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哥大、斯坦福和布朗學長學姐就讀經曆分享

美本頂尖名校的申請仿佛每一年都比上一年更難。但無論如何,依然有很多“牛娃”成功上岸。無論申請的形勢怎樣、標化的要求如何改變、大學招生的數量如何調整,美國大學篩選優(you) 質生源的要求和核心標準始終一致:一個(ge) “全人”。

每年我們(men) 都會(hui) 請“翠錄”的學生們(men) 分享他們(men) 的申請經驗和成長故事,為(wei) 學弟學妹們(men) 的申請準備“開路”。除當季學姐學長外,今年還特別請到了2020申請季和2021申請季的學長學姐,通過在美國大學就讀的實際經曆與(yu) 大家分享了更實際感受的“過來人”經驗。

01

來MIT的第一天,

我就知道,這是我的“本命”學校。

2020年,我從(cong) KUA畢業(ye) ,被MIT錄取。而後我申請了一年Gap year,利用這一年時間去做平時沒有時間做的事情:考駕照、矯正牙齒、練習(xi) 跆拳道。2021年秋季我以新生的身份入學MIT。在MIT學習(xi) 生活有三個(ge) 月了,我每天都很開心。作為(wei) 一個(ge) 經曆過申請季的“過來人”,我想給學弟學妹們(men) 兩(liang) 條建議。

第一,Don’t be a trophy hunter. (不要一味追逐獎杯),這也是我在和合作的時候,顧問老師經常跟我說的。大家印象中的MIT可能是各種大獎天才的匯集地,但是我在申請時沒有任何讓人矚目的大賽獎項,甚至在11-12年級的大部分時間除了申請準備之外,都給了高中的戲劇社。進入MIT後,我又加入了MIT最古老的音樂(le) 戲劇社,它自1971年成立,一直運營到現在,我在這裏繼續擔任技術總監。這是我興(xing) 趣的延續。

第二,你和學校的FIT(匹配)真的很重要!來了MIT之後,我發現這個(ge) 學校並不隻有愛學習(xi) 的書(shu) 呆子,大家信奉的都是Work Hard,Play Hard。比如我們(men) 學校每年都有一個(ge) 設計組裝過山車的傳(chuan) 統活動,就是為(wei) 了提供大家在一起發揮創意和娛樂(le) 的機會(hui) ,這非常符合我對一個(ge) 學校的期待。在我申請美國大學時曾訪問過19個(ge) 學校,有些學校雖然很好但我可以馬上判斷是否適合我。我們(men) 應該相信招生官,他們(men) 真的能通過審閱申請材料去判斷你是否能在學校裏找到自己,適合並開心地發展。正好是一個(ge) 很好的平台,你可以在申請前多跟的大學校友去交流,充分了解你想去的學校。

02

在布朗,

連美國本地學生也苦惱的學業(ye) ,

比你想象的更具挑戰。

我去年申請上布朗大學,已經在這所我夢中的學校學習(xi) 生活了三個(ge) 月。說實話,這幾個(ge) 月布朗的課程帶給我的挑戰不小,雖說是帶著心理準備來,但還是略超出了我的預期。

我的專(zhuan) 業(ye) 是社會(hui) 科學,這學期選修了4.5個(ge) 學分,包括三門社會(hui) 科學, 一門德語課,還有戲劇,每周閱讀量加起來有500多頁,這是我在國內(nei) 的教育經曆中不曾體(ti) 會(hui) 的。我很多來自美國本地的同學們(men) 也說無法逐字逐句的完成這樣大的閱讀量。寫(xie) 作的任務也很重,這一學期我已經累積寫(xie) 了約16篇Paper。麵對這樣龐大的閱讀和寫(xie) 作任務,我時常想,要是在之前我多準備一下,或許現在不用經常在圖書(shu) 館熬夜通宵吧。

我建議即將來美國讀書(shu) 的學弟學妹們(men) ,一定要多多積累閱讀量,同時多了解美國的社會(hui) 背景,比如我的專(zhuan) 業(ye) 很多閱讀都需要對美國社會(hui) 背景有很強的理解,這對於(yu) 儲(chu) 備相對薄弱的我說,隻能額外花更多的時間去彌補這方麵知識的缺失。

03

申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過程,

對我而言也是一個(ge) 學習(xi) 的過程。

申請過程本身對申請者而言也是一個(ge) 學習(xi) 的過程,我想說的是申請與(yu) 大學學習(xi) 之間的關(guan) 係。

申請過程其實是對你未來想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領域或者話題的探索和興(xing) 趣的形成,大學學習(xi) 的本質是理解你申請過程中形成的興(xing) 趣或想法。你的選課,讀書(shu) 都是為(wei) 了讓你更深層探索你的想法和興(xing) 趣。申請的關(guan) 鍵是提出問題,保持好奇心,這種想法一直延續到大學, 那時候你可以把所有的疑惑、所有的理想都付諸實踐。

