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北兩(liang) 校新生大數據相繼公布。與(yu) 2021相比,強基錄取人數有所變動,北大新增物理卓越計劃,北大數學英才班也大規模擴招……諸多變化已經將清北自主選拔再次帶入一個(ge) 新形勢,那麽(me) 這個(ge) 新形勢又代表著清北自主選拔矩陣有怎樣的發展方向,各大中學及優(you) 秀中學生又該如何應對?
自主選拔已經成為(wei) 清北招生主要途徑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清北兩(liang) 校各項自主選拔共錄取內(nei) 地考生3300餘(yu) 人 ,占比達55%。這一點與(yu) 去年相似,兩(liang) 校自主選拔錄取人數均超過內(nei) 地總人數的半數,尤其是今年北大物理卓越計劃的開啟和數學英才班的擴招,更是表示,自主選拔已經成為(wei) 清北招收內(nei) 地考生的主要途徑。
清北強基非破格生錄取穩定
華五破格生錄取有突破
2022年,清北兩(liang) 校強基合計錄取1820人,占內(nei) 地招生總人數的30%左右,是清北自主選拔矩陣中最重要,也是規模最大的一部分。
與(yu) 2021年相比,今年清北兩(liang) 校強基招生總人數有所下降,但從(cong) 各項信息來看,主要原因為(wei) 清北新增破格審核環節,導致破格生人數下降,而對非破格生的錄取,並無直接影響。
以北大為(wei) 例,今年北大強基錄取非破格生573人,破格生325人,而去年,這兩(liang) 個(ge) 數字分別是561和369,相比之下,非破格生甚至增長了12人。
在清北破格審核結束之後,我們(men) 也對部分參加審核的考生進行了采訪,結果顯示,未通過審核的考生,一般也會(hui) 選擇參加清北普通批或者華東(dong) 五校的強基破格,從(cong) 湖北省今年發布的強基錄取名單,也能看出這一點。
今年清北錄取湖北省強基破格生33人,相較去年減少12人,而今年華東(dong) 五校在湖北招收到6名破格生,而在2021年,這一數字僅(jin) 為(wei) 1人。如此來看,今年華東(dong) 五校在各省破格生招收方麵,相信有不小的突破。
在此,我們(men) 也建議具有強基破格資格的考生 ,在擇校時做兩(liang) 手準備,除報考清北強基破格之外,也可以考慮華五的強基破格,尤其是高考水平相對不具有優(you) 勢的同學。
清北高校專(zhuan) 項差異明顯
清北兩(liang) 校通過高校專(zhuan) 項和國家專(zhuan) 項,合計招生716人,占比也達到了12%,在清北自主選拔矩陣中,錄取規模僅(jin) 次於(yu) 強基計劃。清北國家專(zhuan) 項以高考成績擇優(you) 錄取,而高校專(zhuan) 項,則需要通過校測,以爭(zheng) 取不同程度的降分優(you) 惠。
高校專(zhuan) 項方麵,清北兩(liang) 校在招生各階段,均有較大差異,所以清北兩(liang) 校,各自適合的考生也是不同的。
從(cong) 今年的數據上可以看出,入圍北大校測的考生,絕大部分可以獲得降分,而在錄取階段,淘汰率較大;清華的情況則相反,超過七成的入圍考生拿不到降分,而半數以上拿到降分的考生,最終都能被錄取。
降分方麵,北大所給降分集中在5至20分,清華所給降分集中在20至60分,也就是說,整體(ti) 上,對於(yu) 獲得降分的同學來說,清華考生所麵臨(lin) 的高考壓力要明顯小於(yu) 北大考生。
所以我們(men) 建議,高考水平與(yu) 北大普通批差距較小的考生,著重考慮北大築夢,過審之後,極大概率可以獲得降分,加上高考成績上的優(you) 勢,極有可能在有限的降分下,順利考入北大。
而在清華自強中,校測結果更為(wei) 關(guan) 鍵,我們(men) 建議與(yu) 清華普通批有較大差距的考生重點考慮清華自強,尤其是校測能力較強的考生,如果能通過校測,並獲得較大降分,同樣極有可能考入清華。
當然,無論是清華還是北大,都需要認真準備校測,在校測中盡量獲得最大優(you) 惠,以最大程度地減輕高考成績上麵臨(lin) 的壓力。
北大物理卓越計劃
清華數學新領軍(jun)
清北數學英才班
清華數學新領軍(jun) 、清北數學英才班和今年首次招生的北大物理卓越計劃,招生範圍均不僅(jin) 限於(yu) 高三,測試合格的考生,均以保送程序錄取,無需參加高考。
從(cong) 錄取名單來看,這三項自主選拔,實際上都對競賽獎項有較高要求,更適合高水平競賽生。
此外,我們(men) 還收集到了本屆北大數學英才班和物理卓越計劃的部分錄取名單,也在此一並分享給大家:
篩選分流與(yu) 長期培養(yang) 是應對之策
近年來,清北自主選拔矩陣日益顯現出兩(liang) 個(ge) 特點:一是規模不斷擴大,地位日益重要;二是各項自主選拔定位逐漸清晰。在此形勢下,我們(men) 認為(wei) ,對於(yu) 各中學來說,篩選分流和長期培養(yang) 是有效的應對之策。
正像前麵說的,不同的自主選拔有不同的定位,適合不同的考生,甚至不同院校的同一種自主選拔,所適合的考生也不盡相同。對於(yu) 中學來說,依據考生的興(xing) 趣特長,理想天賦等實際情況,盡早對考生進行篩選和分流,分辨哪些考生適合強基,哪些考生適合專(zhuan) 項,哪些考生適合新領軍(jun) 、英才班等,這樣不僅(jin) 可以讓考生在備考時事半功倍,也可以使中學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
除此之外,對考生進行早期培養(yang) 、長期培養(yang) 也是必須要做的事。一方麵,清北各項自主選拔校測難度都不低,甚至涉及競賽知識、大學先修知識等,僅(jin) 依靠課內(nei) 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大量單獨的專(zhuan) 業(ye) 訓練。
決(jue) 定考生能否順利通過清北自主選拔的,也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高考和校測兩(liang) 項考試,競賽獎項、清北營參營經曆、甚至平時成績,也都是隱性的評價(jia) 標準,這些也同樣需要用整個(ge) 高中階段去規劃、準備與(yu) 參與(yu)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