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芝加哥大學大一新生Kiki,在2021年ED申請輪拿到了芝大的offer,專(zhuan) 業(ye) 方向是心理學。
選擇
Choose
回顧我的整個(ge) profile,相較於(yu) 別人羅列的五花八門的競賽獎項,或是規模龐大的社團和公益活動,我的反而顯得單調且毫無亮點。而我自認為(wei) 給我的條件添加了足夠濃烈色彩到讓招生官看到我的,就是我的學術科研項目。
我很清楚自己不是一個(ge) 競賽達人,做不到在全國甚至全球這種高手如雲(yun) 的競爭(zheng) 環境中斬獲金獎,特等獎這種水平;我也不是個(ge) 活動人,沒有那麽(me) 多對於(yu) 社會(hui) 的激情去實踐。所以,為(wei) 了凸顯出我在自己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方麵的熱情和能力,我選擇了科研。
相較於(yu) 競賽的硬學術實力和社團活動的軟實力,科研更像是一個(ge) 剛柔並濟的選擇。
首先,因為(wei) 你需要對專(zhuan) 業(ye) 課題有一定的理解,一個(ge) 科研經曆可以很好的把你理論上的知識應用到研究中,是學術能力的體(ti) 現。
其次,研究所需要具備的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撰寫(xie) 論文的能力,可以在這個(ge) 中長期的過程中學習(xi) 並積累,是綜合實力的體(ti) 現。
最後,科研的成果,也就是學術論文,是一個(ge) 很直觀的產(chan) 物,可以把你的所學所用清晰的展現給招生官,大大提升他們(men) 對於(yu) 你專(zhuan) 業(ye) 能力的認可度,而且科研不管對於(yu) 什麽(me) 學科,對未來大學中的實驗室項目和小組作業(ye) 都有一定的幫助。
我的科研經曆
My scientific research experience
我一共參與(yu) 了三次科研,每一次都對我的能力有進一步的鍛煉和提升,我自認為(wei) 被芝加哥大學錄取的其中一個(ge) 原因也是如此。
01 科研初體(ti) 驗
我的第一個(ge) 科研是Trust Game,和華南師範大學的研究生姐姐合作的關(guan) 於(yu) 信任博弈的項目。在這個(ge) 項目中我是負責收集青少年年齡層的被試數據,並且錄入數據庫。
因為(wei) 是2020年網課期間做的,實驗步驟因為(wei) 疫情大大受限,需要讓別人遠程操控我的電腦完成實驗。我還記得當初抓著網課課餘(yu) 的時間跟學姐學習(xi) 程序安裝和操作的過程,一個(ge) 個(ge) 找同年級且滿足被試要求的學生去征求意見,然後再如何一遍遍教會(hui) 他們(men) 如何操縱電腦完成實驗。可以說,一共30多個(ge) 數據,每一個(ge) 都是我花了不下2個(ge) 小時的成果。
作為(wei) 科研初體(ti) 驗,這其實是不那麽(me) 美好的一次經曆。但同時也讓我學會(hui) 了如何在疫情艱難的條件下去找各種解決(jue) 方法去完成實驗,作為(wei) 一個(ge) 電腦白癡第一次學會(hui) 運用程序去做線上實驗,並透徹的了解收集數據這一環節。
02 夏校實踐
第二個(ge) 項目是芝加哥大學夏校的小組作業(ye) ,關(guan) 於(yu) 考試對於(yu) 記憶力的影響。這是我第一次以seminar的形式和同學一起探討課題,設計實驗並合作完成我人生中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立好假設後,我們(men) 便一起搜集資料並設計出調查問卷去采訪同齡人,之後再利用excel等程序分析數據。最後也是得到了一篇三千多字的論文。
因為(wei) 有小組分工的緣由,整個(ge) 項目都比較輕鬆,但是讓我對original study的流程有了一個(ge) 全麵的了解。每一個(ge) 板塊的目的和寫(xie) 作方式,如何結合理論去分析數據,把抽象的研究目標量化成可分析的數據,這些都是我在這一次項目學到的寶貴經驗。
