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討厭說話的時候夾雜幾個(ge) 英文單詞的人了!"
經常在社交媒體(ti) 上看到這樣的吐槽,每一個(ge) 留學生基本上都中槍了……畢竟大家總是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大神們(men) 都收到offer了快讓我沾沾歐氣”
“對不起今天真的不能出來玩了我有3個(ge) due要趕……”
“文書(shu) 到底要寫(xie) 什麽(me) 啊誰來跟我brainstorm一下?”
“明天有一個(ge) presentation,我今天晚上要趕一個(ge) ppt??”
……
但是看到這樣的吐槽,留學生也真的是很無奈啊!有的時候不是非要“拽英文”,而是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常用詞代替,比如這樣?
“今天有3個(ge) ‘被預期在今天提交的任務’要趕……”
“明天有一個(ge) ‘公開的陳述’,所以今天晚上要趕一個(ge) ‘演示文稿’??”
……
總覺得是混入了人群的不太聰明的 AI 人工智能
事實上,有很多詞確實是用英文表達更加貼切,或者是公眾(zhong) 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就以英文的形式出現(比如app、p圖、ppt等),所以是一種慣用說法,強行換成中文反而會(hui) 覺得怪怪的。
這也是一種語言吸收,現在中文裏的很多詞其實也是來源於(yu) 這種吸收,隻不過經曆的時間已經太久了,導致大家已經感受不出這種“語言入侵衝(chong) 擊”,比如:
cool??酷;sofa??沙發;title??抬頭;hysteria??歇斯底裏……
這些詞在中文裏已經有了直接對應的漢字,完全完成了“漢化”,所以大家不再排斥,而開頭說的那些詞,正處在“漢化”的過渡期,相信以後漸漸也會(hui) 出現對應的詞語。
其實很多時候,讓大家感覺不舒服的並不是這樣的“中夾英”,而是刻意的用一些簡單的英文單詞替換中文詞,比如:
“我們(men) today去商場eat一頓豐(feng) 盛的dinner吧!”
是不是感覺哪哪兒(er) 都不舒服?因為(wei) 這就是根本不符合英文思維的“強行裝X”了……通常這麽(me) 說的人,反而是英語水平很差。
其實,現在的同學們(men) 英文越來越好,有很多同學已經幾乎達到了英文和母語相媲美的程度,根本不會(hui) 出現這樣的錯誤。最近我們(men) 就捕捉到了一個(ge) 托福首考119的Z同學!他有什麽(me) 樣的學習(xi) 經驗呢?趕快來聽一下??
1、備考一個(ge) 月就出分,有什麽(me) 秘訣嗎?
其實我覺得一個(ge) 月集中備考是比較常見的吧,主要就是先搞清楚自己的弱點是什麽(me) ,然後有針對性的去練習(xi) 改進它。
我自己的一個(ge) 小經驗是進入考場的時候可以稍微晚一些進場,盡量最後一個(ge) 開始回答問題,因為(wei) 這樣的話一方麵你可以從(cong) 別人的答題中稍微獲得一點提示,同時你開始寫(xie) 作的時候就會(hui) 比較安靜不被打擾。
2、在備考的時候,你是怎麽(me) 安排時間的?
時間安排我覺得是因人而異的,看你自己要花多少精力才能達到你設好的目標。比如我的寫(xie) 作部分,一個(ge) 月裏總共就練了8-9篇,包括獨立寫(xie) 作和綜合寫(xie) 作,寫(xie) 了8-9篇之後我感覺我已經達到了我預期的水平,後麵就沒有再過多的花時間練了。
我的口語本身是比較好的,所以我的目標就是一直保持這個(ge) 狀態,然後針對question 1 反複練習(xi) ,因為(wei) 它的題目會(hui) 比較雜,多看看、多練練不同的題目會(hui) 起到一個(ge) 比較大的幫助。我基本上就是每天做3-6個(ge) 問題,其實每天也就是花1個(ge) 小時不到的時間,但可以讓你保持狀態。
聽力和閱讀兩(liang) 個(ge) 板塊的話,因為(wei) 我本身基礎還可以,所以就沒有著重的去練習(xi) ,但是我覺得如果你的情況和我不一樣的話,這兩(liang) 個(ge) 板塊還是需要多去練習(xi) 的。
3、除了托福同期也有很多其他要準備,怎麽(me) 兼顧?
