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於(yu) 當地時間2022年1月11日向申請就讀該校本科的學生發出招生通知。申請人可在當天上午(當地時間)通過UCAS係統查看自己錄取與(yu) 否。招生通知由學生申請(或重新分配)的牛津大學各相關(guan) 學院直接發出。
牛津大學沒有披露今年招生數據。2022年10月底,英國高等院校招生辦公室(UCAS,係英國接受學生高等教育入學申請的中央機構)發布了英國高校截止10月15日的最新招生數據(10月15日是牛津、劍橋以及其他多數高校包括牙醫和獸(shou) 醫在內(nei) 的醫學專(zhuan) 業(ye) 申請截止日期)。數據顯示,77,810(去年76,940)名申請人通過UCAS係統提交2022級本科入學申請,再創曆史新高!
來自歐盟以外的國際學生申請熱情持續高漲。數據顯示,截止10月15日,來自歐盟以外的國際申請人數達17,460名,繼去年(17,510)大漲20%後企穩。中國依然是最大的國際生源地,該階段遞交申請的中國學生達到4,570名,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在上個(ge) 年度暴漲31%的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過去五年的招生趨勢
順應世界範圍內(nei) 高等教育更加多元、公平和包容的趨勢,2016-2020年間牛津大學在英國範圍內(nei) 的本科招生重點明顯傾(qing) 向公立學校、少數族裔、經濟社會(hui) 弱勢群體(ti) 、高等教育不發達地區、殘疾以及女性生源。具體(ti) 數據如下:
公立學校比例從(cong) 58.1%上升至68.6%
黑人及少數族裔比例從(cong) 15.8%增加到23.6%
社會(hui) 經濟弱勢地區生源占比自8.2%升至15.9%
高等教育不發達地區生源比例自11.4%增至15.6%
殘疾學生比例自7.2%升至10.4%
女生比例自48.6%增加至54.2%
牛津大學的錄取難度
根據牛津大學官網,招生人員基於(yu) 申請材料的各個(ge) 維度做出招生決(jue) 定:
麵試結果
專(zhuan) 業(ye) 要求的招生考試或論文
學術成績和預估成績
個(ge) 人陳述
學術推薦信
校方表示,每年超過20,000名學生申請就讀該校本科項目。牛津大學每年約提供3,250個(ge) 本科名額。以下為(wei) 2016-2020年間(也是校方提供的最新官方數據)該校申請人數、發出offer(有條件/無條件)以及最終錄取數據:
校方表示,受疫情影響各中學長時間關(guan) 閉校園且A-level等文憑通過學校評估而非統考確定(從(cong) 而導致成績膨脹)等因素,2020年牛津錄取學生達3,965名,比往年擴招約400人。
牛津大學的學術要求
雖然英美頂級大學在本科招生中都根據綜合評定(Holistic Review)結果錄取學生,不過實際操作中的考量標準具有明顯差異:牛劍等英國頂級大學高度重視學業(ye) 成績,要求申請學生展示自己特定的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對於(yu) 領導能力、課外活動、體(ti) 育/藝術等軟性實力以及種族、社會(hui) 經濟背景等個(ge) 人特質考慮權重較低。
英國學生進入大學前一般需通過A-Level測試,A-Level全稱為(wei)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普通教育高級證書(shu) ),是與(yu) 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普通教育初級證書(shu) )直接銜接的高級程度課程。其資格證書(shu) 實行單科製,單科合格就授予單科成績證書(shu) 。
A-Level課程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需要兩(liang) 年完成:第一年稱為(wei) AS水準,學生通常選擇自己最擅長且最有興(xing) 趣的3-4門課,通過考試後獲得AS證書(shu) 。第二年稱為(wei) A2水準,學生可選擇AS水準中優(you) 秀的3-4門課繼續學習(xi) ,通過考試後獲得英國A-Level課程證書(shu) 。考試成績:A-Level的成績分為(wei) A*、A、B、C、D、E、U七個(ge) 等級,A*為(wei) 最優(you) ,E為(wei) 通過,U為(wei) 不及格。
一般而言,申請人使用A-level成績報考大學時,至少需要三科D(即DDD)的成績,如果取得CCC以上即有很大可能獲得大學錄取。但是牛津大學的學術成績要求則高得多,其本科錄取最低要求為(wei) AAA。校方稱2020年獲得錄取的英國學生:
- 雖然AAA是最低標準,但很多專(zhuan) 業(ye) ,尤其是理科類專(zhuan) 業(ye) 要求至少一個(ge) A*
- 超過70%的申請人以及90%以上的錄取者的A-level分數達到A*AA或更高;
- 58.4%的錄取學生A-level分數達到A*A*A*或更高。
麵試要求:
通常情況下,牛津希望為(wei) 每個(ge) 招生名額麵試三名候選學生。 麵試入圍名單按照各專(zhuan) 業(ye) 預先商定標準遴選,並將UCAS申請材料的所有信息納入考量範圍,包括可能為(wei) 已有或預估成績提供背景信息的任何因素。
