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申請中,除了標化和GPA,AP也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在很多成功案例中,我們(men) 有看到手握十幾門AP滿分的學生,也有隻考一兩(liang) 門AP科目的。那麽(me) ,AP到底考幾門才合適?如何利用AP課程助力申請呢?
AP選課的基本思路
既然同學們(men) 選擇了AP課程,最關(guan) 注的問題一定是有哪些課程選擇,以及如何合理規劃,能讓我們(men) 構建一個(ge) 充實的知識架構。首先,美國的AP課程大概有幾十門,國內(nei) 開設的課程可能隻有十幾門。也就是說,AP課程的選擇有一定限製。那麽(me) ,我們(men) 是否需要在校外額外補充一些AP課程呢? 其次,同學們(men) 需要思考未來的專(zhuan) 業(ye) 意向。因為(wei) AP課程是比較靈活的,選課既要結合興(xing) 趣,也要兼顧將來的大學專(zhuan) 業(ye) 、職業(ye) 選擇,作出合理的課程規劃。 所以,今天我們(men) 從(cong) 這兩(liang) 個(ge) 方麵來大致介紹AP選課的思路。
AP課程如何選?
有的學校文理科的AP課程都會(hui) 兼顧,有的學校會(hui) 以傳(chuan) 統的數理化為(wei) 主。高中是一個(ge) 打基礎的過程,建議同學們(men) 盡可能地去文理兼顧地進行選課,而不是未來選擇理工科,就不考慮人文學科,這對大學申請是不利的。例如,加州大學對學生的人文學科或者自然學科有一定要求。所以,我們(men) 要去了解學校開設了哪些AP課程,微積分、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理工科都是比較常見的,也有很多學校開設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心理學等人文社科課程。通常來說,高一的同學會(hui) 優(you) 先選擇數學類的AP課程。因為(wei) 中國學生的數學底子普遍要比美國學生強一些。例如在國外,學生在11年級(高二)之前是不會(hui) 去學AP微積分的,但國內(nei) 的學校高一就會(hui) 開設。同時,建議中考成績還不錯、理科也比較占優(you) 勢的同學,可以選擇AP物理。 到了高二和高三就要結合學生的專(zhuan) 業(ye) 意向進行選課。但是很多同學在這個(ge) 階段還沒有明確的專(zhuan) 業(ye) 傾(qing) 向。建議家長們(men) 從(cong) 現在開始,就去和孩子探討,大學想讀什麽(me) 專(zhuan) 業(ye) 、將來希望從(cong) 事什麽(me) 樣的工作。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AP選課。 總的來說,AP選課可以根據學生的中考分數和學習(xi) 能力,在高一選擇1~2門AP;高二選擇3~5門;高三選擇3~5門。保守來說,學生在畢業(ye) 時能達到7門AP。不僅(jin) 能在大學換學分,而且在學術上也能夠達到名校的錄取標準。
不同類型學生的選課思路
按專(zhuan) 業(ye) 來分,國內(nei) 開設的AP理科課程還是非常豐(feng) 富的,學生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xi) 。當然,具體(ti) 情況還要具體(ti) 分析。 如果是偏生物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建議高一學微積分,高二學生物和化學,高三再學統計和計算機。在這個(ge) 過程中,學生能夠透徹地掌握生物必備的專(zhuan) 業(ye) 知識。
如果是偏物理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建議高一學數學,高二學物理和化學,高二再接著學其它的物理科目。這樣學生的選課主線會(hui) 非常清晰,並且能夠達到理工科申請的標準。 同時,還建議學理工科的學生適當地補充文科課程。因為(wei) ,美國大學強調知識的全麵性和通識教育。所以,建議學物理、數學或者生物的學生,在高二高三適當選擇一門偏文科的AP課程,例如AP英語、AP心理學、AP經濟學。 反而言之,如果學生意向申請人文社科專(zhuan) 業(ye) ,AP的選課就會(hui) 是以文科為(wei) 主。比如,高一學數學,如果數學基礎好,可以學微積分;高二學AP微觀經濟學,AP統計學。這些課程都是未來讀經濟和商科的基礎。
AP選課常見問題
如果申請英國,在高二前是否要修夠5門AP?
牛津劍橋的大部分專(zhuan) 業(ye) 確實需要5門AP成績,但不在高二之前修完。在高三畢業(ye) 之前,學生能夠達到要求的AP門數即可。
AP科目是不是越多越好
AP選課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學習(xi) 能力來決(jue) 定。如果學生學習(xi) 這門AP,能夠幫助其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能取得良好的成績,在將來申請中有更多優(you) 勢,多學是沒關(guan) 係的。隻要你能把每個(ge) 科目都學到位,隻學5-7門也不會(hui) 吃虧(kui) 。
有沒有必要在校外補習(xi) 校內(nei) 沒有開設的AP課程?
有些人文課程在校內(nei) 沒有開設,但也要根據學生的興(xing) 趣和能力來選擇。這些人文課程總體(ti) 來說難度較大,花的時間也會(hui) 更多。在校內(nei) 和標化成績都能兼顧的情況下,可以額外學習(xi) 一些AP。但如果學生應對校內(nei) 和標化都已經捉襟見肘,就不建議再去多學,因為(wei) 會(hui) 占用大量時間,如果最後考試成績不理想,也是一種浪費。
怎麽(me) 才能針對性合理規劃呢?添加英銳老師,幫你解答AP路上的各種疑惑
最後還是那句話,千萬(wan) 別錯過了AP最佳規劃期!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