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Common App係統已於(yu) 8月1日開啟,但最後一批大學截至9月1日才準備好,耶魯大學是今年最後準備好Common App網申係統的大學,同時也意味著2022-2023年美國大學本科申請全麵拉開序幕。
所有的學校在網申係統中都會(hui) 問到同一個(ge) 問題:申請人的身份。
有些孩子是美籍,隻是在大陸上學,有些已經拿到綠卡,有些在美國讀高中,還有部分學生持有加拿大等英語國家護照, 那麽(me) ,在美國大學的申請介紹裏都提到“國際學生”這一個(ge) 概念,除了申請條件額外要求之外,在錄取的時候會(hui) 不會(hui) 被區別對待呢?
相信有計劃申請美國的本科家長已經知曉,“身份”不同是會(hui) 對申請結果產(chan) 生影響的,盡管這些學校強調“我們(men) 會(hui) 采用相同的審查方式,無論國籍和居住地”。
(圖片來源:哈佛大學官網)
哈佛大學就在官網明確表示: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申請。我們(men) 以相同的方式審查所有申請,無論國籍或居住國如何。
(圖片來源:普林斯頓大學官網)
同樣的,常年全美排名第一的普林大學也做出同樣的聲明。
誠然,耶魯、賓大等校也有類似的陳述。
但是,曆年錄取公開的數據告訴我們(men) :美國大多數學校的整體(ti) 錄取率基本都是明顯高於(yu) 國際學生錄取率的。比如麻省理工2026屆整體(ti) 錄取率3.96%,國際學生錄取率隻有1.4%。
那麽(me) ,哪些學生屬於(yu) “國際學生”範疇呢?
美籍在華讀書(shu) 、綠卡在華讀書(shu) 、大陸學生都是“國際申請者”嗎?
對此,不同學校對“國際學生”有不同的定義(yi) 。
哈佛大學:當我們(men) 提到“國際招生”時,我們(men) 通常指的是從(cong) 美國以外的學校申請的申請人,因為(wei) 這些學校提交的文件可能與(yu) 美國高中提交的文件大不相同,並且可能需要專(zhuan) 業(ye) 知識。
斯坦福大學:我們(men) 將任何既不是美國公民也不是美國永久居民的學生視為(wei) 國際學生。(可見斯坦福大學政策相對寬鬆:綠卡,美籍申請者無論在哪裏讀高中都不會(hui) 被當作國際申請者)。
康奈爾大學:我們(men) 根據您目前就讀的學校,而不是根據您的公民身份來閱讀申請材料。(這種情況下,持有美籍或者綠卡但不在美國本土讀書(shu) 就沒有優(you) 勢,反而大陸去讀美高的學生有優(you) 勢一些)
(圖片來源:康奈爾大學官網)
以上我們(men) 列舉(ju) 的都是私立學校,相對來說大部分私立學校雖然對本土學生有傾(qing) 斜,但不會(hui) 太誇張,而公立學校不同,他們(men) 會(hui) 將更多名額給到本土學生尤其是州內(nei) 學生,畢竟公立大學是要靠地方財政撥款的,比如備受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青睞的加州大學。
先看兩(liang) 組2026屆加州大學申請數據:
UCLA:整體(ti) 錄取率8.6%,州內(nei) 學生錄取率9.2%,國際學生錄取率5.8%;
UCB:整體(ti) 錄取率11.4%;州內(nei) 學生錄取率14.5%,國際學生錄取率5.5%。
那麽(me) 加州大學是如何定義(yi) “國際學生”的?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如果需要簽證在美國居住和學習(xi) ,您就是國際申請人。(這也意味著美籍、綠卡申請者不會(hui) 被當作國際申請者)
(圖片來源:UCB官網)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如果您從(cong) 美國以外的高中畢業(ye) ,那麽(me) 您將被視為(wei) 國際申請者。如果您從(cong) 位於(yu) 美國的高中畢業(ye) ,您將被視為(wei) 國內(nei) 申請人。(隻認高中就讀學校不認國籍)
(圖片來源:UCLA官網)
以上就是美國部分頂尖學校對“國際學生”的定義(yi) 。總體(ti) 來說:不同學校有不同的政策,大致可以歸為(wei) :不區分、按國籍區分,按高中就讀學校所在地分這三種。
至於(yu) 持有其他英語國家護照的學生,隻是不必提交托福等英語語言能力證明,沒有明顯的錄取優(you) 勢哦!
如果大家想提高自己的錄取概率,可以早早根據夢校來調整申請方向,或者身份已定,調整目標院校哦!
以上小貼士,希望對大家的申請方案有所幫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