每年十月初,入圍學生由其申請就讀或重新分配的牛津各學院進行麵試。包括醫學在內(nei) 的部分專(zhuan) 業(ye) ,隻有當入圍學生獲得錄取後方才考慮其學院偏好。
麵試表現會(hui) 添加到候選學生已有申請信息之中,招生官據此決(jue) 定錄取哪些申請人。同樣地,招生決(jue) 定也是基於(yu) 專(zhuan) 業(ye) 層麵討論從(cong) 而確保整體(ti) 生源中的最佳候選人獲得錄取。根據公開申請以及重新分配的結果,約有三分之一錄取者所獲入學邀請並非來自其選擇的學院。
牛津大學的offer種類
有條件錄取和無條件錄取(Conditional and unconditional offers)
根據牛津大學官網,當獲得錄取的申請人尚未完成並提交所需的學術考核成績(例如A-level考試成績)時,所獲的有條件錄取將在申請人達到預估考核分數後方可坐實。對於(yu) 國際生,除了學術考核成績以外,申請人還必須達到學校要求的英語語言能力考核標準。
如果申請人已經完成所有學術能力測試,則獲得無條件錄取。這意味著申請人無需滿足進一步學術要求即可保證入學資格。
開放錄取(Open Offer)意味著申請人獲得牛津大學的入學資格,但尚未確定入學的學院。具體(ti) 就讀學院必須等到最後考試成績公布後再作決(jue) 定。
牛津大學的熱門專(zhuan) 業(ye)
英國大學按照專(zhuan) 業(ye) 錄取學生,一經錄取轉換難度較大。牛津官網顯示,2017-2019年間牛津大學十大申請難度最高專(zhuan) 業(ye) 依次為(wei) :經濟和管理、計算機科學、醫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生物醫學、PPE(哲學、政治和經濟)、曆史和政治、數學、物理和法律。
中國學生錄取情況
截止2020年,牛津大學共有1,763名中國學生,其中本科生523名,研究生497名,研究學者679名。
牛津大學曆屆中國學生錄取情況
2020年,牛津大學錄取國際學生占比約為(wei) 20%(其中歐盟和非歐盟學生分別為(wei) 7.2%和13%)。
中國學生在牛津國際生中所占比例最高。在2018-2020三年間,共有4,900名中國學生申請就讀,其中425位獲得最終錄取,以下為(wei) 該校按照國別招生數據(左右兩(liang) 圖分別為(wei) 申請和錄取人數):
以下為(wei) 2018至2020年間牛津最終錄取非歐盟國際生(student admitted)人數,三年合計1,408名,由此可見牛津中國學生占比超過了30%。
牛津大學錄取中國學生
截至發稿,本號統計到2022年牛津大學共錄取中國學生168位(去年181位),已經性別和專(zhuan) 業(ye) 信息的錄取學生中,我們(men) 統計到男生45人,女生24人;物理專(zhuan) 業(ye) 17人,數學15人,工程12人,化學8人,哲學、政治學、經濟學(PPE)專(zhuan) 業(ye) 4人。
具體(ti) 如下:
內(nei) 地(164)
上海(54)
上海領科國際學校 10
上海光華劍橋國際學校 9(服務機構:路明留學2)
上海世外 8 (服務機構:益博國際1,峰越教育1,滿托教育1,Sherry留學工作室1)
上海科橋國際學校 5
複旦WLSA 4 (服務機構:尋教育1,路明留學1)
上海平和 4 (服務機構:樹英學會(hui) 2,凱銀智夢1)
上外附中 4 (服務機構:海狸學院1)
上實劍橋 3
上海美國學校 2 (服務機構:渾樸留學谘詢1)
上海包玉剛 1 (服務機構:益博國際)
上海星河灣 1 (服務機構:憑遠教育App-Ark)
上海民辦位育中學國際部 1 (服務機構:Inspire!國際教育)
上海建平中學國際部 1
上海協和古北校區 1
廣東(dong) (28)
深國交 10 (服務機構:普頓教育1,路明留學1)
華潤小徑灣貝賽思國際學校 3 (服務機構:菲爾留學1)
廣東(dong) 碧桂園 3
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國際高中 2 (服務機構:路明留學1)
廣州貝賽思 2 (服務機構:許軼老師團隊-時代焦點1)
深圳中學 1 (服務機構:普頓教育)
廣外AP&AL 1 (服務機構:行知青藤)
深圳外國語學校 1 (服務機構:路明留學1)
廣東(dong) 廣雅中學 1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國際部 1
珠海一中附屬實驗學校 1
珠海德威國際高中 1
廣東(dong) 實驗學校AP 1
深圳貝賽思 1
北京(25)
北師大實驗國際部 7(服務機構:美國精英留學3,機構1,哈斯教育1)
人大附中ICC 5(服務機構:美國精英留學1)
北京十一學校 4
北京鼎石國際學校 2
北大附中道爾頓 2
北京二中國際部 2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 1
北京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 1
首師大附中國際部 1
江蘇(18)
南外普高 8 (服務機構:愛博教育2,國信留學2,南森誠道1,思睿教育1,張弛工作室1,路明留學1)
蘇州外國語學校國際部 2 (服務機構:Sherry留學工作室1)
江蘇天一中學AP中心 1 (服務機構:思睿教育)
南外國王 1 (服務機構:路明留學)
南外IB 1 (服務機構:藤夢教育)
無錫狄邦文理學校 1
蘇州科技城外國語學校1
如皋市龍遊湖外國語學校 1
句容碧桂園學校 1
金中河西 1
湖北(9)