在申請過程中,你應該思考是什麽(me) 讓你的申請與(yu) 眾(zhong) 不同,而不是和同齡人進行比較,不要因為(wei) 別人做過一些活動成功了,你就去複製,當然這不是意味著你的活動一定要另辟蹊徑,如果你的興(xing) 趣就是MUN,那麽(me) 去做MUN 也沒有問題,但是關(guan) 鍵是要真的有自己的收獲和想法。

在美國大學學習(xi) ,很多是關(guan) 於(yu) 跨學科研究的,這也是我在申請的時候花很多時間探索的話題。我的申請角度其實就是關(guan) 於(yu) 不同的學科之間如何相互作用、並且形成一個(ge) 完整的框架,以助於(yu) 我們(men) 利用這樣全麵的知識網絡去研究更廣泛的學術領域。大學就是這樣,尤其是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你會(hui) 接觸到核心課程,這可能跟你之前認識到的STEM和人文是不一樣的,比如你可能會(hui) 上一門哲學課,叫符號與(yu) 意義(yi) ,是一門結合了哲學和數學知識的課。

04

相比申請到斯坦福,

找到我真正的興(xing) 趣和熱愛是更重要的。

我認為(wei) 在高中階段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的興(xing) 趣愛好,想好自己到底想在什麽(me) 事情上花時間。請相信,招生官是可以分辨出你做一件事情是因為(wei) 自己真正感興(xing) 趣,還是為(wei) 了讓申請材料更好看。找到自己的內(nei) 驅力,找到自己認為(wei) 重要的事情,不僅(jin) 對申請至關(guan) 重要,對你今後的成功會(hui) 更有意義(yi) ,在這個(ge) 過程中你用到的Self Advocacy能力,不僅(jin) 會(hui) 使你在申請中脫穎而出,對你日後在工作甚至其他生活各個(ge) 方麵都很重要。

我在法國的時候,曾為(wei) 一個(ge) News Agency 工作,為(wei) 他們(men) 在網上寫(xie) 新聞,有一次他們(men) 讓我寫(xie) Brittany當地的新聞。2019年,法國爆發了Yellow Vest 遊行,我有機會(hui) 采訪了遊行示威的一些民眾(zhong) 和政府官員,據此為(wei) News Decoders 寫(xie) 了一篇報道。當時我並沒有想到這件事會(hui) 對我的申請有任何影響,但是最終這件事在我美本申請故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因為(wei) 這個(ge) 話題也與(yu) 我在世界其它地方的許多經曆有關(guan) 。

2022年1月8日,七位被“美國大藤+”錄取的學生家長將與(yu) 您線上分享如何做“聰明的”家長,適度退出“戰場”,利用好機構資源和優(you) 勢,讓孩子們(men) 成為(wei) 申請路上的領航者!這七位學生分別來自北京、天津、美高和中國香港,被哥大、麻省理工、斯坦福、賓大、布朗及康納爾錄取。他們(men) 的家長將與(yu) 您分享:

 

  • 父母如何分辨孩子真正的熱愛及其優勢,做到充分的尊重與放手?
  • 父母如何策略性利用孩子成長路上的“失敗”和“挫折”,培養孩子的韌性?
  • 如何與機構強強聯合,利用機構資源及家庭資源,助孩子“衝藤之路”一臂之力。

這些家庭到底還有哪些可供借鑒和參考的成功教育及申請經驗呢,1月8日,我們(men) 一起線上傾(qing) 聽最真實的“助藤”故事。

 

掃碼報名參加1月8日家長線上分享會(hui)

傾(qing) 聽最真實的家庭“助藤”故事

分享嘉賓包括:

  • 2022申請季,被哥大(數學)錄取小E媽媽(北京國際學校)
  • 2022申請季,被斯坦福(人類學)錄取Sunny媽媽(美國寄宿高中)
  • 2022申請季,被賓大(數學)錄取Tiffany媽媽(北京國際學校)
  • 2021申請季,被布朗(教育學)錄取Raul爸爸(北京公立學校)
  • 2021申請季,被斯坦福(國際關係)錄取的Sally媽媽(香港國際學校)
  • 2020申請季,被MIT(計算機)錄取Xinyu媽媽(美國寄宿高中)
  • 2019申請季,被康奈爾(計算機)錄取Annie媽媽(天津公立學校)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物理碗(Physics Bowl)競賽信息公布 是時候準備了!

下一篇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夏校LBW申請詳解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