我的暑期安排還是蠻有規律的,基本上就是學校裏的作業(ye) 一部分,數學競賽一部分,托福一部分,然後有的時候也會(hui) 偷偷的看看手機看看書(shu) ,晚上回去運動1-2個(ge) 小時,周末也會(hui) 打遊戲。
有的人會(hui) 說我怎麽(me) 還有時間打遊戲運動什麽(me) 的,其實我覺得勞逸結合是很必要的,玩的時候我就好好玩,學習(xi) 的時候效率要高,這樣的話就不會(hui) 讓自己太累,同時也能達到目標。
學校考察申請者的語言成績,主要是為(wei) 了確認國際申請者的英語水平是否已經達到了正常聽課和學習(xi) 的程度,防止進入學校以後跟不上教學節奏,通常官網上的最低要求隻是一個(ge) “及格線”,相對來說理工科類的學校可能會(hui) 把這個(ge) 門檻定的低一些,而一些文科課程偏多的院校則會(hui) 高標準、嚴(yan) 要求,防止國際生進入學校之後麵對大量的閱讀和寫(xie) 作抓耳撓腮。
而對於(yu) top30的院校來說,托福上100基本上就是標配門檻!學校通過這個(ge) 維度來篩選更優(you) 秀的申請者,如果想要在眾(zhong) 多競爭(zheng) 者中脫穎而出的話,一般至少要提交105+的托福成績才更有競爭(zheng) 力。
" 太偏科也是不行的 OAK OASIS - TOEFL"
除了對總分的要求,還有些學校會(hui) 對托福四個(ge) 模塊的小分有具體(ti) 的要求——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U.S.News #9)不強製要求提交,但建議最低100分,閱讀26,聽力26,寫作22,口語25;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S.News #20)最低要求100分,單項不低於22;
-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U.S.News #23)最低要求100分,聽力23,閱讀23,口語21,寫作21;
- 卡內基梅隆大學(U.S.News #25)最低要求102分,單項25分以上;
- ……
其中UCLA是所有UC係統裏麵對托福要求最高的一所,不僅(jin) 總分要求高,還對小分有要求,實在是有些“鶴立雞群”,不知道是不是因為(wei) 這幾年實在太受歡迎,需要靠高要求來勸退一部分申請者。
而CMU也有必要單拎出來說一說,因為(wei) 他是所有學校中托福要求僅(jin) 次於(yu) 哥大(要求105分)的一所院校,並且要求單科成績25分以上,這意味著任何一門都不能拖後腿。要知道,作為(wei) 理工科的朝聖之地,CMU的申請者裏可是有一大堆偏科的學生,要把托福刷到符合要求也是一大難點,很多亞(ya) 裔理工男生都因此望而卻步了(不知道這是不是CMU校方的一個(ge) “陰謀” _(:з」∠)_)。
" 英國大學也需要高分“敲門” OAK OASIS - TOEFL"
不僅(jin) 僅(jin) 是美國大學對托福成績有要求,英國大學也是一樣。以G5為(wei) 例——
牛津大學
Standard level:最低100(聽力22,閱讀24,口語25,寫(xie) 作24)
Higher level:最低110(聽力22,閱讀24,口語25,寫(xie) 作24)
劍橋大學
托福總分110,單項不低於(yu) 25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最低要求100(寫(xie) 作27、閱讀25、聽力24、口語24)
帝國理工學院
Standard:最低要求92分,單項20以上
Higher:最低要求100,單項22以上
倫敦大學學院
Standard level:最低要求92,閱讀寫(xie) 作24以上,口語聽力20以上
Good level:最低要求100,閱讀寫(xie) 作24以上,口語聽力20以上
Advanced level:最低要求109,閱讀寫(xie) 作24以上,口語聽力20以上
所以,歸根結底,我們(men) 還是得把托福分數刷上去!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