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意義(yi) 和競賽含金量
(1)計劃申請美國大學
美國頂尖高校更看重標化成績以外的課外活動和競賽成績,對於(yu) 計劃申請美國大學理工科專(zhuan) 業(ye) 的同學來說,物理碗獲獎證書(shu) 毫無疑問是重要的加分項。能取得4門AP物理5分或A Level物理A*成績的優(you) 秀同學不在少數,但都不像物理碗競賽這樣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因此,排名更靠前、獲得更高等級獎項的同學更容易受到美國大學的青睞,從(cong) 而大大增加被美國名校錄取的幾率。
(2)計劃申請英國大學
物理碗尚未在英國大範圍開展,因而英國大學不會(hui) 將美國的物理碗競賽成績作為(wei) 錄取參考因素。但對於(yu) 申請物理、工程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同學而言,在申請文書(shu) 中表明積極參與(yu) 相關(guan) 物理競賽並取得優(you) 秀成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其物理學術水平。
此外,物理碗和英國高級物理挑戰賽(Senior Physics Challenge,原名AS物理挑戰賽)的難度和考查知識範圍相近,而且兩(liang) 項賽事在國內(nei) 的比賽日期也很接近,都在每年3月中下旬。因此,積極備賽物理碗也能促進高級物理挑戰賽的準備,可以說是一石二鳥之舉(ju) 。
(3)計劃申請國內(nei) 大學
對於(yu) 計劃申請國內(nei) 大學的高中生來說,盡管相關(guan) 獎項不會(hui) 被國內(nei) 大學認可,但感受物理碗競賽的難度、挑戰全英文試卷和解題速度極限也是一種相當不錯的體(ti) 驗,並且物理碗會(hui) 有一些比較新穎的題目、考查國內(nei) 高中物理沒有涉及的知識,多接觸、多見識一下或多或少會(hui) 對將來物理考試有些幫助。
獲獎條件
往年要考多少分才能獲獎?
2019年之前的相關(guan) 成績分布和獲獎數據與(yu) 2019年非常相似,下麵僅(jin) 以2019年數據為(wei) 例分析如下。
圖1 物理碗2019年全球Division 1考生成績分布
圖2 物理碗2019年全球Division 2考生成績分布
2019年各個(ge) 獎項的獲獎分數段
個人獎項 | Div. 1最低分 | Div. 1最高分 | Div. 2最低分 | Div. 2最高分 |
全球前100 | 29 | 40 | 29 | 40 |
全國前10 | 33 | 40 | 37 | 40 |
華北前10 | 31 | 33 | 29 | 36 |
華南前10 | 26 | 30 | 24 | 28 |
華東前10 | 30 | 33 | 31 | 37 |
華中前10 | 29 | 32 | 25 | 31 |
西部前10 | 26 | 32 | 20 | 30 |
根據上麵的成績分布圖和獲獎分數段等數據可以看出,不論是Division 1還是Division 2,30分以上的同學所占比例都非常小。在絕大多數賽區取得30分以上的成績就可以進入賽區前10乃至全球前100名。所以如果想拿到賽區前10、全球前100,基本上要確保拿到30分以上。
而如果想拿到較高的獎項,如全國金獎(排名前10%)一般需要25分以上的成績,全國銀獎(排名前25%)一般需要20分以上的成績。
難度分析
物理碗的題看似簡單卻難拿高分,為(wei) 什麽(me) ?
