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錄取規則發生變化的點滴 全美大學升學顧問協會(hui) 把這種調整變化趨勢歸納成了7項,我們(men) 在此予以介紹,給未來的考生和家長提供一點幫助。
1. 花在每份申請資料上的平均審核時間在減少。
越來越多的考生同時申請10多所以上的學校,因而今後的情形會(hui) 更加嚴(yan) 重。由於(yu) 經費緊張使得學校無法聘用更多人手,錄取官員的工作量會(hui) 持續增加,其結果是花在每份申請資料上的時間在減少。如約翰霍普斯金大學於(yu) 第一輪篩選中錄取官員花在每份申請資料上的時間平均隻有15分鍾。
2. 截止日期將提前。
更多考生為(wei) 了確保有把握被錄取,紛紛參加提前申請,使人數激增。中學校方推薦信的分量在評估係統中降低。中學輔導員的素質差異及越來越多的學生報考需求,使得推薦信的細致性和獨特性下降。相當多的推薦信一眼看去就是範本或可稱為(wei) 通用版,而且內(nei) 容已經在考生本人的申請資料中包括。麵對眾(zhong) 多考生中學成績和SAT考分近乎完美的情形,名校需要仰仗推薦信來區別申請人。但大量整齊劃一的推薦信非但失去它的作用,反而還讓錄取部門的工作量無意義(yi) 地增加了很多。無奈之下,有些名校將推薦信在錄取評估中的權重加以調低。
3. 中學年級成績排名的重要性在降低。
相當多中學對排名沒有統一的標準,甚至還人為(wei) 地提高排名順序。全美大學升學顧問協會(hui) 總裁Jim Miller 對此指出,大學別無選擇隻好降低這一因子在錄取評估中的地位。該協會(hui) 的調查發現,多年前有43%的大學認為(wei) 這一因子“相當重要”(Considerable Importance),而近幾年隻有15%的大學持同樣的看法。
4. 中學課程難度因子的重要性增加。
多年的觀察數據表明,於(yu) 中學階段選修難度大、課程多的學生,進入大學後成功的比例也高。這樣錄取官員在評估時,著意將那些為(wei) 了提高成績排名而選修容易課程的申請人剔出去。他們(men) 希望中學生明白,為(wei) 了拿A去選修容易課程劃不來。勇於(yu) 挑戰自己去選擇難度大的課程得到B,要好過挑選容易課程來抬高(Inflate)GPA排名。
5. 申請表中命題文章的分量加重。
頂級的名校更為(wei) 看重這一項,它們(men) 認為(wei) 命題文章對錄取常常起到成功(Make)或弄砸(Break)的作用。
6. 對考生12年級(高三)的表現開始予以重視。
以往許多錄取官員隻對考生10和11年級(高二)兩(liang) 年的課程選擇和分數特別重視,對12年級(高三)則不關(guan) 心,現在這種狀況發生了變化。錄取官員不想看到考生在中學最後一年裏懈怠,因此要在錄取評估中重視它,錄取後也會(hui) 跟蹤它。許多名校上年度都有為(wei) 此原因取消已被錄取考生的入學資格就說明了這一點。
7. 大幅加強對申請資料和命題文章的審計複核比例。
全美大學升學顧問協會(hui) 總裁 Jim Miller 說,從(cong) 今年起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采用一種名叫Turnitin的命題文章抄襲識別軟件來核查考生文章中的段落、章節或全文,該係統可以從(cong) 數以百萬(wan) 計的網頁、文章和書(shu) 刊中找到線索。 從(cong) 上述的討論裏可以窺視到美國名校錄取評估過程中的內(nei) 涵和變化,很值得未來的考生和家長們(men) 思考。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