武外英中 9 (服務機構:渾樸留學谘詢2,佳橋教育1)
山東(dong) (9)
青島二中 3
濟南外國語學校國際部 2(服務機構:路明留學1)
東(dong) 營勝利一中 2
青島中學 1 (服務機構:青島哥倫(lun) 引領)
淄博實驗中學 1
陝西(4)
西安高新一中 3 (服務機構:青藤國際教育1)
西安鐵一中國際部 1 (服務機構:渾樸留學谘詢)
重慶(4)
重慶南開國際課程中心 3(服務機構:海狸學院1,渾樸留學谘詢1,路明留學1)
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 1
四川(3)
成都七中國際部 2 (服務機構:青藤國際教育1)
成外國際部 1
浙江(3)
杭州外國語學校 1 (服務機構:憑遠教育App-Ark)
寧外國際部 1(服務機構:路明留學)
杭州學軍(jun) 中學 1
江西(2)
南昌天行創世紀學校 1
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 1
香港(2)
香港耀中國際學校 1 (服務機構:美國常春藤)
香港華仁書(shu) 院 1 (服務機構:棕櫚大道)
其他(3)
鄭州外國語學校國際部 1
天津英華實驗學校 1
黑龍江省實驗中學 1
海外(4)
新加坡華僑(qiao) 中學 2 (服務機構:尋教育1,樹英學會(hui) 1)
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 1 (服務機構:佳橋教育)
Ridley college 1 (服務機構:路明留學)
備注:
上述數據在采集過程中經多方交叉核實確認。我們(men) 真誠地希望更多家庭、學校和機構,與(yu) 我們(men) 攜手共同打造準確透明的錄取數據體(ti) 係。聯係本號請掃描文章最後工作人員二維碼。本文中涉及中國學生包括在中國內(nei) 地就讀的外籍學生和海外就讀的中國籍學生。
關(guan) 於(yu) 牛津大學
牛津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位於(yu) 英格蘭(lan) 牛津市。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shu) 院聯邦製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曆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大學的實際創立日期難以考證,但授課紀錄最晚可上溯到1096年。牛津大學的師生人數自1167年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前往巴黎大學就學後就開始迅速上升。1209年,牛津師生與(yu) 鎮民的衝(chong) 突使一些牛津學者另辟蹊徑,他們(men) 遷離至東(dong) 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後來的劍橋大學。這兩(liang) 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管理框架等各方麵都非常相似,兩(liang) 校同時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zheng) 歲月,故常被合稱為(wei) “牛劍”。
牛津大學由38所獨立書(shu) 院及4所學術學院組成。各個(ge) 書(shu) 院為(wei) 獨立的行政機構並隸屬於(yu) 大學。它們(men) 有自己的管理框架、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而學術學院則負責安排教職員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製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牛津大學並沒有獨立於(yu) 城鎮的主校區,大樓和設施散見整個(ge) 牛津鎮。
大學的本科教育包括書(shu) 院的每周輔導課程,以及由學術學院提供的學科課程。上課地點除了書(shu) 院外,還包括由校方提供的講堂、課室及實驗室。牛津大學同時為(wei) 兩(liang) 個(ge) 著名獎學金計劃的舉(ju) 辦地:一為(wei) 於(yu) 2001年設立的克拉倫(lun) 登獎學金;另一為(wei) 羅德獎學金。牛津同時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大學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學圖書(shu) 館係統。
牛津大學培養(yang) 眾(zhong) 多社會(hui) 名人,校友當中包括26位英國首相、29位諾貝爾獎得主及多國領袖與(yu) 政治要員,而截至2018年10月,牛津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有69位諾貝爾獎得主、3位菲爾茲(zi) 獎得主、6位圖靈獎得主。牛津大學在數學、物理、醫學、法學、商學、文學等多個(ge) 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wei) 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