有這類疑問的同學多數都忽略了一個(ge) 限製:考試時間隻有45分鍾。
盡管物理碗多數題目都很簡單,但越往後題目越難。很多同學會(hui) 在前20道簡單題把45分鍾的時間消耗掉一半左右,而等做到後麵難題的時候就已經沒有時間了。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物理碗競賽的平均分很少超過20、甚至隻有16分左右的原因,且不論Division 1還是Division 2都如此。
下麵從(cong) 三個(ge) 方麵來討論這個(ge) 問題。
(1)題目難度分布
40道題45分鍾完成,如果不算塗答題卡、填答案的時間,相當於(yu) 平均67.5秒做1道題。而通常對於(yu) 物理知識掌握的非常紮實的同學來說,最後幾道題一般2-3分鍾可以完成。這種難度跟高考物理選擇題難度差不多,與(yu) 國內(nei) 高中物理競賽難度更是沒有可比性。換句話說,隻要沒有英語語言作為(wei) 屏障,國內(nei) 高二高三同學參加物理碗競賽很容易拿到25+的成績,從(cong) 而大幅拉高平均分。
(2)解題熟練程度
就算前麵的題目再簡單,多數同學完成前25道題一般也需要15-20分鍾。而剩下的15道題要在25-30分鍾之內(nei) 完成,且是難度越來越大的題,其挑戰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解題熟練度,比如還需要查表、思考用什麽(me) 公式,那基本上就沒有可能上30分了。而事實上絕大多數同學在考場上都沒有機會(hui) 看到最後幾道題長什麽(me) 樣。
所以,物理碗其實沒有各位想象的那麽(me) 容易。想要拿到非常高的分數,在解題熟練度方麵的訓練其實已經跟參加國內(nei) 物理競賽的同學相差無幾了。
(3)物理學科素養(yang)
美國物理競賽強調對物理現象和規律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注重對基本物理過程的分析熟練程度和思維方法,而不是強調對計算技巧、解題技巧的考查。
例如:有道題問摩擦力屬於(yu) 四種力中的哪一種?選項有:引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其實絕大多數高中生都不知道有這四種力,少數同學知道好像有這麽(me) 四種力,但卻不知道摩擦力該怎麽(me) 歸類,也需要想想然後猜一個(ge) 結果。就這麽(me) 看似簡單的一個(ge) 問題,得分率卻非常低。而這個(ge) 問題對於(yu) 平時就對物理很有興(xing) 趣、經常主動思考力的本質這類問題的同學一般很快就能答出來,幾秒鍾就能做出正確的答案。就這麽(me) 一道簡單題其實就可以將物理學科素養(yang) 較高的優(you) 秀同學區分出來。
備賽策略
根據不同的參賽目標如何確定備賽策略?
(1)美高課程體(ti) 係學生備考策略
參賽期間,多數10年級的同學正在學習(xi) AP物理1的力學部分或剛剛學完力學部分,少數教學進度快的學校能講完電學內(nei) 容。雖然力學部分占物理碗Dvision 1的40道題的一半還不到,但仍然是占比最大的知識板塊。而即便是能做對所有力學題,再做對一部分初中學過的電學、磁學和光學題,得25分以上還是會(hui) 有難度,進入前10%獲得金獎的把握不大。因此,10年級同學如果從(cong) 12月份或者寒假1月份開始準備,需要在2個(ge) 月裏盡可能多的學習(xi) AP物理1和2的基礎知識,尤其是物理碗中占比不小的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這部分知識。
而11年級年級的同學多數都已經學完了力學、熱學、電學、磁學和光學,而近代物理可能還沒開始學習(xi) 。這些同學如果參加Division 1會(hui) 非常有優(you) 勢,一般稍微做做準備、刷刷曆年真題、準備一下,就可以輕鬆在Division 1裏取得20分以上、25分左右的成績。但如果想拿到30分以上或是在Division 2裏拿到25分甚至更高的分數,那就需要提前學完近代物理、天文學相關(guan) 章節,補齊AP物理裏沒有涉及的知識。此外,要達到接近滿分的水平還要有平時積累物理學常識的良好習(xi) 慣。由此可見,想拿到接近滿分的要求還是相當高的。
高三同學一般不建議參加這項競賽,意義(yi) 不大。
對於(yu) 想申請美國大學證明自己學術水平的同學,建議在確保銀獎(全國排名前25%)的基礎上,再努力爭(zheng) 取拿到金獎(全國排名前10%),甚至拿到賽區前10名。也就是要確保拿到30分以上,不管是Division 1還是Division 2。達到這個(ge) 水平,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準備時間都不會(hui) 太少。所以建議各位有誌得金獎以上獎項的同學從(cong) 10年級就開始準備,爭(zheng) 取在11年級取得理想的獎項。
