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參加Brain Bee腦科學競賽取得了全國三等獎,收到了英屬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溫哥華校區獎學⾦錄取,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Brain Bee腦科學競賽的備考心得。
選擇參加該競賽的原因&競賽含⾦量
我是屬於(yu) 那種很難在競賽方麵取得優(you) 異成果的一類學生,一直以來的成績都比較平穩,而想要在競賽中獲得不錯的獎項成績就必須拔尖。
我曾在高一的時候嚐試隨大流參加過物理和化學的競賽,可是參加這些比賽的優(you) 秀學生實在是太多了,那些本身就在平時課堂中表現出色的同學再通過刻苦刷題的加持,讓本身成績就平平無奇我變得根本不是他們(men) 的競爭(zheng) 對手。
不出意外,我的比賽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後來我停止了盲目參加競賽的腳步,開始觀望尋找適合我的競賽。直到⾼中第⼆年的冬天,我通過⼀位好朋友認識了另⼀個(ge) 誌同道合的朋友,讓我了解到了 Brain Bee腦科學⼤賽,也⾛進了腦科學。這是一門我們(men) 在日常的課堂當中接觸的很少的學科,所以在準備比賽的時候大家幾乎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Brain Bee腦科學活動發源於(yu) 美國,是一項麵向全球青少年的課外探索活動,活動旨在鼓勵學生認識、研究人類大腦,今後從(cong) 事相關(guan) 的工作,改善人類健康和生活水平。
活動由美國心理學協會(hui)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歐洲神經科學學會(hui) (Federation of European Neuroscience Societies, FENS)、神經科學學會(hui) (Society of Neuroscience, SfN)、美國Dana基金會(hui) 、國際腦學科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Brain Research Organization, IBRO)和阿爾茲(zi) 海默症協會(hui) (Alzheimer' association)聯合主辦 。
以上內(nei) 容摘自官網:
https://www.chinabrainbee.com/
BrainBee賽事受到美國、日本、澳大利亞(ya) 、德國等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在此賽事中獲獎的很多學生被普林斯頓、斯坦福、牛劍、清北錄取,認可度和影響力頗高,可以成為(wei) 申請名校的助力。
所有同學甚至是零基礎的學生都可以參加,隻要認真按照組委會(hui) 官方建議的60小時以上去準備比賽,晉級全國賽是不難的。在全國賽賽場上還可以和來自全國的優(you) 秀選手一同PK,並且有機會(hui) 代表中國站上世界舞台。
報名競賽的⽅式&渠道
如果學校裏有老師帶領的相關(guan) 社團,在報名時可以直接找到負責老師以學校為(wei) 單位進行報名。
如果學校沒有相關(guan) 的社團和指導老師可以到官網: https://www.chinabrainbee.com/brainleague
聯係對應的地區負責人進行填表報名地區賽。地區賽獲獎後才會(hui) 進行全國賽的報名,屆時會(hui) 收到來自地區賽負責老師的通知。每年的全國賽第一名的同學可以代表中國參加全球賽,一切費用將由組委會(hui) 承擔。
競賽備考規劃
地區賽和全國賽試卷都是中文,專(zhuan) 有名詞也會(hui) 同時用英文標出,答題使用中文或英文均可。因此我們(men) 在準備階段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背單詞,但是Brain Facts這本書(shu) 是英文的,所以閱讀時需要花一些時間查單詞。
地區賽
地區賽隻包含筆試部分,主要由選擇題,填空題和判斷題組成。考察的範圍主要是Brain Facts這本書(shu) ,官網可以下載電子版。在準備地區賽期間如果隻是想晉級全國賽那麽(me) 看好這一本書(shu) 就夠了,如果想拿到更好一點的獎項則可以學習(xi) 完這本書(shu) 之外做更多的閱讀。
在時間規劃上也比較靈活:一般地區賽九月開始報名,在下一年一月舉(ju) 行比賽(2023年的地區賽將在2月18日舉(ju) 行)。這之中有大概三個(ge) 月的時間準備,安排每一周完成一章Brain Facts這本書(shu) 的精讀是可以做到充分準備的。
精讀期間可以製作Flash Cards,方便在進行下一章的內(nei) 容前進行複習(xi) 和鞏固之前的知識。如果有一起準備比賽的同學就更好啦,在休息時間可以互相提問,這樣很有助於(yu) 強化記憶,比自己拿著書(shu) 痛苦地死記硬背要輕鬆很多!
