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2030年17個(ge) 可持續發展目標是實現所有人更美好和更可持續未來的藍圖。目標提出了我們(men) 麵臨(lin) 的全球挑戰,包括與(yu) 貧困、不平等、氣候、環境退化、繁榮以及和平與(yu) 正義(yi) 有關(guan) 的挑戰。這些目標相互關(guan) 聯,旨在不讓任何一個(ge) 人掉隊,我們(men) 必須在2030年之前實現每個(ge) 目標。
10月下旬,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在訪問印度期間,參觀了古吉拉特邦的一個(ge) 示範項目現場,該項目被宣布為(wei) 印度第一個(ge) 太陽能發電村,村民實現了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不僅(jin) 改變了社區的生活,而且有助於(yu) 應對氣候變化。
· 來自太陽神的靈感 ·
莫德拉村是古吉拉特邦標誌性的太陽神廟的所在地。現在,這塊在1000年前建造太陽神廟的地方,矗立起一座新的太陽能廟。
古吉拉特邦項目是首個(ge) 通過綠色能源實現農(nong) 村居民自力更生的示範項目,其願景是通過“太陽神的神力”(太陽能)來為(wei) 太陽神廟和整個(ge) 村莊供電。
太陽神廟現在完全依靠太陽能發電來進行3D燈光秀,其房舍依靠太陽能供電,停車區也擁有電動車充電樁。
· 可再生能源成為(wei) 收入來源 ·
改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不僅(jin) 使村民們(men) 能夠使用更多的家用電器,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而不必擔心電費,而且可再生能源還成為(wei) 了他們(men) 的收入來源。
38歲的阿莎本·馬亨拉巴(Ashaben Mahendrabha)與(yu) 丈夫和兩(liang) 個(ge) 孩子住在同一個(ge) 村莊。她說:“我們(men) 在農(nong) 場工作,以前要為(wei) 農(nong) 業(ye) 支付巨額電費。自從(cong) 我們(men) 村裏安裝了太陽能,我們(men) 現在省下了很多電。早些時候,我們(men) 的電費大約是2000盧比。現在賬單是負數。”
由於(yu) 用電少於(yu) 太陽能發電,阿莎本不僅(jin) 省下了過去需要支付的電費,而且產(chan) 生的多餘(yu) 電力可以賣回給電網,她因此得到了報酬。
莫德拉村還受益於(yu) 附近蘇吉揚普瓦村(Sujjanpua)的6兆瓦裝機容量太陽能光伏電站。由於(yu) 村裏用電量隻有1-2兆瓦,多餘(yu) 的電力被輸送到電網中。
古吉拉特邦電力有限公司首席項目官拉金德拉·密斯特裏(Rajendra Mistry)解釋說:“整個(ge) 項目有三個(ge) 主要組成部分:一個(ge) 是我們(men) 的地麵安裝6兆瓦項目;第二個(ge) 是15兆瓦的蓄電係統;第三個(ge) 是安裝在1300戶人家屋頂上的1千瓦發電板。”
他表示,屋頂發電板產(chan) 生的電力首先供給村民使用,多出來的電再回到電網。
這一示範項目有望為(wei) 解決(jue) 與(yu) 可再生能源有關(guan) 的瓶頸問題提供學習(xi) 機會(hui) 。如果被證明在經濟上是可行的,該項目計劃在古吉拉特邦的其他農(nong) 村地區進行複製。
莫德拉村項目的例子再一次證明了經濟與(yu) 生態並行發展實現共贏,是可行的。在中國,也有多個(ge) 項目從(cong) 這兩(liang) 者的結合出發,進行可持續發展方案的推進。
我國西部地區麵積遼闊,資源豐(feng) 富,是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但同時,由於(yu) 氣候、地理環境的影響,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脆弱,極易受到破壞,高質量、可持續的生態修複模式成為(wei) 重要的議題。
西部地區具有海拔高、日照長、風力大等特點,如何充分利用資源優(you) 勢的同時兼顧更大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yi) 。
在第三季康萊德中國區創新挑戰活動中,機構將以“基於(yu) “風電+光伏+畜牧+旅遊”的西部生態修複模式”的課題,進行學術探討。
目前,多數新能源項目僅(jin) 涉及一種類型,且農(nong) 民僅(jin) 能得到一次性的賠償(chang) 補助,不利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可持續發展。
通過合理規劃設計,實現風電、光伏、畜牧、旅遊四大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垂直空間資源、循環經濟鏈條,進而實現模式可持續發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