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考生在申請名校時麵臨(lin) 的壓力和機遇
過去二十年裏,美國的幾個(ge) 主要平麵媒體(ti) ,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紙的教育版,時常刊登文章或消息表達美國社會(hui) 和政府對當前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憂慮及不滿,即使是早先親(qin) 工會(hui) 的民主黨(dang) 奧巴馬政府也支持州政府和市政府對教育進行改革,一時間,不稱職的教育局長、校長和教師遭到解聘的消息頻繁曝光。
幾個(ge) 教育大州,如紐約州、賓州、德州和加州的教育部門紛紛提議增加對中小學生和教師的考核評估。這期,我們(men) 就結合相關(guan) 消息來漫談今後華裔考生在申請名校時麵臨(lin) 的壓力和機遇。 美國社會(hui) 和執政當局都認為(wei) 中國和印度的迅速崛起,得益於(yu) 強悍的中小學基礎教育,得益於(yu) 數量龐大並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人口。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美18歲到34歲獲得副學士以上學位的人口中,亞(ya) 裔(包括華、印、日、韓裔等)比例高達70%,白人則為(wei) 44%,非洲裔為(wei) 28%,拉丁裔隻有16%。在每一個(ge) 類別其中,女性獲得高等學位的比例又比男性高。美國大學理事會(hui) 在前不久發表的研究報告裏,同樣對美國非洲裔和拉丁裔青年在高等教育上的嚴(yan) 重落後和失衡提出警示。
美國大學理事會(hui) 給同樣屬美國少數族裔,卻明顯處於(yu) 優(you) 勢的亞(ya) 洲/太平洋區域族裔的美國青年人,豎起了一塊響亮的牌匾—模範少數族裔神話(Model Minority Myth),誇獎這是一個(ge) 超級優(you) 秀或模範群體(ti) ,並號召其他族裔效仿和挑戰。
除了從(cong) 正麵鼓勵和支持其他族裔努力學習(xi) 外,在大學申請中依照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從(cong) 去年開始要求大學遵守聯邦法令,在錄取新生時要收集更多有關(guan) 族裔的訊息;學校也需要更嚴(yan) 格地落實平權法案的實施——招收更多在高等教育領域一直處於(yu) 與(yu) 人口比例相比代表性不足(Underrepresented)的族裔考生。
為(wei) 了在大學錄取過程中進一步貫徹平等主義(yi) (Egalitarian),在《紐約時報》的采訪中,斯坦福大學、萊斯大學、艾莫瑞大學、布朗大學及許多其他名校的錄取官員都表示,今後的申請表會(hui) 設計讓申請人更容易說明自己的族裔背景,以便於(yu) 學校在錄取評估時掌握。這種於(yu) 錄取評估時明顯地向某些“弱勢”族群傾(qing) 斜的政策,白人社會(hui) 對此相當不滿,不少白人在以上大報的相關(guan) 論壇上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亞(ya) 裔尤其是華裔,因為(wei) 人數比例弱小和傳(chuan) 統上內(nei) 向保守,鮮有公開表示觀點的。
但可以預測,今後在申請美國名校過程中,華裔作為(wei) 亞(ya) 裔中的主角將麵臨(lin) 更大的挑戰,作為(wei) 加拿大的華裔,尚不知名校的政策會(hui) 做何種修正,至少隨著加國申請美國名校的華裔學生越來越多,競爭(zheng) 自然會(hui) 加大。名校在錄取政策中從(cong) 來都有對族裔的限額(Quote),今年申請表在族裔信息部分做了修改,便於(yu) 更詳細地采集考生相關(guan) 背景資料,一來供學校在錄取時參考,二來為(wei) 政府相關(guan) 部門的核查備案,這就讓多族裔背景(Mixed Race)出身的考生興(xing) 奮不已。
如對於(yu) 白人和非洲裔兩(liang) 者的混血兒(er) ,即使是帶後者四分之一的血統,也可以號稱是非洲裔,在錄取時會(hui) 受到“優(you) 待”。遇到此類情形,萊斯大學錄取部門負責族裔多樣化的官員Mr Munoz解釋到,在這個(ge) 問題上全取決(jue) 於(yu) 考生的誠實。
艾莫瑞大學錄取部門主任,Jean Jordan,則說得更明快:“在錄取中考慮族裔因素會(hui) 相當武斷,學校必須保證弱勢族群的學生人數,這是學校高層確定的關(guan) 注重點。” 由此看出,對考名校不算弱勢族群的華裔,當然就得更出色才能有機會(hui) ,幸好能吃苦是華裔的長項,而更強悍、更優(you) 秀對個(ge) 人和民族來說,都不算是吃虧(kui) 的事,華裔考生們(men) 再加一把油!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