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P 藝術分享:從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

USAP 藝術分享:從(cong) 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

今年的主題是關(guan) 於(yu) Early American Art,即美國早期藝術,那麽(me) 不可避免的需要了解大量的美國建國史,涉及戰爭(zheng) 軍(jun) 事,種族問題,甚至宗教問題等。USAP的備考學生裏有7,8年級的學員,也有更小5,6年級這個(ge) 年齡段的孩子,如何去認知了解一些藝術作品中涉及的比較宏大的敘事呢?

USAP 藝術分享:從(cong) 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

很多學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即使對一些英文能力較好的孩子來說,會(hui) 有一種感受是,英文也看懂了,翻譯成中文,每個(ge) 字也看懂了,但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什麽(me) 意思,那這就涉及到認知能力的問題,不僅(jin) 僅(jin) 是英語的問題,需要相關(guan) 背景知識的補充才能理解透徹,促進客觀知識記憶。

有了這些基礎,才能進行更高階的學習(xi) ,即在鑒賞作品的同時,學會(hui) 批判性思維,客觀的看待這些曆史事件。因為(wei) 在這個(ge) 年齡階段孩子的認知中,在判斷畫中的曆史人物時,會(hui) 像平時看電影或者電視劇時樸素的發問:“那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這樣比較簡單粗暴的一分為(wei) 二的判定,而課上老師要提供的是不同立場的材料,引導學生們(men) 從(cong) 不同角度看問題,不簡單的受情緒煽動,客觀冷靜的多角度分析藝術作品,鍛煉批判性思維,這也是備考USAP這類競賽最有價(jia) 值的額外收獲,而不僅(jin) 僅(jin) 是背誦一堆客觀知識。

今天我以教材中第四章的內(nei) 容,曆史畫為(wei) 切口,做一個(ge) 真實的課堂內(nei) 容分享,其中對教材內(nei) 容做了邏輯上有機重組,更利於(yu) 學生高效的理解知識。

在傳(chuan) 統學院體(ti) 係中,繪畫也是有鄙視鏈的。而曆史畫是屬於(yu) “食物鏈”頂端的那種,地位如此高是因為(wei) 曆史畫是針對具體(ti) 重大意義(yi) 的過去事件進行的敘事性繪畫,很多時候,事件是真實的,但畫家畫的場景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他們(men) 是帶著任務,需要冷靜克製的來傳(chuan) 遞這些曆史事件的一些價(jia) 值觀和意義(yi) 。

比如對事件中帶有主角光環的人物,需要處心積慮的找好看的角度,上好看的濾鏡,即運用起肖像畫的技法(portraiture);

還需要對事件發生的場景進行一種類似舞台式的布景構圖,凸顯戲劇性才能吸引觀眾(zhong) ,達到宣傳(chuan) 的效果。

同時,對於(yu) 一些畫麵背景,需要用到風景畫(landscapes)或者反映熙攘塵世生活的風俗畫(genre painting)的技法來鋪墊事件發生的時代大背景。

很綜合,很體(ti) 現藝術家的繪畫技藝。美國第一位具有國際聲譽的藝術家,叫 Benjamin west,就是非常擅長曆史畫的一位畫家。他精通通過曆史畫來講故事的藝術,對打造美國的未來起到極為(wei) 深遠的作用。

USAP 藝術分享:從(cong) 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

我們(men) 拿下麵這幅他的作品做例子。Penn’s Treaty with the Indians(Benjamin West, 1771–72)威廉·佩恩和印第安人簽訂條約

USAP 藝術分享:從(cong) 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

描述的是這麽(me) 一個(ge) 事件:

1683年Willam Penn 在 Pennsylvania 的 一個(ge) 叫做 Shackamaxon村附近一棵榆樹的樹蔭下,與(yu) 一個(ge) 叫Lenape Turtle Clan的當地印第安氏族首領Tamanend簽訂了The Treaty of Shackamaxon。

當殖民者到達北美大陸時,遇到早在這片大陸生存了上萬(wan) 年之久的印第安土著,他們(men) 之間的關(guan) 係經曆了很多波折變化,有過互助,更有搶地盤的流血事件。而這幅畫反映的是第一次殖民者和印第安土著簽訂的土地買(mai) 賣和平協議,在榆樹下交換了永久友誼的諾言。畫麵中雙方和諧有序,沒有衝(chong) 突。