在考前幾天進行複習(xi) 衝(chong) 刺時可以拿一張A4紙對照官網提供的知識大綱,在紙上根據自己的記憶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把自己掌握的相關(guan) 知識串聯起來,完成後再對照筆記進行訂正修改,將自己遺漏的知識著重複習(xi) 。也可以和同學形成學習(xi) 小組,每人根據書(shu) 中內(nei) 容出題,互相交換,模擬考試。
全國賽
全國賽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部分:筆試部分(包含標本識別)以及病例診斷部分,很考驗學生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因此在準備的時候隻依賴於(yu) 一本或者兩(liang) 本書(shu) 是遠遠不夠的。全國賽一般在三月舉(ju) 行(2023年將在3月18-19日舉(ju) 行),準備時間隻有不到兩(liang) 個(ge) 月,這對於(yu) 想要通過自學準備比賽的同學有很大的壓力。
Brain Bee組委會(hui) 沒有提供任何全國賽有關(guan) 的真題,所以如果獨自準備比賽難度比較大。有部分學校有專(zhuan) 業(ye) 老師組織的相關(guan) 社團,會(hui) 對學生進行培訓。
我是在地區賽結束後複習(xi) 了一段時間Brain Facts的知識以及讀了一些別的書(shu) ,發現我很難僅(jin) 僅(jin) 通過自己看書(shu) 很難在短時間內(nei) 學習(xi) 到很多的知識,並且全國賽有標本識別以及疾病診斷的環節,當我試圖獨自準備這部分內(nei) 容時覺得很迷茫。
於(yu) 是我在寒假的時候報名參加了一位老師的培訓,老師提供給我了一些他自己編寫(xie) 的例題、標本、以及病例診斷視頻片段進行練習(xi) ,並且給我提供了很具體(ti) 的學習(xi) 方向(如果大家在準備全國賽期間遇到了和我一樣的情況的話,建議大家可以去尋找老師的幫助,不要悶頭死磕哦)
用關(guan) 鍵詞概括這個(ge) 比賽最大的特點 包容
新手友好,想要參賽的同學隻需要對腦科學感興(xing) 趣,願意付出時間閱讀就可以獲得一個(ge) 不錯的成績。這個(ge) 比賽不需要大量刷題,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比較具有趣味性。
意義(yi) 深遠
這個(ge) 比賽會(hui) 帶我們(men) 一步步走近腦科學,從(cong) 理解認知、思維、意識和語言等腦功能原理,到對腦功能神經基礎進行解析,學習(xi) 腦疾病的診斷與(yu) 治療,最後啟發人工智能相關(guan) 的類腦研究。
比賽方式友好
每年都會(hui) 在不同的城市以論壇的形式舉(ju) 辦,我們(men) 將有機會(hui) 認識來自全國的優(you) 秀選手,組委會(hui) 還會(hui) 邀請到腦科學研究方麵的專(zhuan) 家進行研究成果展示。這種比賽的形式讓我非常向往,它讓我更能專(zhuan) 注於(yu) 知識本身和學習(xi) 的過程,讓我覺得就算沒有獲獎也不虛此行。
準備競賽時用到的材料/網址/學習(xi) 資源
在準備地區賽時我隻用到了一本書(shu) ,是官網可以下載的Brain Facts,還有官網的一些例題。由於(yu) 我是零基礎,對腦科學和心理學專(zhuan) 業(ye) 詞匯一竅不通,花了許多的時間讀書(shu) 查單詞,甚至比自己安排的計劃延後了許多,還好在比賽前幾天終於(yu) 看完了全書(shu) 並做完了筆記,但是其實知識掌握得並不牢固,不過還是擦邊晉級全國賽了(所以這證明組委會(hui) 沒有忽悠我們(men) ,認真讀好Brain Facts晉級全國賽沒有問題!)。
在準備全國賽的時候除了複習(xi) Brain Facts的知識,還看了《神經科學 - 探索腦》(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作者 Mark F. Bear / Barry W. Connors / Michael A. Paradiso)的一些章節(中文書(shu) 分上下兩(liang) 冊(ce) ,閱讀量實在大到沒辦法看完全書(shu) ,隻好選擇一些章節閱讀)。
老師還推薦沈政、方方、楊炯炯等編著的《認知神經科學導論》。一些YouTube的視頻也很有幫助(直接搜索想要詳細了解的名詞)例如不同神經遞質的功能總結、一些腦部結構的解剖圖等;搜索疾病的名詞也會(hui) 得到一些記錄患者症狀的視頻,可以通過它們(men) 來練習(xi) 疾病診斷部分的題目 (推薦 Crash Course neuroscience,視頻動畫生動有趣,講解清晰邏輯連貫,是一組很好的的學習(xi) 視頻!) 。
心得總結
這個(ge) 比賽對於(yu) 我來說不但提升了自學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讓我形成了更適合自己的筆記方法,更明確了未來的專(zhuan) 業(ye) 方向,使我在寫(xie) 申請文書(shu) 時非常順利。
在培訓班⾥認識的厲害又負責的⽼師不僅(jin) 在準備全國賽的過程中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甚⾄在之後的⼤學申請中也給我提供了很多寶貴建議和專(zhuan) 業(ye) 指導,我也擁有了許多雖不曾謀⾯卻在並肩作戰的同學。他們(men) 都是我⾼中⽣活⾥的財富。
我想我和腦科學的故事總結來說,就是一個(ge) 不斷嚐試、探索和突破的過程。探索自己的興(xing) 趣時不要過於(yu) 功利,最有價(jia) 值的永遠是探索的過程而並非結果,更重要的是,獨自探索和嚐試的過程雖然辛苦甚至艱難,但當我們(men) 踏出舒適圈的那一刻,我們(men) 已經離終點越來越近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