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溯源》攝影活動作品獲獎公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水是一道橫亙(gen) 人與(yu) 自然的河流,是不可或缺的連接者。北京王府學校USAD社團舉(ju) 辦的《水:溯源》攝影比賽結果新鮮出爐,隨我們(men) 一同溯流而上,看一看全國各地的USAD社團成員們(men) 對水的理解吧~
結果公布
特等獎:
鮑中源 合肥市第八中學國際部
一等獎:
呂金傑 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薑澤政 人大附中
二等獎:
張鈞楊 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
陳希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國際部
張恭嘉 北京王府學校
三等獎:
Ashley Xinyan Cheng 華東(dong) 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國際部
徐明澤 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蔣宜軒 北京王府外國語學校
張澤辰 北京王府學校
杜聞燾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
最佳創意獎:
薑澤政 人大附中
最佳立意獎:
張恭嘉 北京王府學校
最佳設計獎:
呂金傑 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所有獲獎的選手,都將獲得USAD中國組委會(hui) 頒發的榮譽證書(shu) ,以及周邊紀念品等豐(feng) 厚獎勵。
特等獎
《山澗》鮑中源-合肥市第八中學國際部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wei) 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從(cong) 高高的山坳中奔流而下的溪澗,跌落在崎嶇陡峭的山崖斷層上,形成多級白瀑,在陽光下,宛如一段段潔白柔軟的綢帶,澄澈得如同有了生命的水晶,喧嘩著,打著旋渦,蜿蜒流瀉在堆滿亂(luan) 石的山穀裏。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wei) 有源頭活水來。”而在這山穀之中,泉水雖常見,但泉水之源最為(wei) 難尋。真可謂——賞景易而溯源難。
通過慢門拍攝,徐徐清澈透明的泉水變成了柔和的白霧絲(si) 狀,降低的曝光速度讓泉水展現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給人以靈動,靜謐,美好,實在是好一副“泉流乳竇比瓊漿”的美景。
一等獎
《水之育》呂金傑-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水,是偉(wei) 大的,是萬(wan) 物之源,生生衍衍都需要水的參與(yu) ,當然,每一滴水都有它們(men) 的使命,蘊含著自然的力量,孕育著萬(wan) 千生命。當它滋潤一株植物,賦予一株植物生命後,它並不會(hui) 停下它的腳步,仍然會(hui) 繼續流淌著,因為(wei) 它還需要滋潤其他的生命。有了水,才有了生命,生命也因此充滿了色彩,充滿了生機。正如圖片所展示的,水所到之處是那麽(me) 的鮮豔,那麽(me) 的有生機,給予了植物寶貴的生命,讓生命不再單調。當水滴落下,它不會(hui) 就此消散,它會(hui) 繼續為(wei) 土壤、小草、動物提供生存的資源。水,在默默地奉獻它們(men) 的力量。
《水·光》薑澤政-人大附中
我原以為(wei) 我們(men) 記錄下的是事物的輪廓,後來才知道是光,是一粒粒光子透過熒藍的水暈過來的背影。光波塞滿了水的間隙,在水、桶、氣泡中一次次反射、折射、透射以及衍射。在這裏,我見到了水華流淌,將暗夜染得明亮。
水曾誕生過原始海洋裏的無脊椎動物,哺育過第一群爬上陸地的兩(liang) 棲類,見證過稱霸地球的恐龍,滋養(yang) 過第三紀的哺乳動物們(men) 。然而隻有我們(men) 人類,才能有足夠的好奇心和能力,去觀賞,記錄並研究這片浩瀚的水。
數萬(wan) 世紀的水分子跨越漫長的旅途後彌漫在我眼中,我是否就是光透過水的熒藍凝視下的未來。
二等獎
《天空之境》張鈞楊-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
雖然前景是一潭死水,但利用“光的反射”的方式使水變得活靈活現,倒影了夕陽西下遠景的建築物,給人一種無限的遐想。
《水庇》陳希-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國際部
天寒,日照,雪落,化水,成雨 ——
吃下空氣間雜塵的液體(ti) ,抹開紅磚青瓦的色跡。
我是海底的生命,仰望上浮層的朦朧。
看見上麵的蜻蜓沒?它已被世界壓趴。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張恭嘉-北京王府學校
一連好幾天的春雨,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這是春雨過後,孩子在王府井廣場上玩水,水是滋養(yang) 萬(wan) 物的本質,孩子是人類社會(hui) 的花朵,孩子的玩耍和春雨的滋潤組成大自然最美的景象。我感覺到了有一股新鮮而又奇妙的精力,迸發到我的身體(ti) 。
三等獎
《水的憩息》Ashley Xinyan Cheng-華東(dong) 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國際部
本照片攝於(yu) 世紀公園的一張長椅上,兩(liang) 瓶水正安靜地憩息著,尚未被飲用。仔細想想,這兩(liang) 瓶水隻是浩瀚水世界中極小的一部分,如今被禁錮在瓶中,卻仍能頑強地保持著生機:他們(men) 已經脫離了自然界,來到了人類國度,卻依然保有自我,為(wei) 任何生命提供著能量、繼續流動著。存在於(yu) 山川湖泊中的水們(men) 最終來到了人類社會(hui) ,在一座為(wei) 人們(men) 提供休息的長椅上靜靜坐著——自然的河流究竟經過了多少條道路,才最終匯入人海之中?
