 知識的某些特征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參考了數學,更表明了這個(ge) 特點。

大體(ti) 上說,文化可能包含一定的相對性,而總是有些知識是超越這種相對性的,因此需要篩選出這類知識,並且指出它是(否)依賴於(yu) 文化的原因。在從(cong) 依賴不依賴兩(liang) 個(ge) 角度,結合數學和另外一個(ge) 知識領域,展開詳細的論證。

?更多例題:

  •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with the claim that “there’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truth and facts” (Maya Angelou)? Answer with reference to two areas of knowledge.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真相和事實之間存在著天壤之別”(改編自瑪雅·安吉羅的話)這一論斷?請參考兩個知識領域展開你的應答。
  • Is there solid justification for regarding knowledge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more highly than knowledge in another area of knowledge? Discuss with reference to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one other area of knowledge.是否有確鑿的理由可以認為自然科學中的知識比其它知識領域中的知識更重要?請參考自然科學和另外一個知識領域展開你的應答。
  • How do historians and human scientists give knowledge meaning through the telling of stories? Discuss with reference to history and the human sciences.曆史學家和人文科學家如何通過講故事賦予知識意義?請參考曆史和人文科學展開你的應答。
  • How can we distinguish between good and bad interpretations? Discuss with reference to the arts and one other area of knowledge.我們如何區分好的詮釋和壞的詮釋?請參考藝術和另外一個知識領域展開你的應答。
  • If we conclude that there is some knowledge we should not pursue on ethical grounds, how can we determine the boundaries of acceptable investigation within an area of knowledge? Discuss with reference to two areas of knowledge.如果我們得出結論:出於倫理道德的原因,我們不應該追求某些知識。那麽我們如何在一個知識領域內設定可接受的調研界限?請參考兩個知識領域展開你的應答。

TOK的題目極具有挑戰性,難度極大,不僅(jin) 需要考生熟練掌握本領域的學科知識本質,也同樣考驗考生的跨學科理解能力,不僅(jin) 需要概念上的辨析,同時也需要給出具體(ti) 的解決(jue) 方案。

這種高難度的挑戰對考生的智力,耐力和學術能力都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但是我們(men) 相信,在質疑辨惑的過程中,你可以領略“知其所以然”思維方式的魅力,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SAT考試改為線上機考對中國學生友好嗎?

下一篇

入選即保送!北京大學2022年“物理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招生簡章!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