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剛剛落下帷幕不久,每年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都是神仙打架。作為(wei) 一年隻有一次的頂級理工科的學科競賽,同時也是數學建模類最有含金量的比賽,無數的學生前赴後繼,都希望能擁有一項漂亮的建模比賽的獎項。
那麽(me)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究竟都隱藏著什麽(me) 秘密呢?到底應該如何準備?現在就帶大家一起揭開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的神秘麵紗~
競賽介紹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CUMCM)創辦於(yu) 1992年,每年一屆,已成為(wei) 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作為(wei) 首批列入“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的19項競賽之一,2021年有來自全國及美國、馬來西亞(ya) 等國家的1566所院校/校區、49529隊(本科45075隊、專(zhuan) 科4454隊)、14萬(wan) 多人報名參賽。
比賽時間:每年9月(一般在上旬某個(ge) 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時)舉(ju) 行。
特點:數學建模類似於(yu) 初高中數學做的應用題,隻不過它更加龐大和複雜,而且往往需要結合多種學科的知識,同時應用計算機編程來解出模型,最後以一篇論文的形式完成比賽。國賽的特點主要體(ti) 現在權威性強、難度高、獲獎率低。
獎項設置:國家級一、二等獎(比例極低);省級一、二、三等獎;
全國評獎時,每個(ge) 組別一、二等獎的總名額按每道題參賽隊數的比例分配;但全國一等獎名額的一半將平均分配給本組別的每道題,另一半按每道題參賽隊比例分配。2021年的國賽,本科組國家一等獎隊伍292支,獲獎率0.65%;本科組國家二等獎隊伍1197支,獲獎率2.66%。
賽題類型:
本科組從(cong) A、B、C三道題中選擇一題,專(zhuan) 科組從(cong) D、E兩(liang) 道題中選擇一題。
A特點:涉及物理學知識較多,而且能夠求出嚴(yan) 格的最優(you) 解。
B特點:暫時還沒有固定的題型,比較靈活。
C特點:涉及經管/運籌/統計/數據分析,背景貼近生活,理解起來較為(wei) 容易。
競賽準備
01、組隊
組隊是建模比賽最重要和基礎的環節,因為(wei) 畢竟是一項團隊比賽,非常考驗團隊合作能力,每名成員的分工以及思路貢獻和工作效率很大程度決(jue) 定了這次比賽是否能完成以及完成的如何。短短三天的建模過程勢必困難重重,問題看不懂、模型想不出來、想出模型但不會(hui) 解、解出來的模型效果不好等等問題會(hui) 一直圍繞著。
這個(ge) 時候便非常需要團隊精神了,三個(ge) 人能不能互相鼓勵冷靜思考非常重要,如果有一個(ge) 人劃水或者有放棄的念頭,整個(ge) 比賽基本上就涼了。因此,有一個(ge) 靠譜的團隊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大家有一個(ge) 共同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才能完成這個(ge) 比賽。
02、學習(xi) 模型
模型的學習(xi) 可以通過一些建模書(shu) 籍或者學校開設的建模課程,來了解一下經典的模型、建模方法以及編程方法。因為(wei) 數學裏的模型浩瀚如海,所以想掌握每個(ge) 模型再去參賽是比較困難的,我們(men) 可以盡量做到對大部分經典模型有一定的了解,了解這些模型的適用範圍、大致的思考方法和步驟,這樣我們(men) 在實際參賽過程中看到題目分析題目後就能迅速地知道用什麽(me) 模型或者類似的模型來做,以及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03、閱讀論文
比賽最後的結果展現是一篇論文,所以很有必要團隊成員一起閱讀往年的優(you) 秀論文,特別是一等獎的論文,學習(xi) 他們(men) 的排版、行文以及思路邏輯,看他們(men) 是如何從(cong) 給出的問題然後進行一定的簡化假設,最後建立模型解出模型的。同時,也可以通過閱讀論文鍛煉團隊的文字理解能力,以便在自己參賽的時候能夠快速理解賽題。
特別注意的是,論文的格式排版非常非常重要,因為(wei) 論文的“外表”是老師們(men) 閱讀評判的第一關(guan) 。如果論文的排版很亂(luan) 而且不符合學術規範,老師們(men) 甚至不會(hui) 去閱讀你具體(ti) 的模型部分,就直接給斃掉了。所以一定要舍得花時間在論文排版格式上,把字體(ti) 、字號、標點、公式、表格、圖片等都做到規範,從(cong) 整體(ti) 上給評委老師們(men) 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04、學習(xi) 軟件
