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強基簡章即將發布。在閱讀簡章時,哪些信息需要我們(men) 重點關(guan) 注,今年的強基招生又可能出現哪些變與(yu) 不變,各位師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下麵愛培優(you) 團隊就來為(wei) 大家梳理一下這些要點。
不變:校測合格線將被延用
2022年,山東(dong) 大學、廈門大學等數所院校,紛紛劃定校測合格線,校測成績達不到合格線的考生,不予錄取。
山東(dong) 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校考成績60分以下不予錄取
吉林大學:筆試、麵試成績需分別達到60分
廈門大學:以該省強基計劃相應專(zhuan) 業(ye) 招生計劃數的2倍劃定筆試合格線,筆試合格方可進入麵試。
對於(yu) 拔尖創新人才來說,相比高考,校測更具區分度,更能精準選拔出“綜合素質拔尖或具有學科特長”的學生。校測合格線,則可以有效避免不具備拔尖創新素質的考生進入強基。
故而預計,校測合格線將會(hui) 被繼續延用,並將會(hui) 有更多院校將校測合格線寫(xie) 入簡章,校測在強基招生中的地位也將隨之進一步提升。
不變:清北破格審核保留
2022年,清北新增破格生審核,當年破格生人數明顯減少。以北大為(wei) 例,2022年北大錄取破格生325人,相較上年減少44人。
清北兩(liang) 校並未公布破格審核標準,但從(cong) 參加審核的學生資料來看,清北營參營經曆、競賽科目、在校平時成績有一定影響。
預計今年清北破格環節將保留。從(cong) 去年的情況看,清北破格結果產(chan) 生距各院校截止報名還有一段時間,未通過審核的考生,可利用這段時間報名華五院校的破格生或清北非破格生。
變:更多交叉學科進入強基
強基招生專(zhuan) 業(ye) 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曆史、這些、古文字學等方向基礎學科為(wei) 主,但近年來,交叉學科逐漸加入強基,已經成為(wei) 明顯趨勢。
航空航天類、飛行器動力工程、智能無人係統技術、自動化四項交叉學科的加入,是2022年強基最為(wei) 顯著的變化之一。交叉學科的加入,突破了強基在基礎學科上的局限,也更加貼合“聚焦高端芯片與(yu) 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guan) 鍵領域”的目標定位。
今年的兩(liang) 會(hui) 中,也有政協委員建議,將集成電路納入強基培養(yang) 。
照此趨勢,預計集成電路、船舶類、材料類等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專(zhuan) 業(ye) ,均有可能逐漸進入強基,強於(yu) 此類專(zhuan) 業(ye) 的強基院校,也將率先開啟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強基招生。
變:學科評估或影響入圍線
入圍分數線是師生家長擇校最為(wei) 關(guan) 注的數據。
各校各省市入圍分數線大約比普通批投檔線低10至30分,距離自身目標院校30分以內(nei) 的考生,強基會(hui) 是一條非常合適的升學通道。
強基各專(zhuan) 業(ye) 中,數學類、物理類、以及去年新進入強基的4個(ge) 交叉學科,在各省各校普遍都更受歡迎,其入圍分數線和錄取標準一般也高於(yu) 其他專(zhuan) 業(ye) 。預計今年,這種情況依舊會(hui) 普遍存在,報考這些專(zhuan) 業(ye) 的考生,也應對自身高考成績和校測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今年也是第五輪學科評估結束後的首次強基招生,也無法排除各院校評估結果的變動,對強基招生產(chan) 生影響的可能。
從(cong) 目前已知信息來看:
南開大學化學、數學學科由A升至A+;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學科由A升至A+;
南京大學物理學、化學、中國語言文學也均升至A+;
……
學科實力的增強,也有可能使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更受歡迎,其相應入圍標準和錄取標準也有可能提高。考生在擇校時,也要做好相關(guan) 準備。
變:麵試專(zhuan) 業(ye) 度增加
今年,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重點對強基麵試提出新要求,“要優(you) 化學校考核內(nei) 容和形式,積極在麵試中參考使用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著重考查學生的理想信念、興(xing) 趣特長、思維能力和創新潛質等”。
節選自《教育部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新要求下,麵試對考生的知識拓展能力、學科專(zhuan) 業(ye) 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的考查也可能隨之加深,同時也可能對考生的高中選修知識、競賽知識、大學先修知識有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沒有筆試的院校,麵試所要承擔的任務可能更重。2022年北航招辦老師就曾表示,不排除有老師現場出題,考生現場作答的可能性。這種形式不僅(jin) 考查了學科能力,對考生的臨(lin) 場反應能力也是一種考查。
強基計劃作為(wei) 一種自主選拔,有著獨特的定位和選拔特性,這也決(jue) 定強基計劃無法惠及所有高中生。
家長和考生應從(cong) 專(zhuan) 業(ye) 誌趣、就業(ye) 規劃、課內(nei) 成績、競賽水平、課外活動等多方麵進行全麵的自我評估,以確定是否適合報考強基,適合報考哪些院校,哪些專(zhuan) 業(ye) 。
高三考生強基備考應在高考之後,對校考內(nei) 容進行集中高效培訓;高一高二考生應多注意平時積累,在保證課內(nei) 成績的前提下,積極參與(yu) 學科競賽、清北營等活動,並定期接受強基訓練,為(wei) 參與(yu) 強基選拔打下堅實基礎。
對於(yu) 中學來講,建議建立長期完善的強基選拔及培養(yang) 體(ti) 係,建立動態分流機製,適時完成各階段強基、競賽及高考培優(you) 的分流。鼓勵學生參與(yu) 學科競賽、清北營等活動,並提供專(zhuan) 業(ye) 輔導,根據自身情況製定相關(guan) 常訓和集訓計劃,以及高考後的衝(chong) 刺訓練計劃,為(wei) 學生的未來保駕護航。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