(2)英國A Level課程體(ti) 係學生備考策略
部分10年級同學還處於(yu) 學習(xi) IGCSE物理階段。雖說IGCSE物理覆蓋了力、熱、光、電、磁,但畢竟難度還屬於(yu) 初中水平,這跟高中物理的難度還是有不小差距的。如果打算在10年級參加物理碗,那麽(me) 寒假期間需要補上的高中物理知識就比較多、壓力也會(hui) 非常大。所以建議僅(jin) 僅(jin) 學習(xi) 了IGCSE物理的同學以練兵作為(wei) 參賽目的,等11年級學完AS物理、或者提前學習(xi) 大部分A2物理課程的同時準備衝(chong) 刺物理碗的更高獎項會(hui) 比較有把握。
如果10年已經開始學習(xi) AS物理,那備賽期間需要做的準備跟美高課程體(ti) 係的同學差不多,也需要提前學習(xi) 一部分A2物理知識,並補充學習(xi) 物理碗競賽超出A Level物理考綱的知識。
學習(xi) A2物理的同學與(yu) 美高11年級同學的備賽策略相似。
盡管物理碗對於(yu) 申請英國大學的同學意義(yi) 不大,但如果能把參加物理碗競賽作為(wei) 練兵,對提高英國物理高級挑戰賽的成績會(hui) 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仍然建議學有餘(yu) 力的同學積極備賽物理碗。
(3)國內(nei) 高中課程學生備考策略
對於(yu) 學習(xi) 國內(nei) 高中課程的同學來說,英語語言問題隻是準備物理碗的問題之一,另一個(ge) 問題則是校內(nei) 所學物理課程知識內(nei) 容不能完全覆蓋物理碗的考點——有相當一部分知識是國內(nei) 課程不涉及的。如果想拿高分,建議在課外學習(xi) AP物理12、能力更強的同學可以學習(xi) AP物理C。這樣一方麵可以熟悉美高物理課程知識,另一方麵也可以適應英文物理表達,在提升英文閱讀水平、提高讀題速度的同時,還能感受美式物理課程的思維方式,體(ti) 會(hui) 中美兩(liang) 國高中物理課程的差異,會(hui) 反過來促進國內(nei) 物理課程的學習(xi) 。
(4)學習(xi) 和刷題參考策略
備考時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建議各位同學選擇係統化的備賽課程、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習(xi) ,或者按照一定的分類刷題。在課程學習(xi) 到後期的時候,一般賽前1個(ge) 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同步按照年份順序刷真題。一共有13套題,建議每周刷兩(liang) 套題,不斷查漏補缺、總結知識點,然後針對尚存在薄弱環節的知識點進行分類刷題練習(xi) 。
備考時間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建議先迅速刷1-2套真題,查找自身存在較大知識漏洞的專(zhuan) 題,然後按照分類專(zhuan) 題的方式刷題、強化學習(xi) 課本相關(guan) 章節的基礎知識,這樣效率相對會(hui) 高一點。但由於(yu) 時間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漏洞和薄弱環節都解決(jue) ,因此要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則進行訓練,這樣才能確保在有限的時間裏取得最高的分數。賽前一個(ge) 月平均每周刷2-3套題,用4-5周時間即可刷完全部13套真題,刷完之後應該大致能對物理碗的考試形式、題目難度做到心中有數,從(cong) 而增強自信心。
備賽資源
有哪些不錯的物理碗備賽資源推薦?
目前市麵上極少有專(zhuan) 門針對物理碗競賽的書(shu) 籍,下麵推薦幾本不錯的AP物理教材供學習(xi) 和參考。
No.1
Physics Principles with
Applications (7th Edition)
Author:Douglas C. Giancoli
No.2
College physics (10th Edition)
Author:Raymond A. Serway, Chris Vuille
No.3
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A Strategic Approach with Moden Physics (4th Edition)
Author:Randall D. Knight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