這裏要區分兩(liang) 個(ge) 時間,一個(ge) 是事件發生的時間,1683年,一個(ge) 是作品完成麵世的時間1771,William Penn 去世後50年,當時殖民者與(yu) 土著印第安人陷入了苦戰。更重要的是,這幅作品背後的主顧,金主爸爸是William Penn的兒(er) 子,Thomas Penn,當時他正需要侵占更多領地來吸引更多的移民者到賓州發展,所以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他之所以委派Benjamin West完成這幅作品,背後的用意大抵是宣誓主權,即早在50年前,這塊土地就已經被他家“和平收購”了。

這裏需要額外提一下的是,目前討論的時間線都在美國獨立戰爭(zheng) 之前的。William Penn從(cong) 英國國王那獲得了賓夕法尼亞(ya) 這塊地,他負責招商引資開發這塊地。而他的兒(er) 子Thomas Penn 繼承了賓夕法尼亞(ya) 殖民地的控製權。這幅畫完成之後,他於(yu) 1775年3月21日在英格蘭(lan) 去世,而就在這之後,美國的獨立革命才結束了其家族對賓夕法尼亞(ya) 州的控製權。

好,在了解了這幅畫的故事背景以及創作背景和目的之後,我們(men) 再來看看Benjamin West如何利用藝術之手,來完成這些使命,即宣誓領土主權,更重要的是強調殖民者的到來是對野蠻人的教化。

我們(men) 的視覺焦點focal point會(hui) 落在中間明亮的部分,一位歐洲商人向印第安人遞上一塊白布,真正的協議則在陰影處,沒有絲(si) 毫的血腥之氣。但要這隻是宣傳(chuan) 手段,是謊言,這幅畫是更多是象征意義(yi) ,而非曆史真相。畫家借助白布在傳(chuan) 達西方先進的紡織技術,強調自由貿易的歐洲人能夠把光明帶向印第安“野蠻人”,幫助他們(men) 變成文明人。這是多麽(me) 傲慢的宣示啊。

USAP 藝術分享:從(cong) 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

這裏額外補充個(ge) 小知識,在一場1763年的假意和談中,英國代表交給印第安人一堆取自天花醫院的毛毯,這是最早的細菌戰,並造成了極為(wei) 恐怖的效果,相對於(yu) West畫作中央的這卷白布,這是多麽(me) 可怕而又諷刺的事實啊。

同樣的光線處理可以看到,畫麵的遠處背景上,歐洲來的商船,較為(wei) 現代的房屋建築都處在明處;而印第安人這邊的原始草屋,圍觀的部落群眾(zhong) 都暗化處理。

通過這些細節處理,大家應該對畫和曆史本身都有更深的了解。但同樣需要批判性的看待,不能簡單的判斷說印第安人好慘啊,殖民者們(men) 好無恥啊,畫家好心機啊,這樣簡單樸素的道德判斷不全麵,甚至是有害的。

至少在了解這些後,需要多提問,是否應該多了解一些賓夕法尼亞(ya) 殖民史以及其首府城市費城的建立史,Willam Penn時期和他的後代在經營這塊土地時有什麽(me) 不同?既然美國殖民史是一種選擇性描述,稱頌費城等金光閃閃的新城崛起,卻輕易忽略了光線背後所掩蓋的殘酷現實,那是否沒有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文明就不會(hui) 遭到破壞和沒落?最後,教材中提到的貴格會(hui) (Quakers)是一種什麽(me) 信仰的宗教,William家族以及畫家Benjamin West都是這個(ge) 教會(hui) 的信徒,這對他們(men) 的行為(wei) 有什麽(me) 影響?

USAP 藝術分享:從(cong) 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

教材是個(ge) 引子,而這些有意義(yi) 的思考讓我們(men) 的認知更立體(ti) 的途徑。有句話是這麽(me) 說的,謊言的最高境界就是你了解到的都是真話,可是把這些真話串聯到一起就是一個(ge) 巨大的謊言。內(nei) 容真實並不代表內(nei) 容完整。而課上,老師會(hui) 提供相關(guan) 的紀錄片,電影,在線視短課程(圖7,8,9)等供同學們(men) 去學習(xi) 探索,鍛煉批評性思維,形成自己的判斷,並應用到周圍發生的大小事件上,關(guan) 注自己生活的時代,培養(yang) 更包容,全麵的世界觀,人生觀,這些正是備賽過程的最大饋贈。

USAP 藝術分享:從(cong) 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USAP 藝術分享:從(cong) 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USAP 藝術分享:從(cong) 藝術作品分析中鍛煉批判性思維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EPQ分數如何換算?牛劍G5如何看待EPQ?

下一篇

11.26大陸雅思大作文7分範文及解析:商品應該更耐用or便宜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