同時,因為(wei) 這個(ge) 夏校前期是有教授上的大課,我對學習(xi) 、發展心理學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與(yu) 芝大的教授的學術溝通更是讓我感覺到學術不分尊卑的氛圍,讓本身沒有信心的我對於(yu) 專(zhuan) 業(ye) 領域有了更多實踐的勇氣。
03 學術理解的產(chan) 出
第三個(ge) 項目就是我認為(wei) 對我幫助最大的Pioneer Academics。這個(ge) 項目主要分為(wei) 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每節課固定主題的seminar,幫助我們(men) 對課題有更深入的了解並拓展思維;第二部分是定期和教授麵談,確認研究進度並根據教授的建議調整內(nei) 容,同時分析數據和撰寫(xie) 論文;第三部分就是final presentation,把自己這幾個(ge) 月所做的事都展示出來。
Pioneer是我完全獨自完成的一個(ge) original study,關(guan) 於(yu) 家長對於(yu) 打遊戲的孩子學術能力的偏見。而更大於(yu) 這個(ge) 意義(yi) 的是:我將自己疑惑了很久的社會(hui) 現象以科研的方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說,這是我自己在心理學領域邁出的第一步,是我個(ge) 人理解的產(chan) 出。
最終完成的將近五千字的論文
還記得當初我和教授麵談完剛定好課題,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做literature review,明明比較枯燥乏味的部分也讓我做得投入且樂(le) 在其中。也正是這次經曆,讓我認識到我對心理的熱愛,更加堅定了以後在這方麵深入發展的想法。
我的調查問卷是我根據心理學的部分理論設計出來的,保證一定的客觀性和展示被試觀點的能力。因為(wei) 疫情,我選擇用線上網站收集數據,160多個(ge) 數據的整理和錄入也都是由我自己完成的,大大提升了我應對大量數據的能力。
和教授近距離1v1的接觸對我研究的框架有極大的幫助。一開始我想研究的假設太寬泛,沒辦法量化到具體(ti) 的變量,是教授給我的意見,幫我把關(guan) 注點放在孩子的性別和家長對孩子學術能力的觀念與(yu) 是否打遊戲的關(guan) 聯上,構成兩(liang) 個(ge) 主假設。後期分析數據的時候,她給我提供了Jasp的平台去做數據庫,很大程度地幫我節省了時間,也讓我對於(yu) 如何選擇分析數據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前期的seminar也為(wei) 我論文的discussion部分做了很大的鋪墊。因為(wei) 班上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他們(men) 發表的觀點都帶有一定的自我背景的影響,拓展了我局限於(yu) 自己國家背景的觀點,也成為(wei) 了我未來研究的方向。
總而言之,Pioneer科研對我來說是個(ge) 特別寶貴的經曆。同樣給予回饋,它給了我的論文上Pioneer Journal的提名。雖然最後沒有進入最終作品,但也是一個(ge) 很大的肯定了。
論文被提名上Pioneer Journal的郵件
技巧總結
Skill summary
與(yu) 我而言,科研是一個(ge) 揚長避短的最好選擇,也是給所有中國學生把理論知識實踐的機會(hui) 。我會(hui) 建議那些有專(zhuan) 業(ye) 研究方向的學生去參與(yu) ,但這都是因人而異的。
- 盡量選擇權威性的平台,這樣教授給你給予的幫助會更有用且做出來的項目足夠有含金量;
- 學會運用各種學術平台,例如:zlibrary(現在貌似封了可以用鳩摩), google scholar,權威學校的library(如果有進入權限), PubMed(生物科學範圍的), connected paper(極其有用的literature review source) 等等;
- 多和教授交流,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
最後謹記,選擇最適合展示自己能力的活動永遠是申請最首要的目標!!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