建模比賽的團隊裏一般都會(hui) 有一名很擅長編程的同學,因為(wei) 數據的處理都是很複雜的方式,不是簡單的手算就能解決(jue) 出來的。我們(men) 常用的建模軟件就是MATLAB和Python等,必要的時候Excel也可以派上用場。
不鼓勵“語文建模”,即完全用語言敘述來邏輯解題,這種做法風險是很大的,基本沒有獲獎可能。和學習(xi) 模型一樣,軟件學習(xi) 並不需要掌握到多麽(me) 爐火純青的水平,隻需要熟悉這個(ge) 軟件的基本操作和基本的程序語言即可,具體(ti) 需要用到什麽(me) 語法和語句的時候是可以現學的,完全來得及。
05、了解比賽風格和評分標準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yu) 建模比賽來說,結果是很重要的,內(nei) 容完整也很重要。在每年的比賽結果和獲獎名單出爐後,國賽組委會(hui) 也會(hui) 在官網上公布當年賽題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仔細研究評分標準掌握比賽風格和出題特點也有助於(yu) 自己在下一次參賽的時候建模型和寫(xie) 論文。
與(yu) 美賽的對比
美賽比賽時間:
每年的比賽時間一般定在2月初,但是由於(yu) 該大賽有來自世界各個(ge) 國家的大學生參賽,故偶爾會(hui) 因為(wei) 某些事而更改時間。2022年美賽將於(yu) 北京時間2月18日——2月22日舉(ju) 行。
獎項設置:
▲ 美賽獎項設置
賽題設置:
▲ 美賽題型
比賽風格:
美賽更加側(ce) 重的是方法的“創新性”,而國賽看重內(nei) 容的完整性。參加美賽的話,如果能把一個(ge) 問題提出很有創新性的解法,獲獎的概率是極大的。而參加國賽則需要盡可能地完成所有問題,並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創新性倒是其次。
競賽和科研的關(guan) 係
競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yang) 科研能力,但是與(yu) 科研的區別還是巨大的,因為(wei) 競賽是短時間內(nei) 的投入,研究的是很多簡化處理的問題,確保參賽者能在幾天內(nei) 做出個(ge) 差不多的結果。而科研是針對實際性的問題,麵臨(lin) 的條件和假設要遠遠複雜的多,花費的時間可能更多,但如果有所成果價(jia) 值也非常大,而競賽幾天內(nei) 很難做出有科研價(jia) 值的東(dong) 西來。
適合參加競賽的人:能付出、肯思考、細心而且有耐心;
適合參與(yu) 科研的人:除了上述條件,還得需要坐得住冷板凳、充滿好奇和探索能力、總結和表達能力等等。
競賽對保研的幫助
01、取得保研資格
很多學校對於(yu) 數學建模國賽有很大的鼓勵政策,比如在獲得推免資格上會(hui) 有加分,甚至獲得國家級二等獎及以上會(hui) 有計劃單列推免的機會(hui) 。
▲ 山東(dong) 大學推免資格認定政策截圖
由山東(dong) 大學2021年9月新出台的推免資格認定政策可以看到,如果能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國家二等獎或者以上,就可以在綜合成績上直接加10分,相當於(yu) 你前三年的每門課都多考10分,這樣對於(yu) 獲得推免資格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來自教育部的認定
02、申請夏令營或預推免的優(you) 勢
如果擁有數學建模國賽的獎項,會(hui) 特別吸引招生老師。因為(wei) 數學建模比賽是一項考驗綜合能力的比賽,不但包括專(zhuan) 業(ye) 知識的掌握和應用,還包括了團隊合作溝通、寫(xie) 作、自學和解決(jue) 困難的能力等。
因此老師們(men) 會(hui) 特別關(guan) 注有高含金量建模比賽獎項的同學,特別是對於(yu) 理工科跨專(zhuan) 業(ye) 保研的學生來說,老師們(men) 對於(yu) 專(zhuan) 業(ye) 成績可能並不是非常了解,但如果看到你有一項建模國賽的國家級獎項,那老師在評判你的能力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找到標準。
▲ 某院校入營政策截圖
03、導師的青睞
對於(yu) 想申請專(zhuan) 碩項目的同學來說,擁有建模獎項意味著你的知識應用能力有一定的體(ti) 現,在麵試的時候老師們(men) 可能會(hui) 更側(ce) 重問你建模比賽的經曆,畢竟麵試老師們(men) 大部分都是學術圈的,會(hui) 對你的好感更容易提升。
而對於(yu) 想申請學術類項目的同學來說,建模競賽獲獎意味著你在某種程度上具備了一定的科研素養(yang) ,也會(hui) 很容易得到老師們(men) 的認可和期待。
數學建模國賽完全是一項“入股不虧(kui) ”的高含金量比賽,盡管獲得國家級獎項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在學習(xi) 數學建模的過程中對自己個(ge) 人的整體(ti) 能力是全方位的提升。各位準保研er可以早做準備,積極去嚐試和體(ti) 會(hui) ,在國賽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