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本申請中,國際學生是非常重要的一批學生來源 —— 不僅(jin) 增加了美國大學校園的多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為(wei) 大學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收益。
每年,Common App 都會(hui) 進行申請數據的統計,並匯總成一係列報告。今年,CA 特別進行了關(guan) 於(yu) 國際學生申請者的相關(guan) 調研。CA 研究和分析高級經理瑪格瑞克表示,這是 CA 首次研究國際學生的特征和申請行為(wei) 。在去年秋季的一次行業(ye) 展會(hui) 中,CA 向與(yu) 會(hui) 者展示了部分國際生數據,並引發大家強烈興(xing) 趣,因此 CA 決(jue) 定有必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這份最新報告中,CA 研究了國際學生的來源國家/地區、性別、家族第一代大學生等特征,還分析了其在參與(yu) 提前申請、申請學校數量、提交標化分數等行為(wei) 模式上的不同。以下是詳細的報告內(nei) 容:
01、國際生整體(ti) 申請趨勢分析
CA 首先計算了從(cong) 2014-15 申請季到 2021-22 申請季國際生申請的總體(ti) 數量變化。在這八個(ge) 申請季裏,CA 的國際生申請規模從(cong) 31,456 人逐漸攀升至 51,426 人,增幅為(wei) 63%。
有意思的是,疫情爆發前,CA 國際生的申請人數一直是比較穩定地增長。而到了 2020-21 申請季至 2021-22 申請季,升幅卻突然加速。
另外,CA 還統計到,在這八個(ge) 申請季裏,國際生在整體(ti) 申請學生中的占比約為(wei) 4%-5%,他們(men) 提交的入學申請量整體(ti) 占比約為(wei) 13%。在國際生生源方麵,毫無意外,中國內(nei) 地和印度是兩(liang) 個(ge) 最大的國際生生源地。 自 2014-15 申請季以來,來自中國內(nei) 地的申請者規模上升了 26%,共計 12,113 人;來自印度的申請者規模更是飆升了 130%,達到 6,253 人。
2021-22 申請季,緊隨中國內(nei) 地和印度的其他主要生源國家/地區依次為(wei) 加拿大(3,080)、巴基斯坦(2,267)、韓國(1,983)、土耳其(873)、尼泊爾(863)、尼日利亞(ya) (822)、新加坡(815)和中國台灣(706)。
02、國際生特征分析
【性別】
在美國大學校園中,女生越來越占據主流。然而,從(cong) CA 國際生申請者的性別比例上看,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申請者仍存在較為(wei) 明顯的差異。
數據統計,僅(jin) 有 37% 的巴基斯坦學生、39% 尼泊爾學生,43% 印度學生和 44% 中國台灣和新加坡學生確認女性為(wei) 其法定性別,遠低於(yu) CA 申請者的整體(ti) 均值(56%)。中國內(nei) 地申請學生的性別比例較為(wei) 平衡,女生占比為(wei) 48%。
【家庭第一代大學生】
First-generation applicant 一直是美國大學比較看重的生源類型。在此項數據中,尼泊爾以 40% 的比例遙遙領先,印度為(wei) 8%、新加坡為(wei) 8%、韓國為(wei) 9%、土耳其為(wei) 10%、加拿大為(wei) 13%,中國內(nei) 地為(wei) 26%,均低於(yu) 均值 34%。
【申請費豁免資格】
在美國大學申請過程中,學校會(hui) 向申請者收取一定的申請費用,無論錄取與(yu) 否,該費用都不會(hui) 退還。不過,家庭收入低於(yu) 某個(ge) 特定水平的學生,是有資格豁免這些申請費用的。因此,這個(ge) 數據也可以用來粗略評估各國申請者的家庭收入情況。
整體(ti) 而言,有 27% 的 CA 申請者具備申請費豁免資格。比例最高的是尼泊爾(88%)、巴基斯坦(66%)、尼日利亞(ya) (49%)這三國的申請者。中國內(nei) 地的數據是 0%(是的,你沒有看錯),說明咱中國學生普遍具備強大的支付能力。
03、國際生申請行為(wei) 模式分析
對於(yu) 申請行為(wei) 模式的統計是此份報告中最亮眼,也是最具有參考意義(yi) 的部分。事實證明,不同國家/地區的申請者的大學申請行為(wei) 模式的確存在非常大的區別。
【人均提交申請份數】
CA 申請者人均提交申請份數的均值是 6.13 份,人均提交申請最多的是尼泊爾(11.76 份)和巴基斯坦(11.02 份)的學生;加拿大和新加坡學生人均申請的學校最少,分別為(wei) 4.74 份和 4.89 份。
中國內(nei) 地學生的人均提交申請份數也比較高,達到了 8.55 份,這可能是因為(wei) 多數中國學生都提交了 EAED 申請。
【標化成績是否提交】
數據顯示,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申請者,在是否提交標化成績這一選擇上也具有相當大的差異。 受疫情的影響,過去幾年裏絕大多數美國大學都采取了 Test Optional 政策。2021-22 申請季,CA 整體(ti) SAT/ACT成績提交比例為(wei) 44%,遠低於(yu) 疫情前的水平。但是,仍有很多國家/地區的申請者選擇了提交標化,比如韓國 (58%)、中國台灣(57%)、土耳其(53%)、新加坡(51%)。
中國內(nei) 地學生在這一數據統計上排名墊底,僅(jin) 為(wei) 19%。不過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wei) 疫情確實增大了申請者遠赴境外參加標化考試的難度。
相信如有機會(hui) ,學生們(men) 還是非常希望參加考試並提交成績的。【ED 申請提交】CA 此次還專(zhuan) 門研究了國際生 Early Decision 的提交比例。ED 為(wei) 綁定性質的申請方案,這意味著通過 ED 申請的學生,一旦被錄取必須承諾入學就讀。從(cong) CA 的角度看,是否申請 ED 也是衡量申請者經濟狀況的標準之一。
家庭背景較富有的學生更可能選擇 ED 申請,因為(wei) 他們(men) 不需要申請助學金。2021-22 申請季,整個(ge) CA 申請者中有約 13% 的人提交了至少一份 ED 申請。中國內(nei) 地學生的數據在此項統計中大幅領先,有 65% 的人提交了 ED 申請。
【申請目標】
CA 將錄取率低於(yu) 25% 的學校定義(yi) 為(wei) 高選拔性學校。2021-22 申請季,整體(ti) CA 申請者中有 36% 的人申請了高選拔性學校。 數據顯示,國際學生明顯更喜歡申請高選拔性學校,其中新加坡學生最多(94%),土耳其次之(81%),韓國排在第三(79%)。中國內(nei) 地學生位列第四,有 76% 的人至少申請一所該類型的學校。
以上就是關(guan) 於(yu) CA 國際生申請者研究報告的內(nei) 容總結。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國際生都通過 CA 提交美國本科入學申請,不能百分之百地代表整個(ge) 國際生群體(ti) 。不過,報告中提到的,“76% 的中國內(nei) 地學生至少申請了一所名校,且 65% 的人至少提交一份 ED 申請”,這兩(liang) 個(ge) 數據對於(yu) 我們(men) 如何在未來更好地確定申請策略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yi) 。
如果你對這份報告很感興(xing) 趣,可以點擊以下鏈接獲取報告全文: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ca.research.publish/Research_Briefs_2022/2023_0328_international_applicant_researchbrief.pdf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