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USAP Social Science的資料,讓老師有一種在看曆史書(shu) 的感覺,尤其是看到了女權運動的部分,不禁聯想起了近幾年女權運動在全世界範圍內(nei) 如火如荼的發展。看到婦女先輩們(men) 早在幾十年前就為(wei) 了女性的合法合理權益前赴後繼,再看看身邊的世界,還是蠻有感觸的。
這是我今天在微博看到的圖,職場對女性隻有很小的容忍度。
女權運動的第一波浪潮在一戰前後,第二波浪潮發生在我們(men) 此次USAP的主題“1960年代”。這十年,是美國社會(hui) 充滿變革、高潮迭起的十年。除了黑人平權運動與(yu) 學生運動,頂半邊天的婦女們(men) 也開始搖旗呐喊,掀起了新一輪的女權運動,the Second-wave Feminism.
給力的FDA 神助攻的高等法院
60年代,美國女性有了決(jue) 定是否生育的權力,來自於(yu) 醫療的進步和FDA的給力,同時還有立法的及時跟進。1960年,FDA批準了口服避孕藥的使用,the Pill,使得避孕這一行為(wei) (contraception)成了婦女私生活的另一種選擇。有了FDA的這一波神助攻,到了1962年,美國有超過100萬(wan) 女性選擇服用避孕藥。這並不是一個(ge) 小事情,它遠有著更深遠的意義(yi) 。
"the pill facilitated a new dialogue about the sexual double standard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right of couples to plan for children, their right not to have children, and women’s rights to sexual relationships without the prospect of motherhood"
為(wei) 了保障婦女的合法個(ge) 人權益,高等法院不能輸,這時候立法也趕緊跟了上來。雖然在美國,一個(ge) 傳(chuan) 統的基督教國家,有很多州的立法強烈反對避孕,但是在1965年,美國高等法院通過了Griswold v. Connecticut (1965),我簡單解釋一下這個(ge) 法律,就是夫妻之間,愛生就生,想避孕就避孕,計幾控計裏們(men) 計幾,誰也管不了你們(men) !
但是,這還不是立法助攻女權的大boss. 到了1973年,雖然這不屬於(yu) 60年代的考點了,但是我們(men) 也可以了解一下大名鼎鼎的Roe v. Wade (1973). 我承認,我是看了著名華人脫口秀演員黃西的演講,才知道了這一立法。它的影響深遠,第一次將女性自主決(jue) 定生育權,置於(yu) 國家之上。
“the court concluded that states could not limit or regulate abortions in the first trimester and could only intervene in order to preserve and protect the health of a pregnant women and/or fetuses that are capable of “meaningful life outside the mother’s womb” in late stage pregnancies”
整個(ge) 60年代,由於(yu) 醫療技術的發展和立法的保障,女性對於(yu) 私生活的選擇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除了傳(chuan) 統的婚姻生活,“同居”也開始在60年代流行起來。這種新的風格,給“伴侶(lv) ”一詞帶來了新的概念,也為(wei) 後來的同性伴侶(lv) 的生活方式,帶來深遠影響。
我們(men) 隻是生理構造不同,憑什麽(me) 你拿更多的工資?
“同工同酬”是大家並不陌生的概念,這兩(liang) 年在好萊塢也是風頭正盛。每次提到這個(ge) 話題,我就想起Rooney Mara的一個(ge) 采訪,她當年演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拿的片酬比演男主角的Daniel Craig低了很多很多,可是這明明就是一部她才是主角的電影啊。她說,“他片酬比我高多了,但是大家就是進電影院去看他的啊。”
但是這兩(liang) 年,好萊塢的女明星們(men) 不幹了,一定要equal pay了。男演員們(men) ,比如Benedict Cumberbatch, Bradley Cooper等,紛紛站出來表示,如果這部片的女主演和我拿不一樣的片酬,那我不接這個(ge) 戲。
我們(men) 再把目光投射回大放異彩的60年代。肯尼迪總統熱切關(guan) 注女性地位在勞動力市場和教育領域的不公,推動了1963年的Equal Pay Act.
"required employers to pay men and women equal wages for equal work. A year later,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banned discri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sex."
法律和條款都出來了,但是執行起來,非常困難。這不隻在60年代的美國,在現當代的中國,要做到工作場合中,女性和男性地位平等,女性不受任何歧視,都是一場可以預見的曠日持久的運動。在我們(men) 的生活環境下,說什麽(me) 做什麽(me) 都小心翼翼,一個(ge) Me, too反性侵運動甚至都岌岌可危,feminism這個(ge) 概念,逢60年代這片寶貴的土壤,是多麽(me) 的幸運。
一位作者 一本書(shu) 一個(ge) 組織
Betty Friedan. The Feminine Mystique(1963).
The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 (NOW)
古人雲(yun) ,時勢造英雄。用英雄或者雌雄去形容她,可能有點言過其實,但是她對於(yu) 60年代這場女權運動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任何一場運動都不是一夜興(xing) 起,它需要群眾(zhong) 基礎。正是這本書(shu) ,The Feminine Mystique,為(wei) 女權運動吸引到了更多目光。
在50年代,Friedan采訪了很多畢業(ye) 了的大學同學,發現她們(men) 在家庭生活中,遭受到了孤立,甚至隔離。她完成了這本書(shu) ,讓很多家庭婦女知道,原來我不是一個(ge) 人。同時她也呼籲,婦女應該擺脫家庭生活的枷鎖束縛,抓住更多的工作機會(hui) ,實現更多的自我價(jia) 值。事業(ye) 這個(ge) 詞,不應該隻是男性獨有。這本書(shu) 在當時的社會(hui) ,可以說是幫助家庭女性了解探索事業(ye) 的第一步,相當於(yu) 一個(ge) trigger,讓更多的女性投入到職業(ye) 發展的奮鬥中。
為(wei) 了女性的平等權益,Friedan組織創辦了The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女權組織之一,在工作和教育等領域,為(wei) 女性平權奔走努力著。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