《光下的水》徐明澤-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夜晚,反著金光的江水。
《雙色湖》蔣宜軒-北京王府外國語學校
西台吉乃爾湖位於(yu) 青海省海西大柴旦鎮鏡內(nei) 。驅車前往,望不盡的昏黃,路上人跡罕至,沒有任何生命跡象,絕望的感覺不受理性的控製彌漫開來。
西台吉乃爾湖形成於(yu) 260萬(wan) 年前,是鋰鹽湖,采礦車偶爾經過。315國道穿湖而過,一半湛藍,一半鮮綠,湛藍的原因是含鹽量較高,鮮綠一側(ce) 則是富含銅離子所致。湖水清澈,水草濃密,野鴨浮遊其上,聲音消失了,靜謐中帶著一絲(si) 絲(si) 脆弱的希望。
億(yi) 萬(wan) 年前,這裏曾是海洋,孕育了五彩斑斕的生命,地質變遷,人們(men) 逐水而居,去別處喧囂繁華,如今,守望億(yi) 萬(wan) 年的西台又迎回了處於(yu) 工業(ye) 文明的人類。
水,是生命的母親(qin) ,孕育、陪伴、守望;水,告訴我們(men) 是誰,從(cong) 哪裏來,又向哪裏去。依水而居,隨水而迀,生生不息。
《“湖”》張澤辰-北京王府學校
在早些時候CBA球員西熱力江發布了一個(ge) 短視頻,內(nei) 容為(wei) 譴責職業(ye) 運動員浪費水資源的問題。而在我們(men) 的日常生活當中,也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類似水資源的行為(wei) 。比如這張照片就是拍攝於(yu) 一個(ge) 籃球場的旁邊,一些人打完籃球離去,卻留下了一地沒有喝完的礦泉水瓶。看著從(cong) 水瓶中流出的一灘水,讓我想到了湖,想到了中國的幾個(ge) 湖泊的水位線年複一年的下降,水域麵積年複一年的變小。於(yu) 是拿出相機記錄下了這張照片,取名為(wei) 湖。希望大家可以重視淡水資源,在物質漸漸富裕的這個(ge) 時代,大家對“廉價(jia) 的”礦泉水並不重視,但在我們(men) 隨手丟(diu) 掉一瓶沒喝完的水,倒掉一碗沒喝完的湯的同時,世界上有個(ge) 角落有個(ge) 孩子可能喝不上一口幹淨的水,所以希望借此作品引起人們(men) 對水資源浪費的重視。同時引號表示這不是真正的湖。
《10月31日的黃浦江》杜聞燾-重慶市育才中學校
這張照片拍攝於(yu) 外灘。夕陽給了水麵一種金屬的質感。縱使上海市是中國發展最為(wei) 迅速的城市,兩(liang) 岸的建築與(yu) 河流,這文明的起源相比,還是顯得無比渺小。河上,同樣渺小的船隻緩緩駛向遠方。
再次恭喜獲獎的同學們(men)
感謝大家在
《水·溯源》USAD年度主題創意攝影活動中的
熱情參與(yu) 、努力和支持
預祝所有USADer在中國站取得佳績!
活動發起:北京王府學校學術十項全能社團(BRS×USAD)
活動支持:USAD中國組委會(hui)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