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招生官招生流程及注意細節公布

申請大學會(hui) 花費你多長的時間?

對於(yu) 大多數學生來說,申請大學的準備從(cong) 10年級開始;

而如果目標是Top10的大學,這場準備往往從(cong) 8、9年級,甚至是更難想象的“小時候”就開始了。

校內(nei) 知識、課外活動、社會(hui) 實踐、科研、競賽、語言培訓、標化考試、文書(shu) 撰寫(xie) ……申請大學所需要的各個(ge) 元素蠶食著學生的時間,讓他們(men) 的每一天都忙的團團轉。

那麽(me) ,你精心準備的申請材料,會(hui) 花費招生官多長的時間來審閱?

17分鍾。

一位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22U.S.News綜排#2)的招生官記錄了他審閱申請材料的過程,以及每個(ge) 環節所花費的時間——

  • 成績單5分鍾;
  • 推薦信4分鍾;
  • 簡曆1分鍾;
  • 課外活動2分鍾;
  • 文書及補充文書5分鍾。

其中,在GPA成績單部分花費了5分鍾,還是因為(wei) 核查發現有一點問題要重新計算,而通常來說,在這個(ge) 環節隻需要花費3分鍾。

也就是說,正常招生官看一個(ge) 學生簡曆,隻需要15分鍾

這位招生官也以第一人稱非常細致的記錄了他審閱這名學生材料時的心路曆程和判斷標準——01GPA成績單(5min)審閱從(cong) GPA最高的學生開始一一進行,這位同學的GPA是97/100,但我核查後發現他就讀過兩(liang) 所高中,而在另一所高中,成績僅(jin) 為(wei) 92分。

這個(ge) 發現讓我不得不更細致的審查GPA,我對比學校檔案(可以看到課程難度)和學生的選課記錄,發現他在數學方麵確實很優(you) 秀,但英語課程選擇的是難度最低的課程,雖然分數不錯,但我不能確定他是否為(wei) 了獲得更高的GPA而選擇低難度的課程。

02推薦信(4min)有趣的是他的推薦信剛好是英語老師寫(xie) 的。在這封信中,我了解到他由於(yu) 家境比較貧困,到中學才有機會(hui) 學習(xi) 英語,所以不得不選擇難度較低的英語課。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沮喪(sang) ,反而孜孜不倦,經常尋求老師的幫助,最終獲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這封信似乎解答了我剛才的疑問,也讓我對他的好感明顯加劇。

03學生簡曆(1min)我快速的掃過學生的簡曆內(nei) 容——母語中文,父母均未上過大學,父親(qin) 如今經營著一家采礦公司。

這讓我又一次產(chan) 生了疑問,采礦公司的收入應該不少,學生為(wei) 何會(hui) 貧困?難道推薦老師在撒謊?

我飛快的又讀了一遍簡曆內(nei) 容——他的父母都沒有上過大學,或許這家公司是最近才開創的。

04課外活動(2min)這個(ge) 學生沒有在校內(nei) 擔任過任何領導的經曆,活動幾乎都與(yu) 數學有關(guan) ——贏得過一次市級競賽,全國排名第三;創建過一個(ge) 獨立的項目,發明了一個(ge) 決(jue) 定級別的數學公式(這讓我很感興(xing) 趣,希望能在文書(shu) 裏看到更多的相關(guan) 內(nei) 容)。

考試成績方麵,他有8門AP的成績,7個(ge) 5分,1個(ge) 4分。成績很好,但我心裏有些遺憾,也許在我看來更希望他把花在這麽(me) 多門考試上的時間分一點給“領導力的培養(yang) ”。

除了托福105分,令我有些擔心,總體(ti) 來說這個(ge) 學生成績很好,但是看了這麽(me) 多簡曆,我深知成績優(you) 異也許是“好學生的征兆”,但絕不是“好學生的原因”。

05文書(shu) (5min)文書(shu) 的前兩(liang) 段讓我失望。他描寫(xie) 的是在一個(ge) 小村莊參加誌願者的活動經曆,這已經不是我這個(ge) 申請季第一次讀到類似的內(nei) 容,更加是我職業(ye) 生涯中的第無數次,這個(ge) 選題對我來說絕對稱得上是“平淡無奇”。

不過,讀著讀著我被一個(ge) 簡單的句子吸引:“我看著這些學生,同校的學生們(men) 自豪的幫助著這些孩子,孩子們(men) 也開心的玩耍,我卻為(wei) 此感到難過。我感覺他們(men) 並不了解對方,但我了解,因為(wei) 在我生命的大多數時間裏,我就是一個(ge) 來自小村莊的男孩。”

雖然這不是一篇措辭精美的文書(shu) ,主題也很平庸,但是他的視角讓我嚐試去了解這篇“支教文書(shu) ”和我看過的無數篇相似文書(shu) 之間的差異,我開始了解文字背後的他到底是誰、他的想法是什麽(me) ,以及它們(men) 與(yu) 推薦信、課程、成績和期望之間的聯係。

補充文書(shu) 描述了他的數學公式,雖然仍有語法錯誤,但總體(ti) 仍是不錯。

麵試評分是4/5分,麵試者備注說沒有英語交流障礙,上課應該沒問題。這讓我打消了之前對他英語能力的顧慮,

06最後的結果17分鍾過去了,我把這個(ge) 學生的申請材料存入電子等候區(委員會(hui) 討論隊列),在所有的申請材料審閱完成之後,我們(men) 會(hui) 一起討論是否錄取這個(ge) 學生。

2個(ge) 月後,我審閱過了很多托福成績、領導力、推薦信等環節比他優(you) 秀很多的學生,但他給我的感覺依然是更好的。經過委員會(hui) 的討論,我們(men) 決(jue) 定錄取他。

17分鍾的材料審閱過程,我們(men) 可以發現招生官一直試圖從(cong) 各種佐證的信息中去挖掘這背後的學生本身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他是否真誠,是否因為(wei) 生活的某些經曆而成長,是否有獨特的思考問題的角度和能力,是否有打動招生官的地方。

而同時也告訴我們(men) ,盡管每個(ge) 學生分到的時間很少,但審閱的細致程度也是不容置疑的,造假、撒謊而不被發現的可能性也很低。

從(cong) 整個(ge) 過程來看,我們(men) 也能感受到文書(shu) 的重要性。它串聯了你的各項材料,讓你的形象變得豐(feng) 滿立體(ti) ,也能通過真誠的表述來解答招生官可能存在的一些疑問。

誠然,每個(ge) 學校的招生偏好不同,招生官本身的主觀偏好也有很大差異,這就是我們(men) 所說的“玄學”所在。

哥大招生官日記和這些錄取結果對比都告訴我們(men) 一個(ge) 道理——

沒有任何一次錄取是由某一項成績決(jue) 定的,它一定是對一個(ge) 申請者的綜合考量。

對於(yu) 家長來說,可能很少有機會(hui) 去接觸到除了自己孩子以外的申請者的履曆,相信大家在看完上麵這篇招生記錄的時候一定也會(hui) 對這個(ge) 孩子“是否應該被錄取”有自己的想法。

其實,如果跳出“親(qin) 子濾鏡”,往往可以更加清晰準確的去判斷這個(ge) 申請者是否滿足學校的招生要求。所以,我們(men) 打算給所有家長一次“當招生官”的機會(hui) ——現場剖析真實案例,如果你是招生官,將如何決(jue) 定這些申請者的去留?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B課程體製IA/TOK/EE/CAS詳細介紹如何解決難題?

下一篇

TCR曆史研究夏校申請詳解!唯一出版中學生曆史論文的期刊同設夏校?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