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年末,《紐約時報》發布了備受矚目的2021年“最暢銷的青少年讀物”以及2021年“十大好書(shu) ”!這個(ge) 榜單由來已久,極具聲譽性和權威性,一經推薦,一些原本寂寂無名的書(shu) 就會(hui) 登上暢銷榜。
■《紐約時報》拿過112次普利策獎。“青少年最暢銷書(shu) 籍”榜單是《紐約時報》根據電子和線下書(shu) 籍的銷量算出的。“年度10本好書(shu) ”則是由書(shu) 評板塊的編輯負責評選出。 在翻譯書(shu) 單的過程中,我們(men) 發現青少年暢銷書(shu) 幾乎都是虛構類,尤其是融入了熱點話題的小說最受歡迎,有的也已經翻譯成中文版。雙減後的第一個(ge) 寒假,給自己定個(ge) 讀書(shu) 計劃吧,在暢銷書(shu) 之外,大家一定不要忘了讀經典哦。
12021年《紐約時報》最暢銷少年讀物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s Young Adult Hardcover of 2021
- 【中文版已發行】《誰在說謊》(ONE OF US IS LYING) 卡倫·M·麥克馬納斯 著
- YOU'VE REACHED SAMDustin Thao 著
- 【中文版已發行】《黑暗中的星光》(THE HATE U GIVE)安吉·托馬斯 著
- YOU'LL BE THE DEATH OF ME Karen M. McManus 著
- THE HAWTHORNE LEGACY Jennifer Lynn Barnes Little 著
《誰在說謊》和《黑暗中的星光》已經有中文版發行,豆瓣評分為(wei) 8.4和8.2。其他的暫無中文譯本。還有幾本暫時不適合介紹,大家感興(xing) 趣的可以自己搜索封麵上的書(shu) 名自行翻閱。
《誰在說謊?》(中文版已出版)■卡倫(lun) ·M·麥克馬納斯 著




22021年度《紐約時報》10本好書(shu)
New York Times
10 Best Books of 2021
虛構類書(shu) 籍
- 《我們曾經多麽美麗》(How Beautiful We Were) 因波羅·馬布著
- 《親密》(Intimacies) 凱蒂·北村(音)
- 《W·E·B·杜·波依斯的情歌》(The Love Songs of W.E.B. Du Bois). 奧諾雷·法農·傑弗斯 煮
- 《沒有人聊起這個》(No One Is Talking About This) 帕特麗夏·洛克伍德著
- 《當我們不再理解世界》(When We Cea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 本哈明·拉巴圖特著; 阿德裏安·內森·韋斯特譯
非虛構類書(shu) 籍板
- 《哥本哈根三部曲——童年;青春;依賴》(The Copenhagen Trilogy: Childhood; Youth; Dependency) 托夫·迪特萊夫森著; 蒂納·努納利和邁克爾·法瓦拉·戈德曼譯
- 《詞語的傳承——對美國奴隸製曆史的反思》(How the Word Is Passed: A Reckoning With the History of Slavery Across America) 克林特·史密斯著
- 《看不見的孩子——美國城市中的貧困、生存與希望》(Invisible Child: Poverty, Survival and Hope in an American City) 安德裏亞·艾利奧特著
- 《關於解放黑奴紀念日》 (On Juneteenth) 安妮特·戈登-裏德著
- 《紅色彗星——西爾維婭·普拉斯短暫的一生與熾熱的藝術》(Red Comet: The Short Life and Blazing Art of Sylvia Plath) 希瑟·克拉克著
令人遺憾的是,該書(shu) 單中的所有書(shu) 籍都暫時未發行中文譯本。
《How Beautiful We Were》
■《我們(men) 曾經多麽(me) 美麗(li) 》(How Beautiful We Were) 因波羅·馬布著本書(shu) 是馬布繼2016年的處女作《看啊,追夢者》(Behold the Dreamers)之後,第二部氣勢磅礴,而又令人隱隱悲傷(shang) 的作品。
小說故事始於(yu) 1980年,在一個(ge) 虛構的非洲村莊科薩瓦,一家美國石油公司的代表來到此地工作。由於(yu) 鑽井和管道造成的環境破壞,科薩瓦的孩子隨之死去。
這個(ge) 關(guan) 於(yu) 腐敗與(yu) 權力的寓言故事跨度長達數十年——在資本主義(yi) 和殖民主義(yi) ——這種惡毒的、無法滿足的欲望機器——的時代下,擁有渴望意味著什麽(me) 。
《Invisible Child: Poverty, Survival and Hope in an American City》
■《看不見的孩子——美國城市中的貧困、生存與(yu) 希望》(Invisible Child: Poverty, Survival and Hope in an American City) 安德裏亞(ya) ·艾利奧特著
2013年,艾利奧特為(wei) 時報撰寫(xie) 了關(guan) 於(yu) 無家可歸的紐約女學生達薩尼·科茨及其家人的係列作品。此後,她花費數年,在收容所、學校、法庭和福利機構之間追蹤報道對象的日常生活。
這本書(shu) 尖銳地描述了一個(ge) 家庭在這座城市乃至這個(ge) 國家,如何與(yu) 貧困、無家可歸和成癮進行鬥爭(zheng) ,而這座城市以及這個(ge) 國家卻無法為(wei) 他們(men) 解決(jue) 這些問題。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